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玩台南,看歷史(一) 鹿耳門正統聖母廟...先民來台開拓和王爺信仰 (附自助遊攻略)
2018/06/15 08:52:08瀏覽9392|回應4|推薦60
 

            

       暮春,不是我喜愛旅遊的季節。畢竟,春華的繽紛已剩殘顏,枝頭的微風已透露暑氣,尤其是在鳳凰花開的府城,燠熱像橘紅色的花顏,應該滲進了古意的街頭,我想                

  

               

      華 燈 初 上 時 的 文 學 館....與租屋只有隔街之遙

            

       但是,網路上查得五月是一年中府城空氣最好的月份,加上網路上覓得這不可多得的短期租屋,想也沒想,付了訂金,開始啟程為期一月的府城采古之行。

                    

                      

             設備完善、位於蛋黃區黃金地帶的租屋

                

       租屋的地點真棒,就在民生綠園,文學館旁二三十米處,孔廟百米之遙之地。精緻的日式裝潢,周全的家具、寢具和炊具設備。這難得的好運氣,讓我回想起在巴塞隆納旅行的日子,住宿的公寓就在聖家堂對面,巍峨的教堂立面,每天清晨隨著陽光,透過窗簾縫隙,喚醒疲累的我們。

                     

 

       周遭全是歷史古蹟,每一個都見證了台灣歷史的源頭,行走其間,讓溯古追源的好奇心澎湃起來,無法止息。

 

       且隨我,跟著先民的足跡,走進台灣初期的歷史裡吧!

                 

 

                              

              正  統  鹿  耳  門  聖  母  廟

  

       全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媽祖廟….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即令和附近的鹿耳門天后宮爭誰是台灣第一媽祖廟,而鬧得沸沸揚揚聞名全台,但依舊是我覺得最能窺探早期台灣開拓史及民間信仰的台南景點。

       

 


   

       台灣位處邊陲、孤懸海外,加上澎湖島嶼東、西兩側有海象惡劣的『黑水溝』 (大洋、小洋)。尤其是東側,介於澎湖和台灣之間的小洋 (澎湖水道),水深湍急,風帆難渡。

 

       台灣天氣溽熱,為瘴癘之地。明代時,來台的漳州人、泉州人常為天氣所虐,罹患時疫,病死台灣,不得歸鄉,故稱台灣為『埋冤』。

 

       加上早期台灣原住民有出草獵人頭的惡習,致有台灣俗諺『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來形容來台墾殖的險惡。

            

 

 

       中國自古來為陸權國家,為政者重大陸,輕島嶼,外加有黑水溝的天險阻絕,漢人在台、澎開發甚晚。

 

       台灣最早可能出現在中國古籍中,當屬『三國志』『夷州』中的記載:『(黃龍) 二年春 正月, ……遣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 求夷洲及亶洲。……但得夷洲數千人還。』當時的夷州可能就是指現在的台灣。

 

               

       9世紀唐朝時,開始有漢人在冬至前後,前往澎湖海域追捕烏魚。但到了12世紀宋朝時,漁產豐富的澎湖海域才漸成閩南漁民的漁場,也才開始有漢人移居澎湖。泉州知府汪大猷還曾派兵戍衛,防堵外人(菲律賓人)侵擾。14世紀元朝時,政府才設澎湖寨巡檢司,正式將澎湖列入版圖。

     

          

         台  灣  海  峽 烏 魚  洄  游  路  徑  圖

                   

        元、明、清時,東南沿海倭寇為患,加上不少反叛勢力勾結海寇,危害沿海居民及中央政權,導致政府實行海禁政策 : 禁止民間私自出海,也限制外國商人前往中國通商。

              

       明太祖朱元璋採海禁政策,禁止民間出海,強制澎湖住民全部移往中國大陸,廢除巡檢司,使澎湖成為『墟澎』。位於臺灣海峽要衝的澎湖,反倒因海禁,成了漢人及日本海賊走私的據點,被葡萄牙人稱為漁夫島(Pescadores)

           

 

            

       人稠地貧的福建沿海居民,受台澎海域豐富漁場的吸引,不畏海禁,鋌而走險,於是澎湖成為漁戶聚匿之地,漁業不衰反盛,甚至將漁場拓展至臺灣沿岸。

 

