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8 22:23:31瀏覽3201|回應1|推薦11 | |
在北京大肆宣傳奧運開幕倒數週年的新聞熱潮中,一頁頁地翻閱著這一套大國崛起的起伏歷史,但又不斷地被電視新聞中播報馬英九市長特別費案一審無罪的嘶吼中被喚回台灣的現實環境,心中有無限感慨。我們該如何評價這一套歷史系列叢書?又能否從中學習到台灣未來發展方向? 這套大國崛起系列叢書百分之百源自於政治考量,在2003年由胡錦濤在中央政治局講話中指示研究主要國家的發展歷史,結果在2006年由中央電視台將五百年來九大國家的崛起過程及影響人物事件出版圖書及紀錄片。 台灣社會幾年前還在論辯中國究竟是即將崛起抑或是即將崩潰,部分對於這套書籍的評價也流於此模式。持正面意見者認為中國能夠勇於面對過去百年積弱的原因,從其他國家發展的歷史擷取教訓,而且能夠在中國社會獲得廣大迴響,值得肯定。負面看法者則批評這是中國帝國主義崛起的前奏,以片面解讀歷史的方式來動員人民的宣傳伎倆以掩蓋內部問題及貪腐本質。事實上,此套系列叢書的內容,恰似現在的中國,充滿了矛盾的鮮明對比。在政治任務的承擔部分,本書既教育動員國民,又向世界宣示中國成為下一個崛起大國的企圖心,因此在選景角度對於諸如俄羅斯的社會主義,日本的維新國力、以及德意志的統一理念等與中國發展相關之面向皆予正面宣揚。但另一方面,編者也不避諱將代議民主、人權保障、甚至於獨立價值引介給讀者,可能引發自由思潮。這和中國既擁有全球稱羨的經濟成長率,但又面臨近乎無解的區域與貧富差距問題一樣,必須從全方位給於均衡的評價。 在系列叢書的介紹裡,我們可以看到各國有各國的獨特問題與起落模式,葡萄牙和西班牙如何在世界地圖開始成形之際,成為第一代的大國?又如何為另一海洋大國英國所擊敗?為什麼俄羅斯的強大,阻止不了內部的崩解?法國如何發展出強烈的大國意識,又如何面對經濟力量不足的問題?為何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必須積極往外擴張?又如何在二次戰後藉由美國軍事力量保障全力發展經濟?德國領袖的權威及軍隊服從性,植基之文化根源為何?又為何會因而引發內部鬥爭?荷蘭如何以誠信建立商譽,又如何因為英國的一場政變而逐漸沒落?英國的代議民主如何成形,其海外殖民地如何提供龐大資源,但又同時成為龐大包袱?美國如何從殖民地成為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的領先大國?這些問題的「正確答案」不見得完全都能夠從書中得到,但是因為閱讀所激發的思考卻帶給讀者無比的樂趣及收穫。 大國的大,有沒有客觀條件?尤其當科技和全球化的趨勢正在重新定義我們所認知的世界和國際秩序之際,過去的大國定義如何套用在未來的大國身軀?一個工廠在中國、研發在歐洲、市場在美國、客服及會計外包到印度的跨國公司,該如何計算其外貿貢獻度?當世界越來越「平」的時候,未來的崛起大國公式不一定能夠從過去的歷史軌跡中找到。更進一步來說,過去的大國型態,也不一定是未來的大國主觀上希望發展的模式。 這一套歷史叢書用這麼短的篇幅去介紹國家起落的過程,勢必在取材角度、詮釋重點、甚至於史實鋪陳上面都會引來仁智之見。但是書中所反映出來中國當代的的自信心、企圖心和方向感,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中國,都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議題。 中國作為一個具備影響力的「大」國,已經是現在式。但是中國要成為一個令人尊敬學習的典範,除了經濟成長和軍事力量之外,更值得觀察的反而是政治民主、文化開放、體制建立以及人民素質提升等軟國力面向的發展。一個國家不可能在每天充斥著黑心產品的新聞中成為國際「大國」。惟有全方位的發展,中國才有機會成為下一個大國,且其時程恐非在可預見的短期之間。 回過頭來看台灣。台灣這些年來身陷在認同的爭辯中,台灣的認同絕對重要,但是我們要建構的台灣認同是排他性的還是包容性的?是工具還是目的?是為切割還是為團結? 美國文化為什麼能有全球影響力?因為它兼容並蓄,沒有排他界線,各國文化都能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份。美國不是民族熔爐,而是民族拼盤。她不強求要把不同文化融合統一,而是彼此尊重並提供各自的發展空間,且不斷吸引吸納全球最好的人才。所以美國能夠在總統初選辯論時出現白人男性參選人愛德華茲對選民作下列呼籲:「如果有人因為希拉蕊是女性,或是歐巴瑪是黑人而不支持他們,那我寧可不要這樣的選票」。想想台灣,我們要的是哪一種認同呢? 在傳統的定義下,台灣不是大國,未來也不太可能成為大國。但是我們的創意、多元和活力都可以是值得驕傲的寶貴資產。我們可以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安居樂業、富而好禮、自信滿足,團結和諧。這難道不比成為「大國」更受到人民的渴望?令人焦慮的是,台灣當前的發展方向,不論在政治和媒體的環境都似乎背道而馳,虛耗在假議題中而未能思考指引未來方向。台灣一直生活在一個「否定」的環境中。一旦改朝換代,清朝就要否定明鄭、民國否定清代、國民黨否定日據統治、民進黨否定國民黨執政。我們能不能跳出這個循環,以互相肯定替代相互否定,不要把內部競爭轉化為外部鬥爭。我們不需要建構大國崛起的藍圖,但是我們不能沒有「未來台灣」的願景,提升台灣在各方面的競爭力,讓人民有基於客觀條件的自信心和明確的方向感。這或許是我們能夠從大國崛起的閱讀中,能夠省思台灣未來的重要借鏡。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