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2/15 15:00:58瀏覽1802|回應1|推薦20 | |
4. 規律的有氧運動 規律運動是必要的,就像機器、電子產品一樣,需要經常使用。 建議的規律是:一次至少 30~60 分鐘,一星期至少 2~3 次。 而運動項目應以有氧運動為主,才能達到健康的效果;無氧運動通常是較劇烈的、容易造成運動傷害、且容易產生肌肉酸痛的,所以不見得對身體健康有幫助,也難以達到瘦身的效果。 常見的有氧運動有:溜冰、滑雪、划船、游泳、騎自行車、健走、瑜伽、太極拳、有氧舞蹈、有氧體操等,可以依據自己的喜好與能力選擇。 5. 親近大自然,定期安排戶外活動 根據研究,親近大自然的孩子,求知慾望較強,也能積極學習新事物。 對大人來說,大自然永遠是人類的導師與好朋友,不同時間、地點,只要放鬆心情去接觸,都能帶給人們不同的領悟。天然的芬多精,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很有幫助;而充足的陽光,不但可以強健骨骼,也能掃除陰霾、讓心情變好喔。 6. 遠離有毒物質,減少各式各樣的負面刺激 有朋友曾經笑我,說:「既然這也對身體不好,那也對身體不好,這麼在意『養生』的話,什麼都不要吃不是最好?」 其實,養生的原則,應該是,「知道對身體不好的,就盡量少吃。一定要吃時,盡量選擇好的營養來源。但即使是好的營養來源,也不要貪吃。」有些東西是本來就有毒,像油炸、煙燻、醃漬、反式脂肪等。但本身沒有毒性的東西,如果吃了太多,對身體來說,一樣會造成傷害。 另外,還記得前面的「憂鬱循環」嗎? 隨著科技進步,生在現代的幸福是,我們有多采多姿的影音設備與娛樂。但是,這些聲光影像,對距離不到 10 公分 的大腦而言,都是十分強烈的刺激。當內容好的時候,我們也許感動、得到靈感、學習新事物;但當內容是負面的,很可能無形中影響了自己的情緒與學習能力,卻不自知。在憂鬱循環裡,這些刺激會直接影響睡眠品質,而一旦睡不好,身體健康、情緒和學習力都會隨著下降。 因此,享受聲光影像的刺激時,應該也要把握「養生原則」 - 「知道是負面刺激,煽情、恐怖、殘忍、憤世嫉俗、令人作嘔等,就盡量少接觸。一定要找樂子時,盡量選擇正向的、知性的、愉快的等。但即使是好的樂子,也不要太多。」 7. 培養興趣、學習新事物,養成正向思考的習慣 七大要領的終極秘技就是「積極與正向」。 以前當學生時,老是在作文裡引用的「滾石不生苔」不只是老掉牙的成語。想讓生活有意義、有活力、有希望,就需要有滾石,而生活裡的滾石,就是「積極」。 而想讓自己擁有「積極」,可以從兩大方面著手。平時沒有興趣嗜好的,可以從培養興趣開始;已經有興趣嗜好的,可以找尋新事物來學習。培養興趣與學習新事物,除了讓自己變的積極,往往也能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也能促進大腦的活化,增進認知、學習、與記憶功能。 最後,「正向思考」是身心健康的基石。聽起來很抽象,事實上,跟練習腹式呼吸一樣,可以從有意識的練習開始,慢慢養成。凡事,有正向面,也有負向面。
一開始,遇到事情時,先檢查一下自己的反應,是正向的呢?還是負向的。如果是負向的,就強迫自己轉換成正向的想法,最好還能鼓勵自己表達出來。就像是準備大考時,每天的精神喊話一樣,和小狗說也行,自言自語也無所謂。 一次,兩次,這樣練習下去,自然而然,就會擁有正向思考的能力。一旦擁有正向思考能力之後,基本上,一輩子都不會失去它。 製作自己的快樂圈 想打破憂鬱循環,或是想讓生活更健康、快樂,你(妳)可以參考「讓生活更健康快樂的七大要領」,製作一個屬於自己的「快樂圈」。 想想過去幾年來,自己究竟被憂鬱循環的哪一環困住了呢?或是還缺少七大要領中的哪一個部分?在屬於自己的快樂圈裡,寫下自己的新年新希望,也祝福大家,都能有更健康、更快樂的新生活! 參考資料: Kevin P. Donoghue, “7 Steps to a Healthier and Happier 2011”, https://order.investorplace.com/?sid=WP7606&en=4603110 .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