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海禁以前的中國人
2010/07/03 07:34:34瀏覽2114|回應19|推薦31

西元1433年鄭和的第七次航海之後,明朝開始海禁。自此以後,中國就一口氣落後了西方五百年。然而之前的至少2000年,中國是毫無疑問的在科學/科技方面,遙遙領先西方的。先不要說指南針、造紙、火藥、印刷術以及眾所週知的磁器、蠶絲,它們對全世界文明的貢獻。其它重要的具有實用性及啟發性的發明/發現,更是具體的表現了中國的科技/科學真正領先西方到何種地步。在看過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的中國科學文明史之後,如果對中國人的智慧還生不出信心的,則我亦無言了。

1. 鑄鐵:事實上,歐洲直至14世紀末期,尚無法造出一塊鑄成的生鐵,然而在西元2世紀時,中國人已經對鑄鐵達到精通的地步了。(此點已經在近年山東蒼山出土東漢的鋼刀證實了)。而詳細記載製鋼的技術,則見於6世紀的北齊書及太平御攬。

2. 馬法: 是在漢朝初年(公元前二世紀) 就由中國人發明的輓馬技術(亦稱胸肩束帶法)。而西方在第八世紀才引進歐洲,整整落後一千年。不要小看這玩意,英國在18世紀中業工業革命之初,因為使用這個中國傳來的技術,發現它可以使馬的牽引力道比舊式輓馬的力道大了至少五倍以上。原來的歐式、埃及式、波斯式或拜占庭式等套輓馬脖方法會使力道抵銷,因越勒馬脖子,馬就越沒有力氣。

    也因為這個從中國傳來的技術使得當時工業革命初期所需大量的煤可以運輸供應充裕,給正式工業革命的展開奠定基礎。洋人對這段史實,坦白說是不太服氣的,也一直想要翻案。直到後來漢朝的古墓被挖掘出來,發現墓室壁牆上的圖畫有牧馬的圖,上面有清楚的套輓,這才讓洋人閉嘴。

3. 大海船的隔艙水密門及必要的艉舵技術:這都是中國人早已在漢朝就發明的。在1433年鄭和的第七次航海之前,歐洲人在人類文明發展中基本上一直扮演著一個次要的角色,主要在他們的平底船欠缺大海船的隔艙水密門及艉舵技術,因此無法像鄭和一樣的揚帆進入大海。

   直到中國的隔艙水密門及艉舵技術傳到西方後,再加上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才於1486由葡萄牙的迪亞士的船隊達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正式拉開了大航海時代,也真正開始了歐西各國的殖民時代。由於從全世界掠奪了豐富的資源,歐洲人才在人類文明發展中取得了領先的的地位。而也就在鄭和的第八次航海之後,整個大明朝開始海禁了,自此以後中國就一口氣落後了西方五百年。

4.中醫制度:李約:【我們必須承認中醫是一種極偉大文化的產物。如巢元方於西元610年就編纂了『諸病源候總論』,這部偉大的分門別類的對各種病症的描述,比起西方的Felix Platter 1536-1614著作的『疾病範例』,及Thomas Sydenham 1624-1689著作的『疾病探徵』等書,都足足早了一千年。又如1247年宋慈的『洗冤錄』,放在任何文化中,都算第一部法醫書。比起歐洲同類的著作,如Fortunato Fedele 1550-1630 Paolo Zacchia 1584-1659,早了3百年】。

當然,光是學術論著尚無法具體表現中國醫學領先各國的事實。我想再舉出13世紀宋朝杭州醫學院的情形(具見「夢梁錄」:醫學,在通江橋北...本學以醫官教授四員,領齋生二百五十員,月季考課,出入冠帶...)。另在較早的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亦有記載,(見「元豐備對」:「太醫局九科學生額三百人,其中大方脈(一般內科)一百二十人,風科(中風驚風)八十人,小方脈(兒科)二十人,眼科二十人,瘡腫折瘍(外傷) 二十人,產科十人,口齒咽喉科十人,鍼灸科十人,金镞科(刀箭傷)十人。...醫生藝業不精,治療多失者,聽行別補(撤))

看出在宋朝,醫學教育已經分為九科,而至元明以後,已經分為13科。然而11世紀時的歐洲,尚處於認為貴族的血是藍色的程度。

5.曲柄及連桿:早在西元前1世紀時漢墓出土的陶磨,就非常清楚確定了這是中國人發明的史上最重要機械裝置的第一手證據,這是一種將運動從迴轉型轉為直線型的機械裝置。事實上,許多曲柄及連桿的應用如煉鋼必備的鼓風爐、風箱及繅絲機,早就普遍散見於中國古代的民間。西方最早要到9世紀的Utrecht Psalter才有應用曲柄於磨刀石。而直到15世紀,歐洲人才進一步藉著它產生了曲柄軸。瓦特的蒸氣機及之後的引擎,最重要的部位之一,即是曲柄軸及連桿。試想若無蒸氣機及之後發明的引擎,尚有之後的工業革命嗎?

