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神醫華佗有多神(二)華佗治蟲
2010/02/05 17:01:55瀏覽2453|回應0|推薦1

■文   王健宇醫師

廣陵郡太守陳登生病,覺得心中煩躁郁悶,臉色發紅,吃不下飯。

華佗為他把脈說:「您胃中有好幾升的蟲,將會在腹內形成內一種腫脹堅硬的毒瘡,這是因為吃太多生魚片、生肉片所造成的。」

於是華佗馬上煎了二升的藥湯,要陳登先喝一升,一會兒再把剩餘的藥全部喝了,陳登才喝完沒多久,吐出了約三升的小蟲,小蟲紅色的頭都還在動,小蟲身體有一半像是切細的生魚肉一樣,陳登的病痛也就好了。

華佗說:「這種病三年後還會再復發,碰到良醫才有救。」

陳登果然在華佗預計的時間舊病發作,當時華佗不在,也正如華佗預言的那樣,陳登果真死了。

曹操聽說華佗醫治陳登的事後,召喚華佗,要華佗常在他身邊候傳。曹操為頭痛病所苦,每當發作,就心情煩亂,眼睛眩暈。華佗只要針刺膈俞穴,應手而愈。

這是華佗與曹操的初遇,華佗由「常在左右」(常在身邊候傳)到「使佗專視」(專任御醫),名聲越來越大,也埋下曹操殺華佗的殺機。

《三國志·方技傳》原文
廣陵太守陳登得病,胸中煩懣,面赤不食。佗脈之曰:“府君胃中有蟲數升,欲成內疽,食腥物所為也。”即作湯二升,先服一升,斯須盡服之。食頃,吐出三升許蟲,赤頭皆動,半身是生魚膾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後三期當發,遇良醫乃可濟救。”依期果發動,時佗不在,如言而死。
太祖聞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

(本文作者王健宇為台北縣板橋市華康中醫診所醫師)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wangcy&aid=375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