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牛溪晚嵐
2012/08/07 20:26:30瀏覽455|回應0|推薦2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收入《鷗社藝苑初集》。牛稠溪即朴子溪的舊稱,亦稱牛朝溪、牛跳溪,或樸仔腳溪,詩人則稱之虞溪。牛稠溪全長75.67公里,發源於嘉義縣境內阿里山脈西麓海拔1421公尺的四天王山之芋菜坑,流經竹崎、民雄、嘉義市、新港、太保、六腳、朴子等七個鄉鎮市,最後在東石注入臺灣海峽。它在六腳鄉後,現稱為朴子溪,約四分之三的流域分布在平原上,是典型的平地河川。「牛溪晚嵐」是羅山八景之一,位址約在嘉義東北。過去,牛稠溪每至夕陽西下,雲光嵐彩,平野無垠,旅客歸舟,撐篙晚渡,遠村一片空濛,宛如一幅天然圖畫,本詩所描寫即是此一和諧安詳的溪邊村景。

作者:

徐德欽

作者簡介:

徐德欽(1853-1889),字仞千,號輝石,祖籍廣東嘉應州鎮平,寄籍台灣他里霧埔姜崙(今雲林縣斗南),同治元年(1862)移居嘉義。光緒12年(1886)進士,官工部屯田司主事,十月回籍,聘主玉峰書院講席。14年(1888)九緞起事,徐德欽督辦團練,會同官軍擒獲匪首王煥,事平後賞加五品銜並賞戴花翎。徐氏擅古文詩詞,卓然自成一家,著有《荊花書屋詩文集》,惜未付梓。

牛稠溪畔晚風輕,得得1漁歌2互送迎。煙樹蒼茫平野異,雲巒掩映夕陽晴。兩三茅屋炊煙直,屈曲村橋石徑平。況值暮秋好天氣,有人策馬2趁歸程。

注釋:

1. 得得:任情自得之貌。
2. 漁歌:漁人唱的民歌小調。
3. 策馬:驅馬使行,此指行人趕路。

地理環境

    朴子溪上游為牛稠溪,蜿蜒流經民雄鄉牛稠山之後,下游才稱為朴子溪。牛稠溪發源地俗稱『芋菜坑』,在內科底、崎腳與兩溪合流,之後緩緩向西流出,成為竹崎鄉民主要飲用水源,此後尚有清水、濁水與獅子頭溪流入,成為朴子溪水系。朴子溪沿岸土壤肥沃,流域範圍極廣,最後在東石鄉入海,因此沖積出廣大的河谷平原與溼地,也造就出沿岸富饒而多樣的人文與自然地理景觀。

    由於朴子溪流域位於嘉南平原,人民以農、漁業為主,故視覺景觀多為水平構成的濱海地方及農村景色,其中東石、布袋一帶魚池、鹽田錯落其間,形成一。特殊沿海地區風貌,此一濱海鄉鎮風景線,俗稱『鹽份地帶』,整條風景線的漁村、農村、廟宇、鹽田、蚵棚不絕。

 

環保意識抬頭

    早期,朴子溪雖然經常氾濫,河床改道,卻仍是一條沿岸風光明媚,蜿蜒清澈的溪水。朴子溪的氾濫直接或間接促成了今日的文明。六零年代的朴子溪可以游泳,捉魚蝦,九零年代的小孩,由於文明洗禮造成朴子溪的悲劇,除了不能體會過去那種玩樂的愉悅經驗之外,還得忍受水質所帶來的禍害與威脅。往昔河床是醞釀人類文明的地方,九零年代卻反而成為民眾交相指責的傷心地。

    這是由於在台灣經濟奇蹟的年代,環保意識尚未開化,仰賴灌溉的農村沒落、衛生下水道的缺乏,以及加上年輕人口的持續外流,於是朴子溪被當作是垃圾場與排水溝來對待。朴子溪的嚴重污染是人為因素導致,污染源包括工業廢水、養豬廠廢水與垃圾污染等等,再加上居民隨手丟棄垃圾的行為,更使得朴子溪的情況更加雪上加霜。河川的整治率跟不上河川污染源與濫墾漁塭的增加率,造成醞釀人類文明的河川,受到『文明』社會洗禮的悲劇。

    幸好嘉義縣環保局運用專款輔助,從朴子溪公園至東石漁港約十四公里的溪段,規劃以生態觀光為主的美化綠化的景觀,水利單位加速興建朴子溪下游的堤防,確保朴子溪不必再氾濫改道,居民不必再遷村,與環保單位推動美化綠化工作,起了相輔相乘的效果。而環保單位更從淨化水質與美化河岸雙管齊下,全面管制工廠廢水排放並輔導工廠改善,建構出五個污水下水道系統。

    這幾年,隨著環保意識的高漲,地方鄉民人士的覺醒與政府的相互配合,使得朴子溪已被視為是瑰寶,生態環境保育協會與無數個人或團體,都以不同形式在尋找朴子溪的新希望與整治朴子溪,時報文教基金會更發起了再造朴子溪的系列活動,也成為了朴子溪新生的關鍵。

 

心情感想

現今的朴子溪沿岸景色非常宜人,特別是在黃昏時刻,一片餘暉映在海面,萬丈霞光薰染於天邊,景觀千變萬化,令人目眩心馳。

徐德欽以寥寥五十六個字,描繪出朴子溪的景致,筆墨簡約雋永,透露出作者躊躇滿志、瀟灑豪邁的胸襟。全詩的謀篇,脈絡是明顯的,由於作者對於全詩架構採用的是從整體到局部,從面到點的觀察論點,自然就形成了散象式的格局。而在散象式的格局中,作者的題材安排又有題材排列的脈絡可言,大略言之,作者依描寫朴子溪景象的邏輯,把題材分為自然和人文兩類,作者可能受到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影響,先寫景後寫人,最後天人融合,合寫自然和人文,使全詩有一脈秀逸清遠之氣。

而此詩的言辭照應也有可觀之處,先寫景,後寫情,前有舖墊,後必照應,照顧得全詩結構嚴密緊湊,語言精煉,描繪細致,有『尺幅之中展千里』之勢,無懈可擊。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ffddd2002000&aid=669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