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17 12:59:35瀏覽1113|回應0|推薦5 | |
圖片取材自網路 公視《實習醫生》影集,並非每一集一個單元一個故事,而是數個故事並行發展,在此只是擇一而述。 8/15有一則關於兩個18歲的女孩,改變她們人生的抉擇過程。 實習醫生-伊茲,自小跟著媽媽在拖車屋長大。在她滿18歲得以獨立自主後,她就離家出走,從此沒再回過那個家。她靠著當模特兒打工所得,完成了醫學院的學業。她為自己掙得進入上層社會的資歷,她有足夠的智慧與能力,開展她邁向成功的人生。 一位未滿18歲的女孩,因懷孕胎兒有異而入院檢查治療。伊茲聽到女孩與她的母親對談,得知她們住在拖車屋。女孩的母親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獨力養大她。女孩打算嬰兒出生後,帶著嬰兒離家,想著要自立更生,打算獨力養大自己的孩子,不欲拖累母親。 伊茲心理掙扎了半天,晚上下班後決定回到醫院,跟那女孩聊聊。 伊茲在病房門口,聽到那女孩在唸莎士比亞給胎兒聽自我陶醉不已……..聽著聽著,伊茲忍不住紅了眼眶。 她進入病房就開門見山,取出一張照片。對那懷孕的女孩說: 「這張照片是我的秘密,」照片中是一個六歲的女孩:「她是我的女兒,我未滿18歲就生下了她,我不想讓她重蹈我過去的人生,選擇離開她,讓她去一個好的家庭,在她成年之前能過上較好的日子。」 女孩錯愕的看向伊茲,伊茲哽咽了:「這個選擇不只對她,對我也好。我得以重新開創自己的人生。妳很聰明,也有足夠的智慧,妳的人生掌握在妳自己手上。」 懷孕的女孩仔細端詳那張照片:「妳的女兒很漂亮,妳知道她在哪裏嗎?」 伊茲說:「我不知道……自從她父母寄給我這張照片後,我們就失去了聯絡。」 女孩問:「妳後悔過嗎?」 伊茲說:「不,我不後悔。我剛才聽到妳在唸莎士比亞,妳如果選擇將嬰兒留在身邊,以後妳將被迫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回到家就累垮了,妳不會有時間和精力去唸什麼莎士比亞……妳的孩子將會重復跟妳一樣的人生……這是妳要的結果嗎?」 讀者己猜到編劇的意圖,懷孕的女孩當然是做出改變她人生的抉擇:為即將出生的孩子找一個好的家庭,她也準備提升自己的志向,邁進更上層的人生路。 走筆至此,看官以為如何? 古往今來,人們敘述多少勵志的故事,鼔舞人們奮發向上…… 但為什麼M型社會愈來愈成型了呢?普羅大眾與上層社會的階級差距愈來愈大了呢? 18歲的女孩,如果選擇將嬰兒留在身邊,為什麼生活的壓力將使他/她們幾乎沒有機會共敘天倫?──那也是因為M型社會強勢的結構,使得個人若不作出非常的抉擇與絕大的努力,就無法提升生活品質。 我是不瞭解美國社會,他們能保證孩子送出去一定能過好日子嗎? 但是,在台灣,有能力的單親媽媽不會坐視自己的孩子送到不知道什麼地方,也不相信孩子送出去會過上比較好的日子。 只有沒辦法的單親媽媽,如太年輕只有18歲,不得已也會作出無可奈何、離開子女的抉擇。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