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傳統文化之根本正義 ——胡先驌對白璧德思想的譯介
2015/03/06 20:53:36瀏覽309|回應0|推薦3
傳統文化之根本正義
——胡先驌對白璧德思想的譯介
朱嘉雯
胡先驌,二十世紀中國最具名望的植物學家。他一生的學術著作包括《中國植物學志屬》、《中國植物圖譜》、《經濟植物學》,以及《種子植物分類學講義》⋯⋯等九部專著。尤其是在植物分類學上,他總共發表了一個新科、六個新屬,以及一百多個新種。堪稱中國現代植物學的奠基人。
然而胡先驌在中國現代史上,更重要的身份是從科學領域橫跨文人社會學門,而成為《學衡》派最重要的文學評論及創作者。在一九二O年代,文學革命之火星星燎原之際,新文化運動也借助其勢全面展開之時,國人一片崇拜歐化,對本土固有的文化心生輕視與厭惡,胡先驌提出知識分子應該要有追求自己的尊嚴,他絕不會屈尊於自己無法決定的環境,而但求訴諸於自己的思想。
胡先驌始終堅持古典詩詞的創作。在新文化運動已取得絕對的優勢時,他仍然堅持不隨坡逐流,固守自己的文化主見。其自由獨立的人格思想,來自淵博學識的滋養,他於一九一二年以留學考試正取第五名的資格,進入柏克萊大學農學院植物學系就讀。求學期間,與胡適、趙元任、楊杏佛、任叔永等人共同創辦了《科學》雜誌,同時他也是《南社》詩刊的成員。一九一八年回國擔任南京師範學校農林科教授,一九四O年出任中正大學校長。
更重要的是,一九二二年反對新文化運動的《學衡》雜誌在南京創刊,胡先驌就是該刊物的發起人和主要撰稿人。他撰寫了二萬多字的長文批評胡適的《嘗試集》,此外他也看到國內年輕詩人因沒有揀別各國文化優劣的能力,在新文學運動的潮流下,一味地模仿,連頹廢派的新詩都奉為圭臬。他希望大家能了解,中國古典詩到了宋代已臻至完美的境界,無論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乃至經史百家所蘊含的生命哲理,均能融入詩韻之中。
到了《學衡》第三期,胡先驌全面展開對於白璧德新人主義思想的譯介,尤其是面對新舊文化交替的關鍵時刻,人人都在力求進步,希望能免於為日本及列強所侵略的同時,更宜審慎明辨固有文化的基礎,不能一概傾棄之。因為人文思想是中國古代維繫教育系統的支柱,儘管後期已流於科舉選官的形式主義,但是這仍然不失為以個人學問為標準的一種選任方式。這是歐洲歷史上所闕如的價值與精神。白璧德一再強調:「吾以為雖其末節宜如此改革,然中國舊學中根本之正義,則務以保存而勿失也。」「簡言之,雖可力攻形式主義之非,同時必須審慎,保存其偉大之舊文明之精魂也。」
白璧德對中國文化的推崇,以及冀望在擺脫虛文積習之後,重建孔子的學說與新的人文精神建設,在在為他的門生:吳宓、梅光迪、張歆海、陳寅恪所認同,尤其是胡先驌,他藉此作為立論的依據,以制衡胡適及新文化運動中過當的激進言論,進而成為傳播白璧德思想的代表人物。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guedu&aid=2132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