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八月,在我家」與「莎姆雷特」
2014/04/04 09:06:47瀏覽772|回應0|推薦3

 

   「看戲修心,演戲修行」是已逝的國修老師講的話。如果,做不到修心與修行,看戲與演戲,還能有別的意義嗎?

    這周看了兩齣大戲:「八月,在我家」與「莎姆雷特」。

    「八月,在我家」是一齣原劇本就十分豐厚的戲,是一齣,可以讓一群看戲的傻子,把心裡深沉的悲痛,好好藉由看戲的過程,拼命噴發出來的好戲。

    這一家人,從頭到尾都在吵架,彼此用著最尖酸刻薄的言詞(電影比舞台劇更直白,吳念真老師已經做了許多修飾),在譏諷著對方。好像,只差具體的拿一把刀,直接插入對方的心臟。

    一切都是不知如何表達的「愛」啊!

    家庭會傷人,以「愛」之名是最可怕的做賤他人,明明愛著你,卻拼命要捅你的馬蜂窩,看你的底線是甚麼,看你為了愛我,願意受多少的苦。

    當然,人的意識上,不會去承認自己在做著如此殘忍的事。如果,人都能如此清醒,這世界就會寧靜多了。

    我一定要讚美北安老師。姨丈這個角色在電影中,還沒有那麼突出,只知道他是一個將一切看在眼底,用疼惜別人兒子的方式,在照顧自己老婆的老先生。但北安老師將他詮釋的不只疼惜老婆,還有著更多化解家庭風暴的智慧。是吳念真老師偏心嗎?

 

    「莎姆雷特」有著國修老師最擅長,嘲弄人生的戲中戲。「大人哪!請您善待這班戲子伶人,不可怠慢──他們是這時代的縮影」唉!為什麼我想著這齣戲,明明是喜劇,眼淚卻一直留下來。原來,我成長的過程裡,一直有著國修老師的喜劇,從「荷珠新配」開始。我也在思念著國修老師留給我的記憶。

    當演員開始在舞台上「玩」(play),不是「演」(play),就是觀眾最享受的時候。只有最自由自在的「修行」,才能將觀眾不知不覺的引到「修心」。我在說的是朱德剛跟樊光耀。笑到噴淚後,是感動到眼淚自然緩緩的流出。

   

    這兩齣戲都還有票,雖然感覺上,好像價位都比電影多很多,

   但直接跟演員的面對面,一起在同一個空間呼吸,

   這,不是電影可以取代的!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inngirl&aid=12242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