6.薰香球:就是在被窩裡暖被薰香的簍空球,藉著幾個控制平衡的層層套環,任你如何翻轉,最裡面銀碗盛的香料,始終在燃燒著,而不會翻覆。這在7世紀的唐朝,已經是愛美女士小姐之閨房必備了。如溫庭筠「更漏子」: 「待郎燻繡衿」。西方直到1567年,工程師Jacques besson才運用這個裝置,把羅盤放在三層套環裡,無論海浪如何翻轉,羅盤則是永遠穩定的。而這個海船羅盤的裝置,最後連飛機上的羅盤構想都從其抄襲。

7.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生於西元1518年,本草綱目撰成於萬曆六年(1578)。

該書有系統地總結了明代以前的所有藥物成就, 全書近二百萬字,收集一八九二種藥物劃歸十六部, 六十類分述. 書中附方達一萬餘首, 插圖一千多幅, 每種藥物之下依次分為釋名, 集解, 正誤, 修治, 氣味, 主治, 發明, 附方等項,可謂條理清析, 內容完備.,該書不僅是全世界最早的植物分類學也表現在藥物學方面, 甚至還旁及天文, 地質, 化學, 植物學等方面, 堪稱我國古代的百科全書並在當時領先全世界。

:西方世界直到瑞典人林耐1753年發表《植物種誌》(Species Plantarum),採用雙名法,以拉丁文來為生物命名,其中第一个名字是的名字,第二个是的名字,屬名為名詞,種名為形容詞,此種命名法也一直延用至今,然而已晚了中國175年。

當然,說了許多中國人的智慧,也許很多現代中國人仍然自卑的認為,上面所說的都是科技,而無科學。其實科學者,就是分類的學問。所以「科」這個中文字用得很好。前面所提的醫學的分類多達9種,並進而至13種,這就是標準的科學精神,即「分類」。又如李時珍本草綱目收集一八九二種藥物劃歸十六部, 六十類分述,也是一種完全符合科學精神的分類。所以你認為中國人發明了這麼多的科技,後面真的沒有一種理論或是想法來支撐嗎?

中國人其實在數學方面(特別是代數)一直是與西方並駕其驅的,只是對於幾何學很奇怪的沒有興趣。但是,由於中國人的道家崇尚自然,所謂「道不逃物」,就是這個意思。(莊子知北遊: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所以說,道是存在於萬事萬物中,無論是螞蟻、稻草、磚瓦、糞屎,都有道。

用現代的說法,就是任何物質都是可以研究的對象。李約瑟說:「不管是多麼討厭、多麼有害或多麼渺小的東西,都無不包括在科學研究的範圍內,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則。因為道家所走的路,最後導引出現代科學來,也就是自始就對一切是物都有興趣。而儒家及其繼承者則是不屑一顧的。」

進一步說,近代科學就是經驗科學,特指偏重于經驗事實的描述和明確具體的實用性科學,一般較少抽象的理論概括性。它不是所謂的「絕對意志的統一」、「生存的意志」先天的綜合判斷」等等抽象的、形而上的玄學,或是「超越一切」、「偉大的導師」等訴諸權威的政治正確。所以說「以經驗為本,乃正確思想之起點」(殷海光語),即此之謂。這不就正是中國科學之所本嗎?

所以,以長時間大跨距的來看待中國人以及中國人的智慧,相信你不會因為短短的五百年海禁造成中西交流中止因而導致整個中國科技的大停滯所帶來的自卑。事實上中國人對全世界文明的提昇所做的貢獻,完全非你我原先所想像得到的境界,不是嗎?

