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問題的核心在於缺乏創造力及生產力
2016/12/13 16:08:22瀏覽854|回應0|推薦16

100年前的美國,就能夠建造航母,台灣今日想要自己國機國造、國艦國造,依然困難重重。最重要關鍵部件的發動機,船用馬達無法自製以及相關材料科技研發沒有到位。拼裝機艦(大陸叫攢機),未來要外銷時,將受制於人,無法接單。

 

台灣的問題,除了法政學得不像西方外(例如修了七次憲法,最後修出一個不倫不類的雙首長傾向總統制),經濟發展的思維也被多年來的政治及民粹相互纏,而走入瓶頸。主要肇因於長期的政治、文化及社會所形成的一種自毀機制,它不是用司改會議、文化總會或是社會運動等等所能改變的,因為致命的病毒已經釋放出來了。參閱2016/11/21 阻擋台灣前進的五座大山 http://blog.udn.com/ericwy1029/82505022#ixzz4SKJz1jVV

 由於此一自毀機制,結果就造成缺乏創造力及生產力,主因在創造力及生產力是需要深厚文化做後盾的。然以台灣現狀,對此已無法掌握。光只會搶文化總會會長的位子,是沒有半點用的。一千年前的宋朝,當時科技就很發達,包括了農業、中醫藥、活版印刷術、羅盤、紡織、瓷器等,在全世界都是第一流的,當時歐洲尚在黑暗時代。即便在明朝,還是領先歐洲。鄭和於1433年以大海船隊七下南洋,遠達非洲後,葡萄牙的迪亞士才於1488年首次繞過非洲好望角。

在倭獨影響下,中國傳統文化已發生異化,對創造力及生產力使不上力。由於政治上的民粹,滲透到各行業,使得專業無法發揮。(如醫生洩漏參選人之病資,只因政治立場不同;銀行受政治壓力,拒收自家開出之本票;國貿教授卻反對服貿協議;法學教授主張正當性大於法律,贊成學生占領立法院)  

 

按中華文化是人類史上唯一延續下來歷經三千年的活化石,它是一個無限柔軟的載體,可以很彈性的應付各種複雜的狀況。也就是說,在此一文化載體依托下,可以有許多的應用發展。比如,儒家強調的忠信仁禮,就完全可以在現代工業社會中有其適應性的解釋。

 

按「忠」一字,可以對人,也可對事。古代帝王利用忠這個字來穩固王朝。但現代則應強調其對事的一面。簡單說,就是忠於職守,忠於事情,也就是專注本職,這就符合了現代工藝水準的專業要求。

 

而「信」一字,亦完全可與現代結合,因為人無信不立,生產出來的產品必需如量如質,這就完全符合工業社會對講信用的文明要求。

 

而「仁」則符合現代的人道主義。「禮」則是規矩,它也符合現代職場員工及人際間的要求。

 

我認為習大現下開始強調中華文化,是配合「中國製造2025」而進展的。中國充分認知到落後就要捱打,過去它以30年的時間,從一窮二白,迅速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在為了要更上層樓,它開始全面推動傳統儒家學說,回復中華文化。而台灣則非常可惜,將這個文化載體丟棄,正如失根之飄萍,只有隨風擺盪。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84995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