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切膚之愛 (蘭大衛醫生的故事)
2010/05/18 09:18:41瀏覽2214|回應7|推薦2

切膚之愛

 

 

  蘭大衛醫生 ( Dr. David Landsborough ) 1870年八月二日出生于英國蘇格蘭。大學時代讀的是文學系,在獲得文學碩士之后,因為立志獻身成為醫療傳教士,才又進入愛丁堡大學醫科就讀。1895年六月,剛取得醫學士學位,就被英國海外傳道會派往台灣從事醫療工作並傳揚上帝的愛。

 

  蘭醫生全心投入關心台灣人身體健康和心靈安適的工作,十七年后巧遇來台從事教育工作的連瑪玉女士(Miss Marjorie Learner ) ,兩人結為恩愛夫妻。原本擔任台灣第一位風琴老師並推行婦女工作和兒童教育的連姑娘,婚後成了蘭醫生娘。眼見丈夫忙碌的醫療工作,她不但深受感動,且毅然投入毫無經驗的護理照顧。

 

(蘭大衛醫師夫婦)

 

  蘭醫生娘不但承擔了醫院的護理工作,也時刻關心著醫院附近的兒童。她熱愛台灣囝仔宛如己出,并且教導住院的孩子和醫院附近的兒童們唱歌、識字和樂理。蘭醫生夫婦同心協力服事眾多苦難的台灣同胞,不但竭盡所能醫治病患,每當病人送來雞、鴨、魚、蛋……等土產作為謝禮時,蘭醫生娘並沒拿來自己享用,大部分都把它轉送其他較貧困的病人和家屬,供他們調養身體。彰化的基督教醫院因著蘭醫生夫婦逾半世紀的奉獻,成為台灣中部住民獲得健康和希望的曙光。

 

  蘭醫生夫婦一生有數不盡的義舉和感人事跡。象徵其舍己愛人的莫過于以下這則迄今仍膾炙人口的切膚之愛故事:

 

  周金耀是一對年邁夫妻的獨養子,出生時他的生父、母為他造流年算命,說是缺金,因此托漢學先生取名為金耀;這孩子才滿四個月,就因家貧以四十圓的代價被賣給同鄉作養子。

 

  周金耀國小五年級時( 1928年六月),有一天黃昏被石頭絆倒在庭院,跌傷右膝蓋關節部位。傷勢本不嚴重,僅僅外傷破皮罷了。隔天他照常步行四里去上學,如此經過四、五天后,傷口卻開始化膿,並且隱隱作痛。養父以頭發油和草藥為他治療,不料越敷越惡化,漸趨發炎腫脹。後來又求神問佛,經道士施以法術,用符紙治療,結果非但沒有奏效,終于引起中毒。 經過二十一天,養父覺得無計可施,遂背著金耀往彰化求醫,先找漢醫楊棕先塗抹藥粉,卻絲毫不見果效。

 

  有一天,金耀坐在轎上,養父也在一側擔著他,走到彰化北門口鐵路邊時,遇見一個老人心生憐憫的問道:你們要到哪里去就醫?養父答說:去棕先診所治療。老人勸說:若是外科,最好找蘭醫生。

 

  因此他們就轉往彰化蘭醫館(即今日彰化基督教醫院)求醫。當時蘭醫生夫婦帶著兒子們往中國山東煙台避暑尚未返台,就先由醫院里的文輔道、林安生、洪大中三位醫生共同施行手術,割除舊創的肉芽組織。蘭醫生返家后,經他悉心治療,病症已脫離危險期。 周金耀住院療養期間,蘭醫生夫婦對他的關愛照顧宛如父母。尤其是蘭醫生娘每天要到他床邊好幾次,教他讀白話字”(福佬話以羅馬字拼音)、讀聖經故事、讀真道問答、讀聖經、唱聖詩……,甚至還教他編織毛線,藉以減輕痛苦和悲傷。

 

  周金耀雖經長期治療,傷口卻長達尺餘,很難再長出新的皮膚,甚至深恐并發成骨髓炎,最終難逃截肢的命運。

 

