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08 14:38:54瀏覽2146|回應7|推薦24 | |
很多名言應該有『有效期限』的,像『朋友有通財之義』。
嗜讀古文的我,難免沾染上食古不化的習慣,總以為流傳千古的金句,到二十一世紀的電子時代,依然是歷『艱』不摧的。
『要找幫手,順著自己的胳臂找下去』是我的座右銘之一,所以伸手向人借錢,對氣傲的我,是件難以啟齒的事,當然跟銀行抵押貸款購屋是例外。
除此外,唯二的例外是向大姊借錢。也是因為購屋,倒非無法向銀行借錢,而是覺得與其給銀行較高的利息,不如肥水不落外人田,將利息錢轉給自家人。直到該屋出租,貸款利息可以扣抵房屋租金,少繳些稅金,才轉向銀行貸款。
別人跟我借錢,也因皮薄氣傲,不知如何拒絕,加上有『朋友有通財之義』的心理情結,所以讓自己的生活裡,因借錢而平添了許多難忘的插曲。
好心沒好報,借錢的經驗提供了我最多,最佳的見證。
三五萬元的小額借款,居然也能被收入穩定且不斐的公務員朋友借了三五年,才無息償還。
更扯的是,失聯多年的女學生登門稱病,借了五千元後,又繼續失聯十多年,至今人財依舊杳然無蹤。
唉!老師被自己的學生騙錢,也該算是新聞一條吧?
讓我痛定思痛,摒棄『朋友有通財之義』的魔咒,是兩件百萬元賴帳事件。
大學的學長被政治事件所困,電話聯絡上賦閒在家,拼命掙扎向上的他,一時心軟,無息借了百萬給他,心想:待其翻身後,鐵定是拿回鉅款外,並贏得一份感恩圖報的友誼吧?
果然,不到一年,他選上民意代表,得意於仕途,但還錢之事,跟他的音訊般,了無訊息。隔了五年,趁公公重病行將往生做為藉口,向其討債。他倒也乾脆,要了我的銀行帳戶,還了借款…..當然是無息,然後又失聯至今…..像阿扁總統,政治人物,又能期許他們什麼,自認倒楣,算是認人不清吧。
再一次認人不清,也是百萬元的借款事件。
借款人是乾媽的兒子,一個手頭闊綽的生意人,登門造訪,說是借錢一百萬元,周轉三個月,一定歸還。
有了前車之鑑,不敢答應,但老公說『不好意思』,執意要借他,所以請其簽下本票,允諾無息借他一百萬元,期限三個月。
三個月後,不見音訊,電話聯絡上,他姿態放得很軟,表明無法如約如期還款。
『彎腰借錢,跪地討債。』,古有明訓,想討回這筆債,真要費思量才行。
伸手不打笑臉人,他身段軟,我比他更軟,換得他的信任,要求他像向銀行貸款般,將屋子設定抵押給我,他每個月以銀行利息,本金加利息,分十年還給我。雙方約定,借款之事不打擾年邁的乾媽,免得她老人家風燭之年還為此操心。條件合理,他爽快答應。
答應得爽快,付錢,可就付得不爽快。不到一年,約定的銀行帳戶裡就不見他付款入帳。
據說電話聯絡不上的他,出手依舊闊綽。
又一個想賴帳的?
雖手中握有他的本票和房產抵押,但依舊不忍心用法律上激烈的手段對付他,只好用密集的存證信函,寄給不出面解決債務的他,給他壓力。
存證信函不但給了他壓力,更讓乾媽知道這件債務糾紛。乾媽自知理虧,無顏對我,但又心疼獨子背債,只得哭鬧,要求孝順的女兒代為還款。
雖然不出惡言,如數取回借款,但一片好心付出的代價,除了心力交瘁地設計討債,換得的只是和乾媽的不相往來,和其女兒不堪受損,來電不堪入耳的辱罵。
『借錢給人,就要有借錢不還的心理。』 每個聽了這個故事的好友,都這樣怨怪我的不懂人情世故。
我想向人借錢的人也該是心存此心,所以賴帳時,賴得理直氣壯起來,好像不賴白不賴,不賴就像借錢給人的債主般,傻瓜一個。
其實現代不若古代,借錢的管道十分公開、暢通。信用好的人,不愁跟銀行借不到錢;對信用不好的人,說真的,有點閒錢的人也犯不著跟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過不去。
『朋友有通財之義』這句流傳千古的話,真是『有效期限已過』,早該丟到垃圾焚化場裡,銷毀殆盡才對。
朱穎立完稿於風城寄心居 2009/5/21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