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韓中FTA的外交與戰略意涵
2012/02/22 21:02:34瀏覽470|回應1|推薦20

今年1月9日,韓國總統李明博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舉行高峰會,會中決定將啟動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兩國在各自完成國內相關程序後,可望在今年上半年開始進行談判。

繼與歐盟、美國簽署FTA後,韓國如果再與中國簽署FTA,將成為唯一與世界三大市場簽署FTA的國家。去年韓國對中國的出口,約佔出口總額的24%,已超過對美國及歐盟的出口總額,中國對韓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中國已於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東南亞國協(ASEAN)已與中國簽署FTA,台海兩岸也簽署了「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韓國若想保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確有必要思考應否與中國簽署FTA。

簽署FTA對韓國與中國而言,除了經濟利益考量外,背後還有更深層、更重要的外交與戰略意涵。

對韓國而言,1992年之所以急於與中國建交,就是希望透過中國解決北韓問題,20年後的今天,這樣的戰略安全考量依然存在。韓方盼藉由簽署FTA,拓展並深化與中方的合作關係,使中國成為協助解決北韓核武問題、引導北韓改革開放,甚至實現兩韓統一的槓桿,為韓國增加外交與安全籌碼。尤其在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去世後,朝鮮半島發生劇變的可能性大幅升高,韓方更盼韓中FTA此一協商管道,能發揮更重要作用。

對中國而言,推動與韓國簽署FTA,存在著比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戰略目的,就是藉以因應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在日本宣布考慮加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後,美國亞太戰略有加強包圍中國之勢,中國有必要透過FTA拉攏韓國,推動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經濟共同體,藉以牽制美日同盟的影響力,並將韓中FTA作為突破美國新圍堵策略的缺口。

當前東北亞的安全態勢,仍是以美、日、韓為中心的民主陣營,與中國、北韓盟邦相抗衡的後冷戰局勢。如果韓中FTA談判達成協議,兩國合作關係加深,對東北亞地緣政治勢將產生影響。不過即使韓中FTA最終成局,韓方若想藉助中方解決北韓問題,甚至達成兩韓統一,恐怕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站在中國的立場,北韓不僅可作為抵擋美國影響力的邊界緩衝區,也是確認中國在朝核問題上主導地位的王牌,如果「北韓牌」沒了,北京所具有的槓桿作用也就消失了(註)。正因如此,韓國在考量是否與中國簽署FTA時,應以經濟層面的利弊得失作為決策主要依據,若想藉由打「中國牌」來解決北韓問題,其結果就像20年前兩國建交時,韓方對中方的期待一樣,最後證明將是空歡喜一場。

註:請參閱筆者2012/2/7所著「中國在朝鮮半島打什麼算盤?」乙文。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lizabeth1707&aid=6141866

 回應文章

没啥大不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当年中韩建交纯是因为经济
2012/02/29 23:47

所谓为了统一的说法恐怕是你的猜测

韩国人是处理中美矛盾最好的一个国家,足可做台湾楷模,尽管俩岸人都在嘲笑韩国人,但韩国做的着实不错。

韩国能取得今日经济成就绝非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