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甲子前的家書範本
2010/05/26 23:38:19瀏覽3825|回應5|推薦75

因緣際會認識一位七十幾歲的老先生,他的老爸是清朝時代台灣地區的秀才。老先生是他爸爸五十來歲喜獲的么子,所以有幸跟上一些傳統漢學私塾教育,從小背《瓊林》、《論語》和唐詩。他在小一的時候老爸開始教他寫文言文,用的是《初學指南尺牘》。我們都知道幼年時背誦的東西往往可以跟你一輩子,所以老先生就默寫出他所學到的第一課:

某某吾兒:

汝父在家,無生活計,不得已遠遊外鄉,以求財利。因命運不辰,空囊素手,薪作歸計,所望吾兒在家,孝順汝母,即汝父無內顧之憂。

茲發付某鄉某人,去某地銀若干元,到某地收入,回信來知,鑒察。」

由於我在圖書館查不到此書,所以內容或有疏漏舛誤,無法核正。但令我感興趣的是,這本超過一甲子的基礎應用文教科書的第一課,為什麼要讓懵懂的小孩子去揣摩一個落魄老爸沒有威嚴的口吻,毫不掩飾生計的困頓與生命的艱難?這是「應用文」,難不成這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所以乾脆讓小男童們早早練習一個沒出息的老子的口吻,反正幾年之後多半派得上用場?

比起我小學一年級教科書所說的「早上爸爸看報紙,媽媽在打掃」,這種家書反而更貼近真實的人性,沒有威嚴,卻透露著生活的尊嚴,以及傳達出再怎麼辛苦都得想辦法寄錢回家的責任感。這無疑顛覆了我對父權所支配的舊式八股書信教育的刻板想像。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otima&aid=4069764

 回應文章

成小碧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關於小學科教書
2010/06/02 00:54

我只記得:

「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  這個樣子豈不更顯悲情!!!!

翔任(diotima) 於 2010-06-03 22:31 回覆:

現在回想起來的確很悲情哩!

我曾經在某個漁村國中呆過

那裡很多男孩國中畢業後就要跟爸爸出海捕魚去了

所以他們一點不會在乎學校課業

這似乎是另外一種問題呢~


謎謎-百年渾似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容易記得
2010/05/31 07:35

小學教材很重要,因小孩子記性好,容易記得,也無形中被閲讀教材潛移默化;

或毒化,或善化...。

至今,小學讀過的課文大都有印象,詩歌韻文多半記得,例如武訓興學,海峽的

水,捕魚歌..等等。故選文應是經典好文,理念則當今古合宜,因時權變,以免

讀錯白記,浪費年輕好時光。


blackmoon(永恆的懷念,空行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教材反映當代生活背景
2010/05/30 20:14
我想,這一甲子之前的課文內容,應該也是最真實的歷史材料,它所表
達的必是當時的一般生活情況,當時可能很多男子都得離鄉背井出外討
生活,而後來的[早上爸爸看報紙,媽媽在打掃]的課文,也反映了恰當
的時代生活背景。
今天的最新教材如何,我就不知道了,或許:
早上爸爸燒咖啡,我烤土司,妹妹塗果醬,媽媽還在新家坡出差開會。

來自遙遠黑月的問候
翔任(diotima) 於 2010-06-03 18:21 回覆:

燒咖啡,我以後就是想當這種爸爸

(只要不是媽媽在打麻將就好了)

教材既是反應現實,也可以塑造現實,讓現實複製教材的刻板印象,或是彼此複製。

所以編教材(尤其是社會人文類)最可以反映出當時的權力和意識型態,以及主政者和知識份子有沒有批判和反省的能力。


牛仔3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一甲子的前後
2010/05/28 01:22

家書若換成現在

角色可能對調

汝母外出工作賺錢亦無不可

翔任(diotima) 於 2010-05-28 17:05 回覆:

沒錯沒錯!

時下老公廢在家裡的居多

連續劇也都這樣演哩!


愛麗絲維維 - 維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你還記得哦
2010/05/27 23:42
小時候的課文早就都忘光光了!
翔任(diotima) 於 2010-05-28 16:43 回覆:
其實我所有的文言文課文都背不全,只是有些段落特別深刻。
目前有空暇時會複習一下,而且是用「台語讀音」的方式複習
覺得蠻有趣的,比方說陶淵明的歸去來辭,用台語音朗讀起來很有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