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26 22:17:01瀏覽650|回應0|推薦0 | |
陳水扁主席在與卸任縣市黨部主委晤談時宣示,行政與黨務部門的幹部未來應該退出派系運作,再度將派系問題端上檯面。如果這個建議付諸實現,勢必會大幅弱化現有的派系,對現今的政治生態有所衝擊。從政黨政治的健全發展來看,究竟派系對民進黨是資產還是包袱?而泛藍面臨的權力分配問題,是否能夠從民進黨身上得到借鏡? 談民進黨的派系問題,必須追溯到黨外時期,各個不同勢力在反對國民黨的旗幟下集結,因此形成了派系共治的作法。這樣的派系文化固然是部分黨內卡位及紛爭的來源,但是同時也形成了多元意見表達及合縱連橫的管道,讓黨內的權力競爭依循一定的規範進行。派系的存在,從民進黨的發展過程來看,應該是利大於弊。換言之,民進黨目前面臨的問題,不管是執政績效、兩岸僵局抑或是政黨對立,都和派系的存廢無關。即使在黨內民主和初選的問題上,政黨路線和體質的問題,恐怕也比派系的影響來得大。如果把派系問題作為當前的改革要務,不但不能解決現有問題,反而將加速過去四年來權力一元化的現象,對民進黨不見得是正面的發展。 反而泛藍應該從民進黨的發展經驗中,汲取派系的正面功能,做為解決當前紛擾之參考。泛藍過去的文化,強調鞏固領導中心以及黨內無派的做法,顯然已經無法在失去行政資源之後維繫平順的運作,並處理黨內權力分配的問題。試想如果泛藍內部容許派系的公開運作,讓連家軍、宋家軍、馬家軍和王家軍在共同的理念下良性競爭,在民主的機制下以實力定勝負,難道不會比現在缺乏機制又暗自較勁的內耗式競爭來的好嗎?民主的弊病要用更多的民主來治療。在遊戲規則下的黨內有派、百家爭鳴,應該是所有政黨努力追求的目標。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