從這裡我們就深刻感受鎖國的威力,由於明成祖朱棣的一念之間,下令海禁,以致使得本來一直領先的中國科技文明一下子就落後西方500年。回想起日本在1854(明治)年與美國簽署和親條約,開放下田箱館(今函館)兩港口美國通商,從此海禁大開,並在1895以及19041905分別於甲午與日俄戰爭中擊敗兩個大國 ---- 大清帝國沙皇俄國,成為稱雄亞洲的唯一強國。看到現在鎖門黨的種種封閉鎖國行為,不禁大為感慨,看來只有天佑台灣了。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ricwy1029&aid=4189419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八十一、五十四、七十二、四十八、六十四
2010/07/05 14:46
中國的自然博物學多半僅限於定性。定量的部份極差,甚至是經常爛到不行。通常工匠有自己常用的配方。但是對學者而言,知道定性就足夠了。看一下夢溪筆談就知道我講的是什麼。雖然夢溪筆談是宋朝的書,後世的傳統學術很少超越這個東西。夢溪筆談只在講樂律的時候有數字,而且是缺乏計算方法的數字。
《史記.律書》所論二十八舍、十二律,多皆臆配,殊無義理。至於言數,亦多差舛。如所謂「律數者,八十一為宮,五十四為徵,七十二為商,四十八為羽,六十四為角。」此止是黃鐘一均耳。十二律各有五音,豈得定以此為律數?如五十四,在黃鐘則為徵,在夾鐘則為角,在中呂則為商。兼律有多寡之數,有實積之數,有短長之數,有周徑之數,有清濁之數。其八十一、五十四、七十二、四十八、六十四,止是實積數耳。又雲:「黃鐘長六寸七分一,大呂長七寸五分三分一,太蔟長七寸七分二,夾鐘長六寸二分三分一,姑洗長六寸七分四,中呂長五寸九分三分二,蕤賓長五寸六分二分一,林鐘長長五寸七分四,夷則長五寸四二分三分二。」此尤誤也。此亦實積耳,非律之長也。蓋其間字雙有誤者,疑后人傳寫之失也。余分不分母,凡「七」字皆當作「十」字,誤屈其中畫耳。黃鐘當作「八寸十分一」,太蔟當作「七寸十分二」,姑洗當作「六寸十分四」,林鐘當作「五寸十分四」,南呂當作「四寸十分八。」凡言「七分」者,皆是「址分」。
其他地方幾乎都是定性的。中國人對定量相當陌生。以至於即使看到例外,也不一定會細究。或者說是設法想出另外一條規則就夠了。

徐百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7/04 19:58
「因為中國的【科學】不像是西方科學,懂得用數學關係式去預測非直觀的現象,並且設法找到這個現象。」
鴨湯先生這個論點,令我聯想起「中國沒有邏輯學,因此發展不出科學」「中國沒有拼音文字,所以沒有符號觀念,因此發展不出科學」的說法,反正與科學有關的,中國沒有,就是中國發展不出科學的原因。

鴨湯先生這個論點是否正確,我不知道,不過至少要弄清楚西方是先發現非直觀的大自然現象具有系統規律,能以數學模型來解釋,因此知道能以數學模型預測大自然的系統行為,還是西方研究數學研究出心得,從中憑空發現非直觀的大自然現象具有數學可以解釋的系統行為,也就是說,數學模型與大自然系統行為這兩者最初始發生的連結,是何者為先?

如果是先發現大自然有非直觀可見的系統行為,於是懂得借用數學模型來預測,那就不足為奇了,因為任何文化都會懂得發展相應的數學,從中找出適合的模式來預測大自然非直觀的系統行為。

也就是說中國一直沒有發現直觀以外的大自然系統行為,所以就不知道從數學模型預測系統行為,不能倒果為因,反過來說中國中國發展不出科學,是因為不知道從數學模型預測系統行為。

至於鴨湯先生以西方懂得切割鑽石為例,這就牽強了,因為或許我們中國根本沒有把鑽石切割成珠寶的想法和主意,當然就不會往光線反射這方面去想了。

一項極重要的發明─輪子,就不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鴨湯先生不至於認為這是由於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從數學模型預測系統行為,所以發明不出輪子吧?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兩個問題
2010/07/03 21:32
這裡有兩個問題:

(1) 如果中國始終不與西方接觸,中國能不能自己發展出現代科學?

(2) 如果中國沒有禮儀之爭、禁教、海禁,能不能在適當時間內學會現代科學?

