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6 23:38:19瀏覽3850|回應5|推薦75 | |
因緣際會認識一位七十幾歲的老先生,他的老爸是清朝時代台灣地區的秀才。老先生是他爸爸五十來歲喜獲的么子,所以有幸跟上一些傳統漢學私塾教育,從小背《瓊林》、《論語》和唐詩。他在小一的時候老爸開始教他寫文言文,用的是《初學指南尺牘》。我們都知道幼年時背誦的東西往往可以跟你一輩子,所以老先生就默寫出他所學到的第一課: 「某某吾兒: 汝父在家,無生活計,不得已遠遊外鄉,以求財利。因命運不辰,空囊素手,薪作歸計,所望吾兒在家,孝順汝母,即汝父無內顧之憂。 茲發付某鄉某人,去某地銀若干元,到某地收入,回信來知,鑒察。」 由於我在圖書館查不到此書,所以內容或有疏漏舛誤,無法核正。但令我感興趣的是,這本超過一甲子的基礎應用文教科書的第一課,為什麼要讓懵懂的小孩子去揣摩一個落魄老爸沒有威嚴的口吻,毫不掩飾生計的困頓與生命的艱難?這是「應用文」,難不成這反應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所以乾脆讓小男童們早早練習一個沒出息的老子的口吻,反正幾年之後多半派得上用場? 比起我小學一年級教科書所說的「早上爸爸看報紙,媽媽在打掃」,這種家書反而更貼近真實的人性,沒有威嚴,卻透露著生活的尊嚴,以及傳達出再怎麼辛苦都得想辦法寄錢回家的責任感。這無疑顛覆了我對父權所支配的舊式八股書信教育的刻板想像。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