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存在的意義
2011/05/20 16:47:36瀏覽381|回應0|推薦5
這個世界是如此美麗又豐富,但在生活中常常感覺自己是如此的虛空。

我們常常都覺得沒有辦法滿足自己的需要,出門時,總是沒有一件合適的衣服,口袋裡沒有足夠的錢,銀行帳戶裡總是少幾個零,沒有一個知心的朋友,沒有如痴如醉的愛情,好像沒有什麼東西能夠真正的滿足我們心裡需要的。當我們向神禱告時,也是如此的祈求:「主呀!求你給我富足的生活,不致讓我缺乏。」

原來,我們真的是一無所有,就算是擁有了房子、車子、銀子、面子、妻子、孩子等等在別人看來已經很富有的東西,還是覺得兩手空空,難以掩飾心中的空虛,一直想要找到一個東西能真正能填滿心中那個空虛的空間。就是用盡了一生的每一分、每一秒,在離開人世的一瞬間,仍舊是覺得遺憾,畢竟是什麼都沒有得到,什麼都不能帶走!

人存在世界上,到底有什麼意義呢?每一個人多少都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也或多或少的看過這方面的討論文章,或是與朋友之間閒聊過相關的話題,但是,能夠明白人存在的價值的,我的推論是一個也沒有,這也是聖經裡說的,人是被神創造的,只有創造者才能知道創造人的意義是什麼,人是被造者,被造者是無從知道被造的意義是什麼!不過,聖經也給了人一個啟示,就是人活著要感謝、渴慕、榮耀這個創造者,死後進入神為人所預備的殿堂,那裡是豐富的、喜樂的永生!

年輕的時候,對哲學有一點好奇,又覺得有人念哲學是很奇怪的事,後來對於有些人時常將歌德、尼采、盧梭、孟德斯鳩、伏爾泰、康德這些人的名字掛在嘴邊,與人談論他們的思想,好像很有學問的樣子,我是非常非常羨慕,為了這個原因,我也去讀了一些相關的著作。不久之後,對於「存在主義」、「理性主義」、「虛無主義」這些名詞也可以朗朗上口了;說實在的,我對這些東西所說的內容是完全不懂的,但是引經據典說來,在別人看來也是蠻有學問的,你問我現在懂不懂?我可以誠實的告訴你,現在還是不懂,只能就一些表面的東西可以談談。

我們常常看電影的時候,會在演古代的劇情中看到那個時代的人生活的情形,人類社會有貴族、平民、奴隸的分別,東方西方的情形大致相同,幾乎都是一個充滿著傳統教義、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專制的一種社會,在西方稱作黑暗時期!在社會底層的人,是痛苦的,沒有盼望的。18世紀初開始,從法國開始出現了一種新思維,在各個知識領域,如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教育學等等,有了許多進展,開始覺得人不應該受到束縛,要勇於質疑權威與傳統教條,強調普世人類進步的觀念,以經驗加理性來思考,而使知識系統能獨立於宗教的影響,作為建立道德、美學以及思想體系的方式,這就是啟蒙時期的開始。

18世紀之後,歐洲及美洲的理性科學及工業社會急速發展,宗教式微,許多人認為只要靠著人類及社會的運作,就可以幸福的生活,而不必像從前需要靠天吃飯、祈禱渡日。因此,人們對於自己更加有信心,認為人類的未來掌握在人類自己的手中,人類也開始重新建立新的宇宙觀、世界觀、價值觀。在以理性主導的文化思想下,傳統的上帝、信仰及絕對價值也都被顛覆及解構。人類認為,只有眼見的物質世界才是真正價值,並且一切的價值都是相對的,是由人所決定的,當人死去後一切都歸於無有。可惜這樣的樂觀情況未能持續很久,各種弊病漸漸浮現在社會的各個階層。

由於這樣的現世、唯物思想的橫行,也導致「虛無主義」的產生。既然人是在機運下突然間出現,那麼就意味人的存在是無意義的,人的存在就是要在生命中盡量享樂,至於其它對靈魂所做的努力都是無意義的,當然也沒有上帝及沒有絕對真理、絕對價值的存在。人們不是消極渡日,就是積極的追求物質生活。這樣的虛無主義及享樂主義盛行歐美直到今日。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更加慘烈的戰爭,戰爭造成許多生命在瞬間死去,讓人覺得生命卑賤、渺小。現代的工業社會,使人也像機械一般在工廠中重複更加單純的動作,大家每天的生活也都是制式化的呈現,人類原本應有的生命力完全蕩然無存。

因此尼采想要建立起新的價值觀體系(Transvaluation),要人重視存在的意義。提出:「存在就是要製造差別、存在就是把生命力表現出來!」,因此被視為是「存在主義」的一大宗師。尼采所關注的問題是,現代人如何在重新建立適合現在世界情況的新觀念?如何替現代人找到存在的意義?尼采看到現代性所產生的危機,因此對世人發出警訊。他是時代的先知,預知現代性的危機,不斷的反覆告訴人們,應該從社會的禁錮中解脫出來,找出自己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他希望帶領人們走出現代性及虛無主義的危機,而提出很多劃時代的創新思想觀,因此被喻為是後現代的開端者,可算是現代中的先知型思想家,現代社會的暮鼓晨鐘者。尼采也是反基督教的,當時的基督教不但世俗化,而且許多神職人員非常腐敗,令許多人非常失望,尼采認為,上帝乃是被這些腐敗的基督徒給殺死了。

聖經啟示錄(Revelation)三章十七節:「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虛無是什麼?神與人的定義不同,每一個人的想法也都不同,只有自我省思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clco&aid=523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