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後壠港 (作者:阮蔡文)
2011/08/26 12:29:38瀏覽299|回應3|推薦4

後壠港 (作者:阮蔡文)

雙溪奔流西入海,海勢吞溪溪氣餒。銀濤翻逐綠波迴,遂使溪流忽然改。

番丁日暮候潮歸,竹箭穿魚二尺肥不事網罟,多築石扈。

潮退,以竹箭射取。少婦家中藏美酒,共夫倒酌夜爐圍。

得魚勝得獐與鹿,遭遭送去頭家屋。

 

        後龍鎮為早期西部著名的港口市鎮之一,後壠港更曾為重要的吞吐港。後龍是一個有三百多年開發歷史的臨海小城鎮,在漢人未入墾前,後龍是平埔族中道卡斯社的聚集地,本名為雅斯社,直到日據時代才改名為後龍。

        後龍曾有過二十二個石滬,現在僅存的只有二座石滬:母乃、合歡。「石滬」是以人工古老方式與大海鬥智取勝,將石頭分為大中小,再一粒一粒砌築成ㄇ字型,以守株待兔方式圍捕魚蝦,為先民原始設施之一。漲潮時魚蝦隨海水蓋滿整個石滬,退潮時魚蝦不知不覺被困於滬內,漁民則趁隙入滬內捕魚蝦。但不同於澎湖的石滬,提供當時原住民生計的主要來源,在西元二千年時,後龍當地居民提出清代文物史蹟,才證明了當時道卡斯人砌築石滬捕魚『』的功能,由詩中可知,當時後壠一帶的原住民捕魚方式,是砌築石滬再以竹箭射魚為主。

        苗栗八景中的「寮港歸舟」,就是形容後龍溪漁港景色,每到黃昏捕魚船家頂著小燈入港,燈火點點象徵著在海面辛苦工作後帶著喜悅豐收回港,如今後龍漁港雖然盛世不再,卻仍是漁村生活體驗的最佳寫照。現在雖然沒落而安靜,舢舨自橫,採野蚵的婦女忙著工作,另有一番風味。龍津社區裡的同興老街,當年繁榮時的老紅磚厝有些仍在,頗有古意。

        我想,古人要求天人合一是有其道理的,而人時常忘懷自己就是大自然的一部份,唯有感知大自然生機的人,才能充分體會到,人必須簡樸過生活,才能找到真善美。因為簡單,生活諸多繁瑣,不再枯燥無味,而以一顆溫柔細膩的心,去彈吟生活的情懷。

        淳樸的漁村生活景觀,日落時分,映照了漫長美麗海岸,遊客欣賞夕陽美景之餘,更為外埔漁港增加不少浪漫情懷。這裡觀光資源豐富,是許多人旅遊的好去處,可讓遊客懷著思古幽情,欣賞漁夫圍捕魚蝦貝類景觀,遠觀石滬,了解先人的心血歷史文化背景,如一幅富有詩意美麗畫面。

        和風徐徐吹來,後龍涼爽的氣息,帶給我陣陣舒暢,我珍視它的真味,讓我有一份惜福的感覺。這座城市以強大的吸力不斷牽引著人與周遭社區的運轉,那樣安靜勃發的生機和拉力,分明是寂靜之極的夜裡,閉上眼睛我卻不斷聽見這城市脈搏的聲音,鼓鼓、鼓鼓的,脈動著。

        近年來,苗栗縣政府大力推動外埔漁港,積極推動許多觀光發展計畫,包括硬體設施及舉辦各項活動,如「外埔漁港港區周邊景觀美化實施工程」、「公司寮港傳統聚落景觀風貌塑造工程」。也成為懷舊者的天堂,也讓更多人了解先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ffddd2002000&aid=5582356

 回應文章

謝小峰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贅述提醒
2011/08/31 03:25
同一帳號每天在新詩比賽區是有3票的餘額可投的,可投給不同編號的作品,特此贅述提醒。

謝小峰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首次訪投求回投
2011/08/31 03:23
今日(8/31)午夜幫愛詩網的S惠惠文友投下7、8兩票(大家來讀台灣古典詩),以上兩件作品(網址連結)可以的話請每人每天各賜數票,耐心等候S惠惠文友回禮和其他想熱心幫投的文友幫投,謝謝!

黃童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加油
2011/08/30 17:23
投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