我認為 (1) 的答案是幾乎不可能。很不幸,中國人的思想路數與經濟、自然環境與西方相去甚遠。我認為中國不太可能跨過直觀鴻溝。

我認為 (2) 的答案是不太可能。有幾點證據支持我的看法:

埃及有上古文明,希臘有古典文明,鄂圖曼土耳其有伊斯蘭文明。三個主要文明當時與歐洲直接交往,甚至發生很多戰爭。但是他們並沒有完成現代化。他們已經發展過至少一次自己的學術,不是沒有文化的民族,但是他們在文明的旁邊一同成長,一同被文明略過。

印度跟伊拉克是兩個距離歐洲比較遠的文明中心。都曾經被英國統治過。但都無法完成現代化,甚至也沒趕上純粹的理論科學。

歐洲的後段班還有西班牙、葡萄牙跟義大利。法國是第一集團的墊底(法國大革命算是惡質民主。拿破崙帝國後期起,法國就陷入科技與軍事、政治的連續挫敗)。法國勉強跟上了,西葡義的狀況都很糟糕。

西歐的科技發展連西葡義都幾乎沒趕上。地中海、黑海地區根本沒跟上。印度也沒成功。何以中國就能成功現代化?

日本的成功是很難能可貴的。世界上這麼多被西方列強敲門的國家,只有日本先完成政治統合,再完成科技現代化。老實講,我覺得就算沒有內憂外患,中國人與西學持續接觸,現代化的可能性還是很低。因為如果沒有 (a) 政治的領導中心,又沒有 (b) 知識的領導人,就必須用 (c) 經濟與資源的誘因促使現代化發生。

中國似乎 (a), (b), (c) 都沒有。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誰說如果歷史重來 中國不會有牛頓 ?
2010/07/03 12:59
老實說很難。幻想誰都會。但是幻想不能當飯吃。

在西方叩關前,中國已經獨立發展兩千年了,做出什麼東西?

如果你知道 punctuated equilibrium 的學說,就知道外在條件不產生巨變,系統很可能幾千年、幾萬年都不改。中國還是會進步,但是因為沒發展出邏輯、數學語言,又缺乏對外侵略的誘因,如果沒有西方列強入侵,大概再過兩千年還是不會發酵。

葡萄汁不發酵也有味道。但是葡萄汁不發酵,永遠只是葡萄汁,不會變成葡萄酒。

大多數文明連葡萄汁都擠不出來。中國有很多葡萄汁,但是沒有葡萄酒。李約瑟的學術不過就是拿著葡萄汁讚嘆罷了。但是再多的讚嘆都不能給你半滴葡萄酒。

這樣講好了:如果你回到一百年前,那個時候的中醫師能告訴你人有幾根骨頭、幾條骨骼肌嗎?說不定很多名醫連成年人的牙齒都沒數過。這就是中國學術始終沒跳過的鴻溝。
筍子(ericwy1029) 於 2010-07-03 15:03 回覆:

1.請回到本文的主旨,即:海禁以前的中國人。海禁是在明成祖於1433年鄭和第八次下南洋之後,開始下令的。然而牛頓是於1643年出生,後者距前者(指海禁)相差210年。若當時沒有海禁,則東西方的交流,必然超過吾人想像。好比牛頓是英國人,但是在整個歐洲各國都雨露均霑。事實上,牛頓的許多觀念,亦非獨家。比如零的觀念,就是由印度發明的,而希臘的幾何對牛頓的影響不言可喻,然而希臘的學術,在天主教會壟斷學術後,就徹底中斷。還是由阿拉伯回教徒再傳回歐洲。所以,文明是不斷的交流累積的。

 2.  歐洲的科學,其實在15世紀前,根本是教會獨攬的所謂經院學派的一家之言,全部是神學(玄學)的天下,有一絲一毫的科學成份嗎?還記得教會對科學家的火刑伺候嗎? (如被燒死的天文學者布魯諾(Giordano Bruno,1548-1600) 及被認罪後又被監禁的天文學家伽利略(GalileoGililei,1564-1642)。然而,諷刺的是從偉大的天文學者第谷1546-1601)到牛頓(1643-1727),他們不都是信奉神秘主義及熱情的煉金術士嗎? 

