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論誠信與義氣
2016/06/17 14:27:44瀏覽1670|回應0|推薦25

看了評論家公孫策寫的「國民黨要講義氣 民進黨要講誠信」,(參見http://www.storm.mg/article/126325)後,有點感想。公孫的文章一向非常叫座,它是一種以古諷今的評論,可助談資,然畢竟它非一種真正哲學式的深思辯難。

 

我不認為在實際的政治操作上,有可以講誠信的事情,那都是象牙塔內的書生之見。中國歷史上只有一個「豈有鴆人羊叔子的故事,卻有無數個半路伏擊,或夜半縱火燒糧之事。所以說兵不厭詐,兵者詭道也。蓋兩國交戰,勝者全拿,輸者男為奴,女為營妓。聽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故事嗎?兩國間生死存亡的大事,可以講誠信嗎?

 

公孫認為晉惠公應感激秦國當年救命之恩,不應事後偷襲秦國;而晉文公則講誠信,對救他之楚國放水。他認為晉惠公是錯的,而後者晉文公則是對的。我的看法正好相反,我認為站在國家立場,不應因著個人的道德,而拋卻國家利益。

 

2500年前春秋時代的古人例子,拿來說現代的國民黨要講義氣,民進黨要講誠信,感覺上有點時空錯亂。

 

進一步言,現代化的政黨完全靠人民支持,如果大部份的選民有不同的意見,就要修正自己過去的政見或措施,並且好好與人民溝通。它不存在有或沒有義氣/誠信的問題。所以,當年郝伯村說:「朝令若有錯,夕改又何妨」。

 

事實上,政黨的本質與幫派、軍隊非常相近。它們都非常之講義氣,(但是否義氣,由它們說了算,且義氣是一個浮動的概念,南方水稻文化的義氣,與北方遊獵民族的義氣,是不同的),這個義氣是相對的,是對自己人講的。

 

梁山泊的盜匪,也是非常之講義氣的。他們的議事場所,就叫聚義廳;廳門上的匾,就是替天行道;他們結夥對付官府,就叫呼群保義。他們不但講義氣,連智信仁勇嚴的五德,都是非常之服膺的。咦!呼群保義這個詞,不是某一政黨每到選舉,就在使用的嗎?

 

至於要政黨講誠信,更是匪夷所思了。我想即便2500年前的古人,也沒有辦法辦到的。就政治的現實操作上,全世界的政黨,不論任何何政體,都無法做到誠信的。雖然它們通通強調誠信,但誰要是相信,誰就是傻瓜,誰就有亡國之虞。

 

總之,道德的事情與政治的事情是分屬兩種不同的範疇。耶蘇就很明白這個道理,他說過一句名言:「讓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就是在劃分宗教(主要內涵為道德,按:十戒之中有六戒與道德有關),它與世俗的政治,在本質是不同的。

 

政治是集世俗眾人之七情六欲於一身的惡質事業,它是現實的,是極其自私、下流、齷齪、貪婪與複雜的,它不是書呆子所能想像的。

 

儒家強調的道德,是帝王拿來鞏固皇權用的,是讓天下讀書人盡忠皇室的。中國人一直以來的四維八德,在修身、齊家之方面,的確有它的功能,但要用在公共領域如治國、平天下,則完全無法落實。換言之,中國的道德只有私德,它只涉及個人及家族,它是不講公德的。

 

孔子的弟子子夏說過:大德不入閒,小德出入可也,就說明了政治是無法講道德的,這是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清楚明白的。但可惜馬英九不明白,他將個人的修身,擴及到公共領域,最後在對方完全不來這一套的情況下,讓國民黨慘敗出局。

 

我認為道德當然非常之重要。話雖如此,有些傳統德目仍然可以討論的,特別是義這個字。曾有聽過歐美洋人講義氣嗎?洋人的強大,主要在他們講公義(或正義),而非講個人義氣。因為太過講個人義氣,很容易以私害公的。洋人的行為準則一律以法律為主,他們是不講個人義氣的,特別是將個人的義氣,拿來用在國家方面。

 

至於誠信,洋人一向相信實力原則,當實力強大時,則採兩套標準。表面上對外以公約、協議訂定,但實際上則又是一套。如美國不參加聯合國海洋公約,但卻主張中國在南海要服從海洋公約,服從國際法庭之裁決。然對日本的沖之鳥礁,則站在日本立場,認為日本是對的。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6209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