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13 11:46:47瀏覽621|回應0|推薦6 | |
Q:在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前.證果羅漢及登地菩煞薩心中早已無戒了.只有滿心的智慧及慈悲.容不下戒法戒相. A:大大說:「證果羅漢及登地菩薩心中早已無戒了.只有滿心的智慧及慈悲.容不下戒法戒相」 我不太明白,為何祂們心中有智慧與慈悲,卻容不下戒法戒相? 羅漢菩薩是因為已參破諸法空相,習氣已除,故不再昧於因果,而非不落因果。同理,無戒而戒,是因為祂們已經不再沾染習氣,而非視戒為無物。 日本佛教在親鸞(人名)之下大倡「無戒而戒」,認為只要心中有戒,不必拘泥形式之戒,所以他們的和尚是可以結婚生子、食肉上下班,後來傳到他兒子,搞得倫理大亂,害得親鸞還出來痛斥兒子的不是。 我要說的是,清靜之人(或菩薩羅漢)因為心已無染,所以戒對它來說已是無物;但對不清靜之人,怎可望見有人不逾矩,自由自在,便以為自己嘻嘻哈哈、放任而為、不負責任就是自在?如此不要說不能明心見性,反而背負越多因果債。 佛陀說「小小戒可捨」,我們不該被繁瑣的戒律綁死;文殊菩薩也主張打破形式的戒律,為妓女說法。所以,我們不該被小戒與形式戒所限,也不該陷於法執,但非不守戒,佛陀在世都守戒,羅漢菩薩與我等何德和能可不守?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