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9 23:42:25瀏覽1798|回應2|推薦7 | |
渡亡魂 口湖牽水狀慎終追遠 雲林縣口湖鄉金湖地區曾因發生水災,造成上萬先民罹難。後代於每年農曆6月辦牽水狀祭典超渡亡魂,流傳至今165年,今天獲得文建會頒發重要民俗證書。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盛治仁下午在口湖鄉金湖萬善爺廟,頒發重要民俗證書,由雲林縣長蘇治芬、雲林縣萬善同歸牽水狀文化維護協會理事長曾人口代表接受,口湖鄉長蔡永常及地方各界等見證,場面簡單隆重。 口湖牽水狀文化祭及北港朝天宮媽祖遶境, 6月由行政院文建會公告為重要民俗,與「雞籠中元祭」、「西港刈香」等齊名,未來將獲中央挹注資源,進行記錄拍攝影片等,以保存珍貴民俗文化。 蘇治芬指出,牽水狀文化祭,以挑飯擔祭祖靈、放水燈、祭典等超渡先民亡魂,全台獨一無二,結合地方產業與觀光,已成年度重要活動,吸引各地遊客,並藉以喚起重視水資源,宣揚「與水共處」觀念。 盛治仁說,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由直轄市、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審查登錄,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中央主管機關得擇其重要者,審查指定為重要傳統藝術、重要民俗,並辦理公告。」 盛治仁表示,口湖牽水狀指定為重要民俗,保存團體為雲林縣萬善同歸牽水狀文化維護協會,希望將來共同協助保存民俗文化,推廣慎終追遠精神,以延續文化生命力。 蘇治芬、盛治仁、縣府文化處長李明岳及各界等,由祭典科儀道長帶領,旋轉圓筒形水狀,象徵牽引亡魂脫離苦海。 下午在金湖萬善爺廟的祭典,吸引民眾湧至參觀,雲林縣風箏協會特別製作「牽水狀」、「戰水英雄」形狀風箏翱翔天際,增添牽水狀文化祭不同風貌。 165年前的清朝道光25年(公元1845年),農曆6月7日、8日,口湖沿海遭颱風侵襲引發海嘯,淹沒金湖等9個村落,接著發生瘟疫,造成上萬先民罹難。 清廷敕封「萬善同歸」,後代每年舉辦牽水狀祭典,在金湖舊港蚶仔寮開基萬善爺祠、下寮仔萬善爺廟、金湖萬善爺廟等地舉行。祭典後的流水席是金湖地區年度盛會,比農曆春節還熱鬧,並為系列活動劃下句點。990719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