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贏在起跑點,卻輸在終點?
2010/05/03 23:36:08瀏覽473|回應3|推薦0

 

        在我小時候所受的教育中,填鴨與記憶式的學習佔了學校生活的絕大部分。還好那時中學的競爭心態還未延伸至小學,所以在學校讀完書後也還能盡情地享受課後玩樂的時光,使得童年的回憶仍有若干愉快興奮的部分。其中對我影響很大的一個經驗是,當我還是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每個月有一個週末是自己坐公車到台北東方出版社逛一下午,然後買回一本漫畫百科全書收藏。所以我一直相信,對於想要學習的孩子,給他自由學習的機會是很重要的。我們大人所能作的應該是以他為中心幫助「他的學習」,而非刻意「按我們所熟悉的」內容來囫圇吞棗,然後自鳴得意。

 

現在自己有孩子了,與學教育的太太一直很有共識地希望孩子也能在輕鬆的環境中自發學習。所以我們特地選擇一所不注重學注音或寫字,但是能幫助孩子自發探索的幼稚園。後來我的女兒曾有半年在美國小學讀書,雖然有英文溝通的障礙,卻因老師的包容與智慧使得她一直對學習各樣事情有興趣。最近回到台灣後,開始讀台灣的小一。看著她必須背著沉重的書包上下學心裡實在覺得不捨。原來希望讓她享受的愉快童年也漸漸地感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例如,老師一而再地提醒我們還有哪些作業回家要補寫,好像少寫一些是有甚麼可怕的後果。我一直覺得很奇怪,如果原則懂了、會了不就好了嗎?為何還要逼這麼小的孩子熟練這些應答技巧?為何不是看會了多少,而是一直看粗心寫錯了多少?我們不是在培養機器,而是在培養頭腦,不是嗎?

 

自從十多年前教改之後,目前讀書學習的方式的確變得更為多彩了,也讓小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生活的不同層面。正如下面所引用的文章所說的,即便只是台灣一般的小學教育,我們的孩子的確接觸了更多方面的刺激,甚至相比於其他歐美先進國家的孩子豐富許多。這種發展似乎是源自於一種似是而非的觀念(特別是在私立幼稚園的宣傳單中),認為小孩的啟蒙階段需要許多的刺激來提升大腦的運作。我那學特殊教育的老婆就對此很不以為然。因為許多這方面的研究其實是在一些平常缺少物質或文化環境刺激的孩子們身上所得到的結果,但這對於我們現在台灣一般中產階級的生活環境早已不適用了:我們的孩子早就在平常生活中(如電視、書籍、遊戲等)得到過多的刺激,使得大腦的反應幾乎已經飽和了;更多無定向的刺激反而容易弱化其他的學習能力(如觀察力、注意力、推理能力、比較能力等等)

 

更何況,老實說,一般學校或幼稚園加諸於孩子的刺激多只是假藉一些成人世界的事物來贏取孩子的好奇心,必非真的幫助他們深入了解一些現象或活動背後的意義或思維方式。曾有一個幼稚園園長自豪的向我們表示,他們的學生在進入小學前就都學會拼音,可以自己認字讀書。但他們卻不會想一個問題,這只不過是把孩子將來一定會學到的東西拿來先學先背了而已,對他們的頭腦思考或認識能力有何助益?這完全只代表他們填鴨孩子的技術很高明,不代表孩子真的變聰明或「自我」學習能力變高啊!這是一種假象和欺騙!這樣盲目的教學目標本身難怪也會帶出一堆盲目的學生。這實在是許多家長在選擇學校時應該注意的。

 

所以這種盲目增加經驗但不求深入理解的教育方式也就產生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著重記憶和考試的教學方式並未改變,所以更多樣、更廣泛的學習機會當然是帶來更沉重的壓力。許多小孩有機會學習音樂、繪畫、英語等等,但是老師要不是以學生最後的表現來得到父母的肯定,就是以娛樂的方式隨便敷衍。說的好聽是啟發孩子的興趣,在快樂中學習,但並未帶來深刻真實的影響 (哪個小孩不愛玩?但有真被啟發引導了嗎?)第二個問題也就是與此相關的,就是我們的家長與老師大部分並不知道如何針對「個別」孩子的特性來鼓勵教導,反而只想把所有學生當成一樣的人來用同一種制式化的方式來衡量,好像比別人差就很可怕的樣子。

 

以下這篇文章就點出了這個重要的問題,關於真正的「學習」。我們在中小學教育裡很少教導我們孩子如何深入的觀察與思考,因為我們總是很想快速地告訴他們正確的答案,不論是智識上的學習或是人際互動,以為他們知道、接受、聽話、照著覆誦出來,就完成了學習。我們以為這樣就可以「贏在起跑點」,但是我們常沒想到是不是會「輸在終點」。結果,為了要一直維持在幼兒階段的起跑點的優勢,我們加給孩子的功課或期待的分量就隨著年齡越來越多,但他們本能中的學習興趣卻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壓制與漠視。這些孩子一直是在被保護或規範中學習,並且在長大之後也不敢與同儕有所不同,也就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或能力在何處。因自己在大學教書,我可以說這樣的學生在大學裡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要補習來考研究所,因為自己不知道怎麼整理重點來唸書。結果在重視考試入學的台灣,這樣的學生竟然還進得了台清交成「所謂的」一流大學!這樣品質的高等教育怎麼能有國際競爭力?難怪我們現在看到大學生許多荒腔走板的學習態度。這不能只怪他們,因為我們作父母師長的也要負很大的責任。

 

近幾十年北歐芬蘭的教育改革成功格外令人寡目相看,顯示出一種量少但是質精的教育仍是可能的。而且很可能的是,為要有品質精良與長遠的教育果效,減少制式學習的內容以使大腦有空間自行尋找學習是必要的。這個短期的結果看起來會使學習到的內容變少,好像是浪費放任,但是更可能會在適當的引導下把根扎得更實在,將來才能長的更高大。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難道種樹就不須要等待嗎?何況人呢?

