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被丟棄的意象
2008/08/29 00:18:51瀏覽914|回應0|推薦12

 「你還要往下凝視地球多久?」

圖片出處: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9/Macrobius%2C_universe_with_the_earth_in_the_centre.jpg

C.S.Lewis 這個名字拜他被改拍電影的 < 納尼亞傳奇 > 之賜,在台灣開始走出文學系而為人所知。他的學術著作算起來不多,不過比托爾金多些。這兩個死黨如果在今天台灣的外文系任教,一定會被斥為不務正業,只忙著寫小說,無暇於升等論文而遭解聘。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208/2501737015_63fc82f943.jpg

Lewis 有本不錯的小書: < 被丟棄的意象 >(The Discarded Image) ,幫我們複習了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宇宙觀以及人的位置,這些圖式在近代科學革命之後就被當成是錯誤的、過時的幻想而被丟棄了。書裡有一小節特別討論到西賽羅 (Cicero)< 論共和國 > 第六卷 < 斯基皮歐之夢 >(Somnium Scipionis) 。這很有意思。我一直認為從太空拍的地球照片在人類的視覺與心智史上有重大意義,它代表一種新的自我定位。這幅地球的自畫像距今不過半世紀,但我們已經太習以為常了。

兩千年前左右西賽羅也試圖描繪出地球的自畫像。(更早之前柏拉圖也嘗試過)他的文字至今仍滿足我視覺與空間的想像:

「難道你沒看見你走進了一處怎樣的聖宇?一切由九個圓環聯繫起來。 ... 七個圓球以與天球相反的方向向後運轉。他們以一定的對應關係發出震顫,構成各種均衡的合音」。

這個宇宙觀影響了整個西方甚深。古代晚期的羅馬文典學者 Macrobius 對此做了評注,而十二世紀的新柏拉圖主義者也不減熱情地加以解讀。不過,最讓我著迷的是西賽羅所流露的一絲悲涼與蒼茫,竟然蠻有現代天文視野的心胸:

「我從那裡觀看,一切都令我覺得美麗。那裡有許多我們從未見過的星辰,他們的體積之大是我們從未想像過的。地球本身令我覺得如此之小,以致於我為我們的強大國家感到遺憾,它有如我們在地球上點上的一個點」。

的確,昔日的羅馬,今朝的世界。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otima&aid=217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