3.  摘錄一段文章:【身為一代科學大師的牛頓,私底下對於玄學範疇的熱衷,其實早就是個廣為人知的「秘密」, 在他傲人的科學成就光冕之下,有著他沉迷於煉金術、神秘學的陰暗角落,這是個不容否認的事實。縱使包括牛頓在內的許多人士都曾經極力掩飾這些在當世見不得光的行為,但是歷史之筆並不會因為如此而輕易帶過。邁克爾·懷特指出:從事煉金實驗中製得的軒轅十四銻,研究所羅門聖殿中央神壇的配置等,都給予牛頓以啟示。而煉金術士稱之為發氣原理的觀念,更是促成了牛頓思維上的轉變,想到物體間能有超距作用,這成為牛頓完成萬有引力觀念的最後關鍵一環。因此,可以說在邁向偉大科學理論的道路上,正是煉金術方面的心得、神秘學傳統及古代神學上的研究和體會,引發了牛頓一些觀念,而最終使他可以發展出萬有引力的革命性學說。或者說,550頁的偉大科學巨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是牛頓在漫長的歲月中,融會了多個不同領域的知識築成的。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牛頓一手播下的科學的種子最終徹底摧毀了他所喜愛的神秘主義賴以生存的土壤。曾沉迷于煉金術中的牛頓成了煉金術的掘墓者,並使自己成為最後的煉金術士(見邁克爾·懷特著牛頓傳: 最後的煉金術士)。民國初年的科學玄學大戰,當時有誰會想到牛頓兼二者之長呢?

 


戈壁紅駝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醫制度
2010/07/03 12:23

>中醫制度

中醫「制度」?也許說中醫「技術」或者「中醫學」比較好吧?


善男信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人這麼差嗎 ? 諸位樓下的
2010/07/03 11:43

誰說如果歷史重來  中國不會有牛頓  ?

亞里斯多德不是主宰西方科學千年嗎  ?

要非東方科技傳入  培根  牛頓 的機會如何  ?

中國人有 九章算經   有百科全書

法國百科全書派  對近代民主科學貢獻不少

只要開放   終究會百花齊放

春秋戰國時期不就如此

以宋明的科技  如果開放繼續下去   牛頓也不無可能發生在中國

因為歷史不能重來   至少我們看到負面實例

有人敢賭民進黨是正確的嗎  ?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你只滿足於拍打電視機
2010/07/03 10:35
這篇抓到重點了。中國會搞不出現代科學,一個點就夠了:中國有牛頓運動定律嗎?

中國古書成千上萬,李約瑟挖了一輩子,也從來挖不出三行字可以對應牛頓的三個運動定律。

這就證明所謂的中國古代科技不過就是一灘漿糊般的糊塗帳。中國古代有工匠跟博物學家,卻沒有一個人能發展出反作用力或是 F=ma 的概念。中國人的自然觀只能越長越凌亂,不能形成體系。

這就對啦。思考模式錯誤,後面怎麼搞都沒用。

環球時報駐台辦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以經驗為本……
2010/07/03 10:09
經驗為本不能說是錯的,但是很容易不求甚解。
這裡有篇文章博主可以參考下:如果你只滿足於拍打電視機,雖然是討論中醫的,但還是有普遍的意義在裏面。



啥啊?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李約瑟
2010/07/03 09:11
李約瑟的比較並沒看到重點。實際上中國科學就算能健康的繼續發展下去,也幾乎不可能達到西方科學的成就。

中國科學幾乎都是直觀的,沒有透過數學的發現。

中國不是有數學嗎?為什麼我這樣說?

因為中國的「科學」不像是西方科學,懂得用數學關係式去預測非直觀的現象,並且設法找到這個現象。



就說光學的全反射好了,這是用 Snell's Law 跟 sine 函數的特性可以預測的。如果你沒看過全反射,但是從一般的折射發現 Snell's Law 的存在,就可以用數學推導預測出一個臨界角 θc,在折射率高的介質中,入射角超過 θc 就會出現全反射。

雖然歐洲人可能早在其他地方實際看到全反射,好比切割鑽石,但是不把自然寫成數學模型,就很難產生全反射的想法。西學引進前,中國人連 Snell's Law 都沒有。因為中國的科技幾乎沒脫離語言跟文字的推導。中國科技量化的底子很差。

中國古代懂得雕琢玉器,但是中國人在乎鑽石嗎?中國人用鑽石粉當研磨材料,但是中國科技始終沒發展到切割鑽石,用全反射做出光芒的地步。

從數學模型預測系統行為是歐洲科技最大的王牌。中國在這裡的發展幾乎等於零。

歐洲有像樣的大學傳統,中國的書院幾乎不能比。而且英國跟法國都有自己的常設性中央科學發展機構,像牛頓就幹過 Royal Society 的會長。歐洲還有一些科學家在當 mailing list 的樞紐,很久以前台大曹亮吉寫過一篇介紹,講的是一個負責轉信的數學家,我忘記名字了。此外中國殷商巨賈很少為賺錢去贊助科技發展,政治勢力也不會為了自己的虛榮養科學家(聽過威尼斯的 Medici 家族養加利略嗎?)。這些都是中國文化不能發展出現代科學的重大基本缺陷。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