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24 12:16:57瀏覽1021|回應2|推薦7 | |
經過一家補習班。週日的鐵門深鎖,但是旁邊牆面上有個很大的長型信箱,我看到一位母親下車,將書包投入後,立刻驅車離去。信箱上寫著「書包置放處」,我恍然大悟,一時忘了這也算是台灣社會的特殊景觀。
我認識的孩子們,擁有三個或四個書包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除了學校的書包,另外會有補數學課的書包,英文書包,作文書包或是圍棋心算音樂等等各科的書包。講究一點的中上家庭,每一個書包內會有單獨的鉛筆盒,要補什麼科就帶那一科的書包,不用另外拿鉛筆盒。這書包置放處可不比影碟出租店的「還片箱」,有著娛樂的味道。書包置放箱的目的純粹為了「體貼」孩子們的辛勞。想想看,下課後孩子們要去補習,等於當天上學要背上兩個書包,為減輕孩童壓力,父母可以先將隔日要補習的書包放到補習班,這樣孩子們下課就可以比較「輕鬆」的直接到補習班報到了。
第二個書包,第三個書包,甚或第四,第五個書包,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改革國教,改革不了傳統升學至上的觀念。改革國教,改革不了分數排名對學生的重要。既然改革不了社會,動搖不了制度,那麼改革家長自身的態度吧。
然而,那投入第二個書包的,多是家長的雙手。那帶著體貼的動作,是否掩蓋了事實的真相,淡化了沉重的心結?如果將它想像成還影碟的置片箱,對於大人們而言,是不是日子可以比較容易過下去?
還是,一點一滴的,我們繼續沉淪,往無望的黑暗走去?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