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呼籲大陸謹慎面對《62號文》對台資企業的衝擊
2015/05/06 17:59:14瀏覽72|回應0|推薦0

大陸國務院去年12月發布《國院關於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即各界俗稱的《62號文》),文件規定3月底前,所有省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要向中央財政部呈報包括稅收在內的專項優惠政策清理狀況。未來,中國大陸各地的稅收優惠政策,都要由北京中央統一制訂,未經國務院許可,不能自訂各種財政或稅收優惠。這麼一道命令,瞬時讓在大陸經營的台資企業感到高度緊張!因為,根據《62號文》的精神,不僅未來要收縮,即便是以前所訂定的優惠規則,也可能要溯既往地取消,那麼,台商朋友們過去所享受的經營待遇就會消失,隨之而來的是成本上升、壓力驟增,在轉型升級的挑戰過程中面臨嚴重衝擊,影響層面甚至含括了臺灣千餘家在大陸投資的上市上櫃公司。中國大陸,這個從90年代起就被台商視為投資首選之地,似乎已經不再那麼亮麗。

根據非官方數字估計,台商在大陸所投注的資金已超過三千億美元,創造了難以計的就業機會,同時也把優質的經營觀念、先進的製造技術引進當地,大陸今天能有如此傲人的經濟成長表現,台資企業功不可沒。當然,大陸各地政府給予的優惠和協助,也是台資企業能夠站穩腳根、努力拼搏的重要因素。不過,地方的招商政策和外資的投入程度有著密切關連,雙方各取所需,力求創造價值利益最大化,這種發展模式,對三十年來的大陸而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今,大陸倡言「依法行政」,中央為了統一管理,不再簡政放權,看起來是一種可以理解的政策選項,但是卻讓廣大台資企業成為受到衝擊的主要對象,如果加上大陸內部經營環境競爭、景氣復甦有限,台資企業眼前面對的困境可謂雪上加霜,受影響程度不亞於幾年前《勞動合同法》與「兩稅合一」制度的上路。因此,臺灣六大工商團體日前聯合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希望新法不要溯及既往;前台中市長胡志強先生在北京參加一項經濟論壇時,也公開呼籲大陸考量現階段備兩岸一家親,讓台商安心」的前提下,審慎處理。從臺灣政商界陸續向大陸發出呼籲的訊息看來,《62號文》可能帶來的後果,著實嚴重。

目前看來,面對臺灣工商團體的請命,大陸已經有了初步的回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大閉幕記者會上的宣稱,可說是對臺灣丟出了一顆「定心丸」,表示大陸將會繼續保持對台資企業的合理優惠政策,且將對臺灣先一步開放。海協會長陳德銘也指出,《62號文》如果衝擊到台商合法權益,可考慮對已經承諾的措施進行補償,這些補償措施會依照國際規則,從國際締約的承諾角度進行;不過兩岸之間,「國際」說法並不適用,仍會優先協商妥善處理。

即使面對來自大陸高層的信心喊話,許多台資企業仍然憂心忡忡,特別是因為響應或看好「西部大開發」戰略而前往大陸中西部投資的台商普遍認為,當地資源缺乏、基礎設施落後,加上缺工、人力與運輸成本上升等因素,如果沒有地方政府施予優惠政策,根本乏人問津。雖然,台資企業在大陸中西部投資的份額並非大宗,但仍然牽涉到為數可觀的企業。如果大陸政府不理睬台商感受,漠視台資企業困境,毅然實施這種一刀切的改革手段,絕對是不明智的。或者有大陸學者利用ECFA早收清單、《兩岸投資保障協議》,以及前景尚不明朗的《服貿協議》、《貨貿協議》來說服台商,甚至建議台商利用目前的熱點「一帶一路」政策商機轉型升級等等,表面看似有理,其實都是緩不濟急、難以讓台資企業安心放心的。

因此,我們要重申臺灣海基會的立場,呼籲大陸謹慎面對《62號文》可能帶來的嚴重衝擊,新的政策作為不宜溯既往,即使因為大陸單方面的考量非得實施,最好也能訂出讓台商適應的「緩衝期」,降低衝擊,同時能像海協會陳德銘會長所言,給予台資企業合理的補償機制,這些都可以考慮列為海基海協兩會下一階段高層會談的重要議題。如果能夠妥善處理,大陸方面可以改善自身的經濟管理秩序,台資企業也能豁免、至少減輕可觀的經營損失,或許這才是最明智、最符合各方利益的舉措。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2848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