       不少福建居民更私自武裝船隻,上岸從商,入海成寇,到處掠奪….明朝末年的李旦、顏思齊和鄭芝龍為其中佼佼者。

 

       明朝時,海禁時期長達兩百多年,規定『尺板不得出海』,連民船造得稍大一些就違法。漢人無法出海、移民,導致日本海盜和商人轉到澎湖和台灣活動。

           
            

 

               

           北 港 『顏 思 齊 開 拓 臺 灣 登 陸 紀 念 碑 』

    

        漢人開拓台灣始祖當屬漳州人顏思齊。

 

       明末,福建海澄人顏思齊,因罪逃往日本發展,見當時日本政策限制日本華人活動,難以發展,遂率眾離開日本,轉赴台灣(一說其欲政變造反,被發現,遭剿捕而逃走)

 

       顏思齊抵台後,除安撫原住民外,並於1624年赴漳州、泉州,招募三千餘貧苦人民渡台,在笨港 (今北港) 築寨屯墾,從事海寇事業。雖然他於1625年病逝,但卻為台灣農墾奠下基礎,可謂漢人移民台灣的先驅。

 

       (政府將『顏思齊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豎立在北港,但也有研究稱是在古時的魍港布袋登陸,北港對岸的水林鄉,也稱他是在此登陸建寨,而聲稱是『開台第一庄』。)

            

 

                  

  『開台第一庄』水林鄉民舍牆上,有動漫家杜老師所編繪『顏思齊』的十幅漫畫故事牆『開台第一庄』

 

      

        明末之前,台澎地處邊陲,又無奇貨,並不受重視。但地理大發現後,十七世紀開啟大航海時代,歐洲各國紛紛行船,進行海上冒險,探詢世界地理,拓展海外商機。位居東北亞與東南亞交通樞紐上的台灣、澎湖,是東西交通貿易的重要據點,成了各國爭相奪取的對象。從此,一直默默無名的台、澎,開始躍上歷史的舞台。

 

       1602年,荷蘭人成立東印度公司,進入東亞後,積極尋找開創中國商業的據點,卻苦於無法開啟與中國的通商貿易。為建立能與明朝、日本貿易的據點,於是兩度占領明朝領土澎湖。

 

       1624年,明朝將荷蘭人逐出澎湖,除同意其轉往不屬明朝版圖的大員(台灣安平)發展,並同意明朝船隻可以到大員,與荷蘭人進行貿易。

      

               

       1623年,荷蘭人進駐台灣前,原住民約有15萬人,而漢人約只有1500人。滯台漢人多因捕烏魚或向原住民收購鹿製品,而短期居留在嘉南平原,並未建立任何農墾區。

 

       1624年,荷蘭人來台後,為了發展經濟作物…. 稻米和甘蔗,需要較多人力種植,因此獎勵漢人來台居住墾殖,並由鄭芝龍、李旦負責招徠仲介。

 

       適值明末清初之際,中國戰亂頻繁,連年飢荒,民不聊生。1636年荷蘭人與原住民簽訂麻豆協約,漢人不再受到原住民侵擾傷害外,並實施許多獎勵農業發展的政策,提供大船載運移民,可平安地橫渡海峽,於是台灣成為大陸人的避難所。到了1661年,當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治領台灣時,漢人已成長至二、三萬人。

            

              

        早 期台灣原住民捕鹿,以鹿肉、鹿皮與大陸及日本人貿易

             

       鄭成功北伐南京失敗,決定攻占台灣,做為反清復明的根據地。1661430日,率兩萬五千大兵,四百多艘船艦,欲通過淤淺曲折的鹿耳門港道,進攻赤崁樓(普羅民遮城)及安平古堡(熱蘭遮城)

               

                     

             早期台江內海尚未淤積陸化時的鹿耳門地圖

             

        舟船行抵鹿耳門港外,因潮退水淺,海底滿佈礁石,無法入港,鄭成功曾恭置香案,祝告天地,祈求隨艦保護的媽祖神靈庇佑。更在換乘小船,登陸鹿耳門港南岸的北汕尾嶼,踏勘營地時,入媽宮古廟向『鹿耳門媽祖』祈求顯靈保佑。果然,不久潮水洶湧而入,水漲船高,大軍順利進入鹿耳門,登陸北汕尾,繼而展開圍城之戰,逼使荷蘭人棄城投降。

                 

                   

            宮  媽  (  古  鹿  耳 門  媽  祖  廟 )  位  置 圖

                                  