  有一天,蘭醫生娘獲悉金耀的病情沒有起色,若不及時動手術,恐有生命危險。她熱切的和蘭醫生商討究竟有什么方法可早日治愈金耀。蘭醫生說:醫典上記載了植皮術,這也許是治好此病唯一的希望;但是,這種手術務必切割其他部分的完整皮膚,然後補到患部。又說:可是,這种植皮手術至今還沒有人實驗過!蘭醫生夫婦雖想盡辦法要救金耀,但卻似乎遇著瓶頸;蘭醫生娘百思不解之余,心中忽受感動有所領悟!她很懇切的主動向蘭醫生提議:假使割下我的一部份皮膚,補到金耀的患部,可以治好他嗎?夫妻倆商談結果,下定決心要施行割皮、補皮的手術。

(蘭大衛醫師遍查醫學典籍,由此書上得知皮膚移植手術

書  名:THE OPERATIONS OF SURGERY  作  者:R.P. ROWLANDS, M.S.Lond., F.R.C.S.Eng.
出版年代:西元1915 )

 

  有一天,蘭醫生娘來到金耀床邊,溫和的對他說:你願意腿部的疾病早日痊癒嗎?若用我的皮補到你的患部,會讓你早點好起來喔! 據這位日後成為牧師,但事發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周金耀回憶道:當時我以為蘭媽(按:金耀後來拜蘭醫生夫婦為義父母)是和我開玩笑哩!因為我從沒聽過割皮補皮這種事。

 

  進行移植手術當天,醫院里上上下下都很緊張,尤其是執行這史無前例的手術的蘭醫生。這种手術在醫療史上堪稱創舉,甚至在1928年代的世界醫術中,亦是一項罕見的手術;更何況這是一樁極不平凡的大愛仁慈的醫生親自動手割下妻子的腿皮,救治一名垂危的異國兒童。

 

(1928年,周金耀小朋友(手術前)與醫館烈以利護士合影)

 

(1928年,照片左側病床上右腿包紮紗布之病童即是當時動完手術後之周金耀與蘭大 衛醫師、洪大中醫師和當時的二位護士合影)

 

  周金耀回憶昔境說:因為當時的醫術不及現在的發達,動手術當中,由于麻醉藥力不夠,我忽然在麻醉中蘇醒過來,並親眼瞥見蘭醫生正開始割除亦被麻醉中的蘭媽的股腿皮肉,頓時我覺得宛如觸電一樣的震駭!雖然那些割下的四塊蘭媽的皮膚(每塊約一寸寬三寸長)並沒有補粘在我的身上(按:首次移植手術並未成功),但這個印象卻深深的烙印在我心靈上,使我深受感動,一生無法忘懷。他又說:我沒想到世上竟有這樣慈愛的人,為了報答蘭媽的大恩,我力求上進,努力求學,期望成為一名傳道人,來服務人並傳揚上帝美好大愛的信息。

 

(1936年,蘭大衛醫師夫婦退休返英國前與周金耀合影)

 

  這次的移植手術是這樣的:蘭醫生先為周金耀全身麻醉,清除陳舊的肉芽組織,然後也對鄰側手術台上的夫人施行全身麻醉,再割下她右大腿四片皮膚,植在周金耀的創口上。補皮手術後,以金屬線網貼布覆蓋之。經過四天後,所种植的皮膚片周圍形成血餅樣物質,遂至脫落。後來經蘭醫生推想,認為所移植皮膚面積過大,所以改變方法,經過一個多月後,復採取周金耀自己左大腿的少部份皮膚,以細片撒播於創面,這些小片皮膚遂逐漸生長起來。四個月之後,再施行第二次植皮術。蘭醫生娘這期間除了護理金耀的傷口,還送他學校的課本,為他補習功課。一年後,金耀的創傷終於痊愈。 蘭醫生夫婦在台灣的日子,感人的故事不斷的發生,他倆力行上帝愛人的風範影響了同服務於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同事,也給病患帶來不 醫術上的高明,減輕病患的痛苦,更如春風時時拂過求醫者或家屬們的心。

 

 ---------

請恕我孤陋寡聞,今早無意間才知道這個故事,使我立刻熱淚盈眶。無語可為之言對,也為自己深覺羞愧。

對於行善還停留在強調作好事、說好話、捐大錢、救急災層次上的台灣社會,真正的「愛」是甚麼呢?

基督徒啊,基督徒,想要醫治拯救這個破碎的世界嗎?切下我們自己的皮膚吧,基督耶穌還在十字架的那頭等著我們呢!

 

附錄: 1. 文章摘自  http://b5.ctestimony.org/gb108/108185.htm (約略作一些文字修改)
2. 圖片取自於  財團法人切膚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3. 蘭大衛一生的故事可參考以下書籍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11944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1267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