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水資源問題影響大陸經濟發展
2015/05/06 18:15:42瀏覽62|回應0|推薦0

    中國大陸是一個貧水地區,人均水資源站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準的1/4,未解決北方人口密集的黃淮海流域多年來的缺水困擾,大陸耗時11年建設的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工程在去年十二月底正式啟用,未來每年可向北京輸送10億噸南水。有關專家說,此舉只能暫緩北方的不穩定的供水需求,同時南水北調工程將可能威脅到大陸中部地區的飲用水等用水供應。

    大陸南水北調工程歷經50年論證、規劃,再經11年建設,分東線、中線和西線三個工程。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於201312月通水,中線工程於201412月完工。最終調水總量為一千億立方米。南水北調工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大流域最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的巨型調水工程。

    據大陸媒體報導,中國大陸水資源並不豐沛,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資源約為世界的1/4。由於大陸特定的自然地理條件,水資源時空分佈嚴重不均,北方水少,南方水多。全大陸年降水量的分佈由東南的超過3000毫米向西北遞減至少於50毫米。長江以北水系的流域面積佔大陸土地面積的63.5%,水資源量卻只佔渠大陸的19%:西北內陸河地區面積佔35.3%,水資源僅佔4.6%。北方地區長期乾旱缺水,尤其是黃淮河地區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大陸平均水準的22%,是水資源供需矛盾最明顯的地區。

    北京、天津、唐山、保定等地區是大陸的特別貧水區。外人只看到當地高樓大廈林立、卻不知道這片城市群的人均水資源以不足300立方米,在國際人均水資源警戒線(1000立方米)的以下,比世界著名的乾旱區阿拉伯半島還要低。基本上,以北京市為圓心,800公里半徑之內(200萬平方公里)已沒有一條常流河,地表水基本枯竭。

    北京人均水資源目前僅為100立方米左右,不足世界平均的1/80。為此,北京必須花費更大的力氣尋找水源,目前全市2/3水資源來自地下水,四塊應急水源地本應遵循開採兩年、涵養三年的原則,但現在卻不得不每年都在動用,當地地下水已經超抽。既然北京是地表上最缺水的地方,那麼北京應該是最節約用水,可是情況正好相反。北京是世界上用水最浪費的城市,北京人均生活似日水量為每天300升,是德國的2.5倍以上。

    據英國BBC報導,該工程將受到南方降雨減少的影響,而且只能暫時緩解北方不穩定的供水需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竣工,未來每年將有10億噸長江水進京,增加北京水資源供應。今後北京的人均水資源量將從此前的100立方米/年,提升到150立方米/年。依北京市水務部門表示,北京市的水資源生成量是21億立方米,2013年全是水資源消耗量是36.4億立方米,欠缺15.4億立方米,差距巨大。南水北調工程能緩解北京缺水局面,但北京水資源緊張形勢依然嚴峻,節水工作將是長期的

    依大陸央視2013年曾報導說,由於人們隨意象丹江口水庫區水源排放汙水,丹江口水庫已經成了一個「汙水坑」。為此,中央官方已關閉了丹江口水庫區上游水源沿線的數千家工廠,並宣布水質達到飲用標準。但大陸南方近年來降雨減少意味著丹江口水庫區水源面臨枯竭的問題。法新社引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伍新木的話說,大陸南方降雨逐年減少已經成為一個基本趨勢。這也意味著,南水北調工程將「威脅到大陸中部地區的河流下段飲用水和耕作灌溉以及工業生產的用水供應。」

    所以即使有南水北調工程,大陸的水資源分配不均仍可能繼續惡化,英國東英吉利大學2014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發表的報告顯示,大陸至少在未來15年內依然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嚴峻挑戰。報告稱,大陸要真正解決水資源供給的巨大壓力,需要從以供給為導向轉移到水資源需求管理上來。亦即如果大陸不能大幅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水資源短缺的情況將繼續惡化。因此,大陸未來必須努力建設節水型社會,才能保障大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原文網址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mir111&aid=2284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