       鄭成功收復台灣後,感恩媽祖顯靈助漲潮水之神功,才能克敵制勝,遂將登陸處原為草廟的古廟予以重建,並增祀隨艦護軍的文館媽、武館媽、五角頭媽/國聖媽三尊神像(統稱國姓媽)

 

       清朝時,鹿耳門港曾為台灣、大陸間唯一移民、商貿正口,所有來往臺海兩岸的貿易船隻皆須取道鹿耳門。先民無論出海或返港,均到鹿耳門媽祖廟祈福或還願,香火鼎盛。1719年,清朝台灣文武官還捐俸重修,稱天后宮,立春秋二祭,『鹿耳門媽』的地位更形崇高。

       
             

            

曾 見 證 鄭 成 功 豪  氣 萬 丈的  鹿  耳  門  溪  出  海  口  之 今 貌


                  

       1871(清同治10),曾文溪暴漲,沖毀鹿耳門天后宮,好在古廟在沖毀之前,七十多座神像已被搶救出來,以竹筏運至現台南中西區三郊(如現在同業公會)的水仙宮、海安宮寄祀。

                  

                  

  鹿  耳  門  溪  出  海  口 旁 的  鎮  門  宮 ( 鄭 成 功 廟 )

             

 

       1918(民國7),寄居在海安宮的神像才被迎回土城,供奉在因安奉隨王船漂流來的五王爺而建造的『保安宮』內。

 

       1960(民國 49 ),原保安宮因主祀媽祖,為表明是承繼三郊所護持管理的古廟香煙,而更名為『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後因廟小信眾多,不敷使用,加上毗鄰菜市場,又三建神廟,於1981(民國70)落成

                           

                   

             正  統  鹿  耳  門  聖  母  廟  夜   景

                

       新廟仿紫金城宮殿式的北方建築,南北四進三落五殿,兩側以廂房迴廊相接,以琉璃瓦簷飾相連,占地二萬餘坪,為全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媽祖廟。除供奉媽祖的媽祖殿外,尚有五王殿、佛祖殿、大士殿、天公殿等。

              

 

 
               

           

      驅車離開亦號稱承襲鹿耳門媽祖古廟的鹿耳門天后宮,來到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著實被其廟前廣場矗立的兩尊高19公尺的『千里眼、順風耳』大將軍雕像,及宏偉宮廷式的廟宇所所震懾。

             

 

         

薪傳獎大師林增桶設計『千里眼、順風耳』大將軍雕像19米高,耗資約1億元(2015年設置)


                 

       別瞧我文章裡寫的言之鑿鑿,其實都是事後諸葛…..行前,我是毫無概念;遊罷,決定撰文後,才苦搜相關資料,整理出來的。

         

 

              

       進了第一進大殿,令我訝異的是神龕上祭拜的不是媽祖神像,而是五府千歲,但其下方卻標明『三建面積最大全台最早媽祖廟』。一肚子狐疑,繼續往前行,發現大殿右方置放一艘百年王船。船上供奉各式各樣的神像,船前有解說牌,始知此殿供奉五府千歲的緣由。


                 

 

              

           正  統  鹿  耳  門  聖  母  廟 大  殿  前  的  百  年  王  船

                   

        早期先民渡海來台發展時,因為船小,海象又不佳,風險極大,所以多寄託具有海神性質的神明護佑…漁船多祭祀媽祖,商船多祭拜水仙尊王。到了未開發的瘴癘之地.....台灣,由於天氣褥熱多瘴氣,人民易罹患瘟疫死亡,對瘟神(又稱王爺)相當敬畏,多建廟祭拜。所以才有俗諺『南王爺、中媽祖、北城隍』及『三月瘋媽祖,四月王爺生』之說。              

      

 

     

 

    渡 海 而 來 的 百 年 王 船 上 置 放 各 式 神 明

                  

       王爺(俗稱千歲爺) 是來歷非常撲朔迷離、難以查考的神。共有三百六十多位,一百三十二姓之多,大部份多與瘟神有關,是管理、傳播瘟疫的神明。

                  

     所謂瘟神,原是指死於瘟疫、傳染病的厲鬼。因華人有人鬼崇拜的觀念,厲鬼被天庭敕封為『王爺』,並『代天巡狩』,成為管理、傳播瘟疫的神明。

 

 

