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女力典範】林麗琪,紙上構築秘密花園
2016/03/07 18:58:54瀏覽1640|回應0|推薦4

【前言】:現代女性扮演了許多角色,也面臨許多考驗;關於自我實現、婚姻與家庭,該如何自處?家庭版特地邀請一些優秀的女性,分享她們的經驗和心得。每月的第一個星期一,讓我們一起來閱讀這些女力故事。

文‧圖/陳姵穎

穿過熱鬧的北投捷運站,爬上石階,一走進林麗琪位在丹鳳山腳的家,映入眼簾的,是溫馨的鄉村風格,木質的桌椅、美麗的乾燥花、手縫的提袋和刺繡抱枕、上著車線的老式裁縫車……就連桌上色彩絢麗的杯子,都是林麗琪親手繪製的。二十一歲便踏入婚姻,當了近三十年的家庭主婦,林麗琪笑言:「我從小就喜歡扮家家酒,也喜歡動手做東西,所以一直很努力讓居家環境更溫暖、舒適。」這份細膩的心思,亦顯露在她對植物的觀察,以及筆下繽紛鮮活的秘密花園。

筆下花草 細膩又浪漫

一手挖掘出這位「實力黑馬」的大樹文化總編輯張蕙芬曾說:「自然繪畫是一塊特別的領域,不只要忠於呈現動植物的細節,還需保有藝術性。繪者除了天分,更要有相關知識和觀察的耐心。」林麗琪的植物畫正是精準細膩卻又不失浪漫,更難得的是她並非科班出身。

生於好山好水的宜蘭,林麗琪從小深受大自然薰陶,讀高職時對生硬的課堂內容毫無興趣,便在紙上塗鴉或畫素描,上起「一個人的美術課」;十八歲跟著裁縫店裡的同學一塊去學「華道」日式插花,無形中奠定了她對植物的認識和獨特的美感。即使深愛繪畫及自然,這時候的林麗琪,還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插畫家;她忙著帶孩子、打理家務,並非對生活真的有什麼不滿,可是漸漸感覺到心底有一塊填不滿的空白,讓她茫然。

野花日記 成圓夢契機

1995年,她隨著丈夫帶著孩子搬到北投,有天得知了畫家鄭明進指導的「奇岩媽媽美術班」,「就是這個!」長年渴望學習,深藏在林麗琪心中的創作火種熊熊點燃。三年後,因緣際會替郵政總局畫了「草本花郵票」,生平第一次領到薪水,還是用畫畫賺的,讓她欣喜萬分。1999年,大樹文化舉辦「台灣野花日記徵文」活動,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流浪犬莉莉走入了她的生活;每天,她帶著莉莉到屋後的丹鳳山遊蕩,觀察植物,然後回家畫畫,或許稱不上廢寢忘食,卻也時常投入到家事都忘了做。徵文活動發表會那天,捧著大量的「花草習作」,林麗琪告訴張蕙芬:「我想出書。」張蕙芬應允了,兩年後的春天,《林麗琪的秘密花園》出版,這位家庭主婦,是實實在在的插畫家了。

出了書,圓了夢,日子彷彿有些不同,卻又平淡如常。她依舊天天牽著莉莉在丹鳳山散步,著迷於四季的更迭,就著天光,坐在桌前以水彩細細描繪。偶爾,畫桌上會突然出現兒子特地撿回來給她畫的植物;偶爾,她瞧瞧陽台上欣欣向榮的盆栽們有什麼變化;偶爾,恍神想起當年那個盯著她的畫目不轉睛、纏著媽媽說也要搬來丹鳳山住的小男孩,現在不知道在哪裡?畫畫嗎?還愛自然嗎?她曾試著開課,但教了幾期的繪畫班,還是寧可回到原本悠緩的生活步調,把時間拿去多爬幾座不同的山。

從《我的自然調色盤》、《媽媽的廚房菜》,與姊妹合作的繪本《我的春夏秋冬》,再到《野花散步》,林麗琪畫的就是她的日常,植物依舊是主角。 圖/陳姵穎

分享描繪日常 蟲鳥也入畫

從《我的自然調色盤》、《媽媽的廚房菜》,與姊妹合作的繪本《我的春夏秋冬》,再到《野花散步》,林麗琪畫的就是她的日常,植物依舊是主角,昆蟲、青蛙、鳥類和爬蟲類也漸漸走入她的創作;她並將更多的想法發揮在書本的呈現上,「像《野花散步》書封的字就是我自己寫的,還有章節頁,我設計好讓美編可以直接把圖文套進去。」她說,能將腦海所想呈現在書中的快樂,跟完成畫作是一樣的。

那麼,接下來還想畫什麼呢?迷上賞鳥,採訪前才背著長鏡頭下丹鳳山的林麗琪雙眼晶亮地說:「或許畫本《野鳥散步》吧!」

 

Q:夫妻之間的相處,有什麼秘訣?

A:讓彼此保有各自的空間吧!不管是跟先生或孩子相處,我都保持這樣的態度。

先生的工作狀況我幾乎不過問,但像他喜歡做木工,家裡好多櫃子都是他做的,有時候我就會給他一點意見。

至於我選擇畫插畫,他一直都很支持,偶爾我也會請他或兒子幫我看作品給意見,像畫《琪琪登玉山》這本繪本的時候,有個景就是兒子剛好看到,說感覺像沒畫完,我就再看了一眼,整張畫果然少了點什麼。

Q:婆媳之間的相處,有遇過困難嗎?

A:一開始畫插畫的時候,婆婆曾有些不解,大概就是比較傳統的觀念,覺得我專心在家裡照顧孩子就好了,畫畫什麼的等孩子大一點再說;經過一些溝通,婆婆知道我其實就是待在家畫畫,也不會耽誤到其他事,後來就比較能理解,慢慢的也就支持我做這件事。

Q:怎麼看待家庭主婦這個角色?

A:可能是我本身的個性就很居家,縫紉、烘焙或布置家裡之類的我都很喜歡,不過我覺得家庭主婦除了柴米油鹽以外,一定要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才不會覺得自己都被瑣碎的家務給掏空。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ily123&aid=4918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