 

     當然,教育這件事是抱怨容易,改革難。我個人認為一個實際可行的方式是先利用目前少子化的情況把中小學改為小班制(15-20人一班),也可一併解決流浪教師的問題。至少讓我們的孩子平均來說可以享受較多的教學資源與老師的注意力,這樣才有可能開始真正地「因才施教」。但政府就要不能以學生數變少為藉口而減縮中小學教育經費。對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如果連這樣的投資都不捨得花那還談甚麼未來?另外,我們作父母的自己就需要謙卑地學習如何教育自己,而不是用大人那一套功利的觀點來看教育的成效。這樣我們才能再談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畢竟,真正的「學習」是都從「心」開始的。

 

延伸閱讀:轉貼「對卡爾•威特式早期教育的質疑」

 

延伸閱讀:紀伯倫「先知」第十一章下:「教育」

 

延伸閱讀:紀伯倫「先知」第十一章中:「自知」

 

 

從「一鳴驚人」到「令人讚嘆」

【文/蔡穎卿(專職作家)】

兩個女兒隨我們離開台灣轉受美國教育的時候,小女兒才剛剛從幼稚園畢業,大女兒升上國小四年級。在協助年幼的孩子面對教育的轉換當中,我看到的不只是語言的追趕與文化衝擊這兩項具體的適應,也感受到教育思維的不同所展現的成果差異。

 

一說起差異,我們就習慣以優劣來標示其中的不同,不過,一如所有微妙牽動的改變與影響一樣,好壞是如此難以輕鬆畫界的分析,所以,我想分享的只是自己或顯狹隘的觀察與體會。

 

觀察、記憶、比較 有效學習勿偏廢

 

如果以啟蒙教育來看,台灣孩子的起步真有一鳴驚人之勢,小學的孩子所學的東西既多又難,因此,兩個女兒進入他國受教育時,他們的問題只是語言的工具之差。即使在台灣她們並沒有受精英教育,但跟多國的幼童相比,學習經驗是豐富的。五年之後我們又回台灣一年,對於教育思維不同的領受,此刻才受到真正的考驗。

 

當我細究不同教育的區別時,我想起了發明電話的聾啞教育家貝爾先生對於學習的研究。他認為有效地處理學習應當有三個步驟:觀察、記憶、比較。

在台灣,我們的教育在一開始便偏重於記憶的訓練,參考書的蓬勃是大人幫孩子處理學習三部曲的第一部最明顯的例子,於是學童的工作是記憶他人為他們整理出來的重點。學習的成效當然很快就看到了,因為檢驗知識的吸收,最方便省事的方法多半是審查記憶的量。

 

如果以同齡的孩子來說,台灣的學童知識的確比外國的小孩要豐富,但是這樣的教育也有營養不良的一面,當觀察力長期偏廢後,主動思考的能力與統籌整理資料的習慣就相對弱化了。如果能珍惜記憶訓練的好處,但也不忘記思考的重要,經歷過這種訓練的孩子,通常在學習上會有優異的表現。在不同教育的體系中,我都見過這樣的孩子,區分點並不是地理上的,而是被培養者身處的環境,教育思維十分周延、對成長觀察也非常有反省力。

 

西式教育 活潑中見嚴謹

 

任何一種教育都不會單以知識的內涵來傳遞影響,所以,孩子在不同國家受教育的期間,我也看到孩童因為被對待的方式所引發的不同態度。

 

雖然在一般人的觀念中,西式教育是比較輕鬆活潑的,但是我們並沒有深入討論他們對於尊重嚴謹的想法。可以說,在西式環境中受教育的孩子的確比較少受到喝斥或責備,但是,為什麼他們的課室比較安靜,孩子對紀律的想法也能加入人我關係的觀照。

 

我在女兒學校多次看到課堂或禮堂未經任何廣播的宣導,只因活動開始了,頓時間大家都靜了下來的景況。我唯一的解釋便是,這樣的教育已在無形中的教導深植了尊重的種子──那是社會性最好的品質之一。

 

因為上課與被對待的方式不同,我覺得現今台灣的孩子變得比較不習慣嚴肅、寧靜、深刻討論的教學方式,有些學生與成人甚至把一本正經當做呆板的同義詞。年幼時,無法靜下心來面對嚴謹的學習,看起來問題也許不大,但進入中學與大學後,領受教育的心境與態度便影響了學與教之間可能發展的成果。所以,我常常想,如果以台灣孩子的早慧,再得到好大人的帶領與身教,一定能發展出讓人讚嘆的成果,而不必遠走他鄉受教育。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