      

                2018年4月29日台南市 安定蘇厝十二瘟王祭燒王船實景

   

       古時,除有瘟疫發生時外,每隔三年就舉行建醮祭典,祭祀非常豐富隆重,除請王爺鎮壓瘟疫外,也祈求瘟神保佑合境平安。並特別建造旌旗招展,桅帆俱備的『王船』,將王爺神像連同祭物、糧食載在『王船』中,流放大海,任其漂流,才能遠離瘟疫的威脅。

          

        被放送的『王船』漂流到其他村落,該村要先迎神奉祀一番,或再將其放流,或為其建廟,將其留置供奉。據說有台灣王爺總廟之尊的台南市南鯤鯓的代天府,其廟中供奉的五府千歲王爺,就是這樣隨波漂流來的。

 

             

           台   南   市   南   鯤   鯓  代  天  府

                

        南鯤鯓代天府奉祀的五府千歲是李、池、吳、朱、范。五府千歲是隋末唐初人,五人義結金蘭,見當時戰火頻繁,百姓困苦,乃變賣家產,賑濟百姓,更投奔唐高祖打天下。因其武功高強,屢建奇功,皇帝賞賜其百名奴婢,但五人不但釋放奴婢回歸故里,還贈送金銀。豐功善行不脛而走,深受人民敬仰。

           

  

 

              李    府   千  歲   爺

             

       李府千歲俗名李大亮,是唐代開國功臣外,在唐高祖駕崩之後,竟追隨唐高祖於九泉之下。玉皇大帝得知李大亮之事,就敕封祂為代天巡狩,駐守人間,擁坐王船,巡狩四方,以驅疫除瘟,聖稱為大王李府千歲。

          

             池   府   千  歲   爺

    

         二王姓池名夢彪,亦是唐代開國功臣,曾隨唐太宗親征高麗國有功,封為宣威將軍。傳說池府王爺夢見一位瘟神,奉玉帝旨令下凡降災、散佈瘟疫,池王害怕百姓受災,乃請這位瘟神到府中飲酒暢談,藉故借看藥粉,卻將整包瘟疫粉吞下。吃下毒藥,滿臉變黑,兩眼突出而亡。

                  

       瘟神帶著池夢彪的靈魂參見玉帝,玉帝感念他愛民救民的精神,敕封祂為代天巡狩池府千歲。因中毒而亡,所以池府千歲金身造型總是黑臉,眼大如豆,威嚴無比。

                              


               

  2018年4月29日台南市 安定蘇厝十二瘟王祭燒王船實景

 

       古時,民智未開,以為疫病流行是因為上天要懲罰人類作惡,所以對瘟神王爺心存敬畏而加崇祀。每有瘟疫發生,就舉行建醮祭典,祈求瘟神保佑合境平安,並建造『王船』,將王爺流放大海,才能遠離瘟疫的威脅。

            

     

    

           2018年4月29日台南市 安定蘇厝十二瘟王祭燒王船實景 

              

       隨著台灣社會的發展,瘟神的王爺文化也發展出不同的面貌。漸漸由原先的施瘟之神,變成驅逐瘟疫之神,再演變為護航之神、醫神,或保境安民的萬能之神。

    

     

    

              2018年4月29日台南市 安定蘇厝十二瘟王祭燒王船實景

 

       昔日,閩粵海岸地區有送王船的習俗,經由季風吹送或洋流推移,王船多漂向澎湖或台灣西南沿海。臺灣西南部沿海的王爺廟,多是奉祀海邊漂來王船而建。王船之來由,以泉州富美宮、廈門馬巷廳元威殿及金門等地放流者居多。

                      

       早年,王爺屬性還處於瘟神性質,神格近於和厲疫有關的鬼差時,台灣王船祭多採『遊地河』的方式….主要是送瘟….也就是在祭典最後階段,由執事者送王船到水濱,推船入水,任其隨風隨水漂流而去。在發送瘟船時,全境百姓緊閉大門,躲避家中,『閉戶避送』。

               

              

            2018年4月29日台南市 安定蘇厝十二瘟王祭燒王船實景

     

       清朝中葉以後,王爺神格已由瘟神演化為保境安民的全能之神,發送王船的形式改成『遊天河』。在祭典最後將王船以烈火焚化,取義為『火化飛昇,上天繳旨』。迎送王爺也改採為接待玉帝欽差代天巡狩的規格,合境百姓紛紛以祈求恩賜的態度迎送王爺,儼然成了嘉年華會

