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15 23:40:34瀏覽2001|回應11|推薦8 | |
針對建國一百年紀念地標媒體報導的回應 今天有個電子媒體報導建國一百年紀念地標評選出台東的議題,提出了一些討論。大家都希望行政機關要盡量說明政策,身為主管又參與了訪問過程,有責任做個簡單回應。 我看到的主要批判論點如下: 第一、為何浪費錢做這件事?這可以讓AA(多少?)兒童吃BB(多久?)的營養午餐。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基本上所有非營養午餐的政府預算科目,可能都應該要想出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該不該做這件事情,只好留給大家公評。只是,營養午餐的錢要編,所以非營養午餐項目的經費,也應該要合理編列。 第二、為何只有九個評審決定,不開放民眾投票,像選拔夜市一樣?我想行政單位作事情,首先要判斷哪些應該要設法讓民眾共襄盛舉、擴大參與,哪些要由專業人士決定。夜市投票,可以達成促銷拉抬效果,但缺點是可能灌票,而且較多消費人口的縣市比較有利。從行銷的性質來看,投票可能是較好的選擇,畢竟熱鬧過後,達到行銷效果是最重要的目的。以建國一百年地標的選擇來說,共有十九個縣市提案,每個縣市提案內容也都有至少數十頁的說明,很難開放讓民眾決定,而且可以想見上網人口多的縣市一定有投票優勢。所以衡量利弊得失,我們選擇走專業評審,捨棄民眾投票的作法。 第三、為何黑箱作業,不告訴我們評選過程及結果? 記者來採訪時,我們是知無不言,盡量提供資料。所以新聞內容才會有例如評審顧慮台北市所提仁愛路圓環有施工交通疑慮以及完工後市民不易親近的問題,在報導中不是因為我們提供的說明而出現的嗎?怎麼會說我們不解釋評選結果呢?記者離開前跟我們索取所有縣市的提案清單,我們不是也立刻聯絡提供嗎?說我們不說明,就真的是冤枉了。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