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成語中的中醫典故(1)「狼心狗肺」
2014/12/03 17:51:19瀏覽1199|回應0|推薦0

成語中的中醫典故(1)「狼心狗肺」

王健宇

最近在寫《中醫體質學》,寫到中醫的「臟象學說」,寫著寫著才發現:原來成語中有不少跟中醫有關,例如:「狼心狗肺」。

中醫認為人的五臟六腑,與人的道德秉性、喜怒哀樂、甚至天地間萬物,都有對應的關係。

中醫的五臟是:「肝、心、脾、肺、腎」;

六腑是「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

為什麼不叫「狼腎狗脾」?不叫「狼胃狗三焦」呢?

這個典故要從《白虎通德論》這一本書說起,《白虎通德論●情性》說道:

「五臟,肝仁,肺義,心禮,腎智,脾信也。 」

意思是:

「五臟各有代表的德性,

肝與『仁』性有關,

肺與『義』性有關,

心與『禮』性有關,

腎與『智』性有關,

脾與『信』性有關。 」

所以「狼心狗肺」的意思是罵人:「沒有禮義」,比喻人心腸狠毒,毫無良心。

《白虎通》,又稱《白虎通義》、《白虎通德論》。

東漢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開白虎觀會議,由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在白虎觀(洛陽北宮)陳述見解。

漢章帝親自裁決其經義奏議,會議結論作成「白虎議奏」,再由班固寫成《白虎通義》一書,簡稱《白虎通》。

所以「狼心狗肺」這一成語應該是從東漢之後才有的。

(本文作者為新北市板橋區華康中醫診所醫師)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rwangcy&aid=19467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