                       

          

     2018年4月29日台南市 安定蘇厝十二瘟王祭燒王船實景

                    

       1913(民國2)夏天,福建泉州富美宮放送一艘五府王爺船,內裝五府千歲(李、池、吳、朱、范)、湄洲聖母、過水夫人媽及水手爺等神像四十餘尊,流經澎湖海靈殿附近停泊。當地信眾欲迎進奉祀,可是船上王爺乩示:『受台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之邀請,來台保境安民。』該地信眾知道無法挽留,於十天清醮恭接後,添載香花果品,再恭送出港。當時適值颱風過境,王船竟順利越過黑水溝,漂流至土城西平湖仔。 

                     

       土城漁民發現王船後,自認該地民少且貧,無力奉祀,就將王船推往外海,希望它轉往他處,結果第二天王船又漂回原處。漁民再將它往外推,如此三進三推,王船依舊滯留該地,導致漁民不敢再往外推。此時鄭仔寮文館三媽發爐指示 : 鹿耳門媽邀請的王船已至』,全村里民只好辦鮮花香案,舉行上山祀儀,虔誠恭迎王船(稱『五王上山』),以大禮迎回土城,並築草寮『王宮』….保安宮奉祀。

         

       這就是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祭祀五府千歲的緣由。

                         

 

                              

       號稱台灣第一媽祖的『鹿耳門媽』供奉在第二進正殿神龕上。奉祀的鎮殿大媽和二媽為軟身媽祖(即神像身體是由木頭為骨架撐起),與真人同高,全身未使用一根釘子,屬早期中國『榫接』木造工藝技術的極致表現。其中鎮殿大媽民國80年代時曾請專家鑑定,稱約有八百多年歷史,推算約於南宋孝宗時代(1163-1189)

                 

            

                                      鹿  耳  門  媽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爭『台灣第一媽祖』的有附近的鹿耳門天后宮。兩者都稱承襲鹿耳門媽祖古廟,都稱擁有古廟的開基媽祖神像。

                 

                     

       這紛爭的起源當從1871年曾文溪氾濫,洪水沖毀鹿耳門媽祖古廟說起。

             
           

        古廟被沖毀前,大部分的神像都已搶救出來,移至水仙宮與海安宮寄祀,但是只有一尊媽祖神像不能移動,因為神明指示 : 『一動則廟倒庄毀』。可是水淹神壇時,廟公林贊與信徒林硯、林白見水勢危急,不顧一切,將媽祖神像搶救出廟。果然神像一動,古廟隨即被大水吞沒。從此那座神像就放在當地值班爐主家,由其輪流供奉。

                       

       戰後,海安宮要求鹿耳門方面將神尊請回,鹿耳門村民因無力興建廟宇,也無力祭祀而拒絕,後因土城祭祀五府千歲的保安宮表示願意接受,遂將七十餘座神像交由土城保安宮祭祀。

                    

            

             北   汕  尾  鹿  耳  門  天  后  宮

                            

       1947年,鹿耳門村民新建廟宇,將祭祀在民宅的開基媽祖迎回新廟祭祀,為鹿耳門天后宮。

                  

       原本兩廟相安無事,結果1956年台大楊雲萍教授到鹿耳門,原本要考察鄭成功登陸地點的,不料在里長林天宋家發現一尊媽祖神像,造型古樸,加上有一老嫗稱其年幼在古廟遊玩時,曾見過它,就認定 : 鹿耳天后宮祭祀的神像即為鄭成功當初贈祀古廟的開基媽祖神像,於是兩間廟宇開始展開了一連串正統之爭的議論。

  
                    

 

                  

                        北   汕  尾  鹿  耳  門  天  后  宮

                  

自助遊攻略

 

1.     鹿耳門正統聖母廟住址:臺南市安南區城安路160

            

交通方法:

       
            

大眾運輸:台南火車站前公車候車亭搭乘台灣好行99台江線。

               

(相關網站參閱https://www.taiwantrip.com.tw/line/13)

        
               

自行開車:國道一號 由新市交流道下,接中華北路至安明路四段,續行安中路即可到達正統鹿耳門聖母廟。


               

                      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元宵節放煙火

                 
          

2.     廟方著名活動 :

