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塹南道中書所見 | 四首之三 (作者:林豪)
2011/08/27 00:05:08瀏覽168|回應0|推薦2

塹南道中書所見 | 四首之三 (作者:林豪)

 

小坐長松下,幽居未易尋。敝廬依老樹,密瓦覆清陰。

日落喧樵唱,溪迴咽暮砧。折花有村嫗,燦爛滿頭簪。

 

 

詩中所描述的新竹幽靜的鄉村風味,一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彷彿使人聽到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四樂章<牧羊人之歌>,全詩呈現當年楊梅村樸實厚重的生活本色,跌宕起伏,觀察描寫極其細膩,筆下的當時清末楊梅景貌真實且豐富,文字深具渲染力,全詩沾濡溫柔敦厚的古典情懷,帶人進入不同的時空,卻仍然感受得到溫婉深摯的土地情懷。

人由世間萬物發現情與趣、豐美與奇妙,通常不在物本身的含蘊,而在於人敏銳細膩的心。檢視詩中尾聯部份,在大雨的阻礙下,作者真摯描述所見所感,彷彿在簡單樸素、平靜自足的田園生活中,當我們停一下腳步,才真正找到澄澈清明的自我,大雨及雨中人,雙雙具有情節性的層層迭起和轉折。使用簡潔語句,也呈現出作者悵惘無聊的心情,或許當大雨暴烈震撼,雨後大地頓時清亮平靜,這不也是戲劇性十足?

真正熱愛田園大地的人,才能由衷發出對自然景觀的懾服讚賞,以及對自我心境的深切體認。全詩平暢自然,質樸且生活化,它示範了古典詩絕不艱澀難懂,生活不必精彩絕倫大開大閤,尋常日子一樣能雋永有致,所書寫的對象也不必鮮明不凡,詩中所描寫的楊梅村,在林占梅眼中是人煙不稠密的「荒村」,但即使是「荒村」,即使旅行過程狼狽不堪,一樣值得書寫,而簡單而真實的記錄下來,世間萬物與一顆善感心靈相遇所產生的悸動,就是一首古典詩的誕生。

古典詩最有情味之處即在於此,情感的觸發與共鳴,常令人感動不已。我們讀古典詩時,可以從別人的或客觀的事物上,不斷看到自己心靈的投設,天地萬物於是處處有情、在在興發。唯有兼容並蓄,活潑開通,好似視窗不斷開啟,生命才能充滿無限可能。真心真意的對待身邊的人,真心真意的感受思考,真心真意的提筆寫下,自然能散發自己獨特的風格。

因此,我喜歡讀古典詩,因為無論是文獻、史料、論文、文學‧‧‧等等,都是一種回顧當年先民生活點滴的管道,但如果想要更切身可行的方式,何妨鎖定一個地方或一條路線,先有一些史地、物產、人文等相關知識的彙集,又擁有一顆事事新奇的心,去對美不斷的觀察和發現,然後透過旅遊導覽、數位相機、筆記簿,選擇安靜逛逛或主動和當地人接觸,尤其是耆老,那麼對台灣任何一個小地方,都可以開始嘗試城鄉書寫創作。

走遍台灣,秀台灣之美,我始終認為,這是真正愛台灣的方法,夢想的堅持,意志的延伸。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ffddd2002000&aid=55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