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9/16 10:34:07瀏覽377|回應0|推薦0 | |
再來討論結果論,先從因為嘴巴吃了食物或藥物後,身體相應起動了一些的物理與化學反應來看,這些反應經過後,所以就產生了相對應的寒涼物質的這種說法來思考。 但是我們仔細去思考一下,吃進去的食物其實都會經過腸道的消化吸收,過程中有物理性的水解、化學性的酵素分解、身體消化液化學的酸鹼平衡,經過這些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後,到小腸已經成為我們身體能夠利用吸收的小分子,看似一個簡單的吃的動作,其實我們這設計精良的身體已經經過許許多多的物理化學的作用,可以說是對於入口的食物不但仔細處理過,更是精挑細選過了。 所以,小分子的組成可能大同小異,那小異就是那些比較特殊的微量的成分而已,那至然是微量、或者少數的比例,那麼這些成分能夠讓身體產生一片寒涼這種論調似乎就有點怪怪的了。至於這些微量的成分的吸收與分配,這方面似乎是比較偏向"營養學"去了,在這裡我倒是覺得好像偏離了主題,那應該是留待以後在以需要討論時再去細究就好了,量既然少,卻能讓身體產生大量寒涼物質這種思考邏輯,實在說不太過去,難免讓我覺得不合理,實在不符合比例原則,所以,我想這將這部分的考量先排除在外。 倒是攝取食物時,食物進入口中的溫度,在這複雜的分解過程中,其實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先決物理條件,簡單地講,身體若去喝冰水與熱水確實會影響食物的處理過程的物理性分解與化學性反應,這是因為思考到必須先行假設,食物進入消化道分解前的定溫溫度是一定要控制的這種想法,若這個假設是真實無誤的,那所吃下去食物若是太熱或者太冷,身體都要為了平衡這溫度,必須調動足量的氣血來平衡,使高溫變成常溫,使低溫變成常溫,是一種致中和的道理(我會把致中和的道理一直當作思考的原理原則,這是我思考的核心與出法點,這就是我的定見,是不需在這裡討論的)。 所以一般常說早上起來先喝一杯溫開水,懂的人都知道早上起剛起床是不可以喝冰水的。當我們喝溫差太大的水時,身體馬上就面臨恐怖的能量風暴,為了平息這場風暴,身體一定要付出一定量的能量(體熱)去將冷水提高溫度,或者排掉一些已經進入身體的大量熱能,方法就是排掉一些體內固有的體液,所以身體常常為了我們習以為常地選擇食物溫度的習慣動作,失去了一些體熱,或者因太熱而排出一些汗液,這種擇食的溫度習性,對體能好的人可能沒差多少,甚至覺得很過癮,但對於那些體能極差的人或者腸胃狀況本來就不怎麼樣的人來說,冷熱的變化是極其敏感會產生一些不適的症狀,只要一在溫度上選擇所有不當,馬上就很有感覺,可見有時候在討論這些冷熱食物時,我們與其在意食物的性,不如在平時多留一下我們吃入嘴巴時食物本身的溫度來的重要。可以見得,善待自己的身體,喝溫水(我定義在比體溫高一些)真的很重要,否則身體都會因為我們的壞習慣付出一定的代價。 所以,食物的進入身體溫度(吃冰箱的東西,或吃常溫的東西,或吃太高溫的食物)是很重要的,它所產生的能量風暴必須與食物是否帶有寒熱性分開來討論才對,唯有仔細的推敲,我們才可能更加地釐清中間細微差異而不至於陷入於誤區而不自覺,你說是嘛!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