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14 15:32:54瀏覽425|回應0|推薦2 | |
《大乘起信論》(八)馬鳴菩薩造 梁真諦三藏譯 .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 云何為四? . 一者、淨法,名為真如。 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 三者、妄心,名為業識。 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 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 . 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 云何熏習起染法不斷? . 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 . 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 . 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 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增長念熏習, 二者、增長取熏習。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 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 無明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 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 云何熏習起淨法不斷? . 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 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 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 . 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 . 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 妄心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 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 真如熏習義有二種。云何為二? 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 . 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 . 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云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恆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 . 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 . 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 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 . 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 . 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 . 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