*每年大年初一起舉辦新春嘉年華系列活動,元宵節舉行高空煙火秀、炸蜂炮、迓春牛遊行等活動,吸引近30萬觀光客前往,堪稱台南的旅遊盛事。

                      

*農曆三月廿三日鹿耳門媽壽誕舉行白米捐獻濟貧,虱目魚料理免費品嚐。


                   

 

3.     相傳鹿耳門正統聖母廟的月下老人十分靈驗,如欲得好姻緣,不妨前往祭拜祈求。


 

 

                 

                    

4.     周邊景點 :

             

安南區 : 鹿耳門天后宮、台江公園、台江漁樂園 (強力推薦,舟遊紅樹林水道、遊程較長、具娛樂、教育功能,官網http://www.tjfp.com.tw/)、台灣歷史博物館、府城天險(鎮門宮)、鄭成功紀念公園、大眾廟、四草綠色隧道、鹽水溪口濕地

            

安平區 : 安平古堡、德記洋行、安平樹屋、安平開基天后宮、古運河

                 

其他鄰近區域 : 七股潟湖、井仔腳瓦盤鹽田、七股鹽田

                   

 

 

               井  仔  腳  瓦  盤  鹽  田

              

『台南米其林三星之旅』

是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提供假日兩小時左右的免費城市導覽服務。共有八線,如: 府城歷史散步-孔廟線;府城歷史散步-赤崁線;老屋、老店,老生活線;平安街巡禮線等。欲穿梭古街巷弄,深度走讀台南歷史的人,可進入官網預約報名。其官網如下:

https://www.twtainan.net/zh-tw/Apply/Detail/21/%E5%8F%B0%E5%8D%97%E7%B1%B3%E5%85%B6%E6%9E%97%E4%B8%89%E6%98%9F%E4%B9%8B%E6%97%85

           

             

 寓教於樂的台江漁樂園行程...乘膠筏逛紅樹林,了解漁業生態

              

推薦住宿

 

       是我在台南long stay 的家,位於台南民生綠園,文學館旁,地點好,著名古蹟及美食名店都在10分鐘步程內,而且室內寬敞採光好、設備新穎周全(有客廳、餐廳、廚房(含炊具及食具) 、洗衣機,租金合理。

   

https://www.airbnb.com.tw/rooms/23537061?guests=2&adults=2&check_in=2018-04-26&check_out=2018-05-26

 

 

 

              朱穎立完稿於2018年端午節前夕

 

               安 平 樹 屋 一 景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ianajue&aid=112259152

 回應文章

Elsa
2018/10/23 10:08
不錯,贊!鳳山區免留車借款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dianajue) 於 2018-10-23 13:58 回覆:
謝謝!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29 13:52
含金量高的好文章,值得一讀再讀,謝謝您的用心。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dianajue) 於 2018-08-05 22:31 回覆:
謝謝您的肯定。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16 14:05

跨越時間及空間

深度導讀府城的好文章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dianajue) 於 2018-08-05 22:32 回覆:
謝謝您,每次都給予拙作最大的肯定與鼓勵。

竹子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6/15 15:27

穎立資料收集的好詳盡噢

讓我彷彿也跟著你的腳步走了一遍

你此次在台南Long Stay 多久? 都晒黑了~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dianajue) 於 2018-06-16 09:26 回覆:

竹子姐,這次在台南住了一個月,很喜歡這個古風盎然的城市。

           

因為住處位置極佳,周遭盡是古蹟,深受感染,所以才到沒幾天就決定寫一系列『玩台南,看歷史』的文章,讓生於斯、長於斯、恐怕也要死於斯的我,藉此機會能對台灣歷史由一片空白、陌生,變成了然於心的透徹。

   

蒐集資料是易事,苦的是讀完資料後,花很多時間將雜亂無章的資訊消化,融會貫通後,轉成自己的思想,重新架構,用簡潔、流暢、易懂的文字表現出來。

           

怕出錯,又得再三諮詢當地的專家;希望增加可讀性,再三跑到相關地點拍照,希望提供讀者更多易懂的圖片或相片。

       

很久沒寫這種知識性很強的遊記了,該是歲月不饒人吧,寫完這篇文章有種筋疲力盡,快癱了的感覺。

            

希望 : 沒有讀過台灣史的那一代台灣人(指我啦),能透過我的心意和文字,了解我們生長地方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