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6 14:12:33瀏覽602|回應0|推薦0 | |
《大乘起信論》(四)馬鳴菩薩造 梁真諦三藏譯 . 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 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 云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 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 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 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 依不覺故,說有始覺。 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 此義云何? 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 以捨麤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 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麤念相故,名隨分覺。 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 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 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念念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 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云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 此義云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 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 云何為四? 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 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 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 隨念示現故。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