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2/21 10:44:58瀏覽1995|回應0|推薦2 | |
《當耶穌遇見同志》第二章 如何接觸與關懷同志朋友 作者:王道維 前言: 曾有一些教會牧師向我表達他們很願意關懷同志朋友,但不知道他們在哪裡,或擔心會傷害他們;又有若干朋友對同志關懷很有心,卻以為需要先上過某種裝備課程才能作這類服事。其實,早在我們想要辨認或關心同志朋友之前,他們早就已經在觀察整個團體的氛圍與我們對待身旁少數族群的方式,作為決定是否可以放心現身(出櫃)的考量因素。所以,同志關懷的第一步並不是等到他們出現才開始,而是需要更早的預備好心態,塑造一個友善開放的環境,才可能增進與他們接觸的機會。本文將以基督教會的團體生活為背景,說明一個信仰團體中如何可能開始預備這樣的環境,好能進一步關懷幫助同志朋友。相關的原則應該也可以應用於一些同質性較高的其他信仰團體。 內文: 同志朋友因為個人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與社會主流不同,因而比一般異性戀者對社會文化中所隱藏的性別刻板印象或偏見更為敏感,若再加上各種不同的成長環境與生命歷程所塑造出的個人特質,的確很難用單一的「標準流程(SOP)」來作關懷事工。但是從屬靈的態度來說,關懷同志朋友與關懷其他異性戀者或任何人都是一樣的單純,就是主耶穌所教導我們的謙卑虛己,學習以犧牲捨己的愛來奉獻服事,甚至為他們洗腳或受苦。這不是因為同志朋友比起其他人有何特別之處,而是因為那呼召我們的主本身就是這麼特別,總是作榜樣來服事每一個願意來到他面前的人。我相信如果這是基督徒願意跟隨祂的原因,自然也願意效法祂的榜樣而行。 在這樣的大原則下,我們首先要了解同志朋友所占的人數比例雖少(約5%-7%),卻並非可以疏忽的極少數。若以中小學一個班級30人為例,已經有或未來發現有同性性傾向的恐怕就會有1-2位。而如果是500人左右的教會,大約就有30位左右。當然,考慮到種種環境因素,這些分布比例在不同群體中也會有所不同,不會是平均分布。但這的確代表一個無法否定的事實:只要是在一個有相當規模的群體或網路群組當中,就可能會有一些同志朋友在其中。因此,即便不知道哪一位是同志(只有很少部分可能較容易藉由外表的髮型或裝扮看出,但也可能參雜很多誤會或偏見),在平時談論相關議題時就應該注意到所使用的言語和態度,不能假設沒有同志朋友在旁邊。而這偏偏這是一般異性戀者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因此,本文以下的舉例雖然多是以基督徒的教會生活為主,但是也是很容易可以推廣到其他類型的宗教團體或同質性較高的組織機構。 我們的言行 有無界線與排拒?「對同志朋友生活於我們四周」這個事實的無感,也是為什麼在過去幾年因為同志議題而產生的社會衝突中,雖然許多教會牧師強調「愛同志,反同運」,但是所塑造的整個環境與基督徒社群媒體中的對話氛圍就已經對同志朋友(特別是隱藏於教會中的同志基督徒)帶來許多傷害而不自知。這的確是相當反諷的情形,因為當時參與運動或傳遞相關訊息的基督徒隱約都有一種「我們當中並沒有同志」,或「需要先站穩自己的立場而非考慮對方感受」的預設立場。因此對那些本來隱藏於教會中的同志朋友或認識他們的年輕基督徒來說,他們還未感受到教會所宣稱的溫暖關懷之前,就已經先感受到某種界線與排拒,更難相信基督徒群體是一個可以放心表達內心最私密情感的環境。(但是當然,實際上也仍然有若干教會對於同性婚姻不見得認同,但仍能維持一個對同志朋友相當友善環境。所以本章所提到的若干教會現象也並不能代表所有基督教會的情形(註1)。) 當然,以上的說明也絕非認為牧師在傳講與信仰相關的道理時,需要考慮某些族群的情面或因人而異、表裡不一,而是說如果我們並未足夠了解所談的「議題」是與台下若干「人」有如此深刻的連結,僅僅當作一個「只是他人的事情」來質疑或批判時,恐怕就是一種缺乏同理心的表達方式。舉例來說,如果講台上的牧者知道會友中有人正面臨失業而陷入經濟困境,他在提到〈馬太福音〉六31-32:「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的時候,應該都會考慮到這些弟兄姊妹雖需要對上帝有信心,但也同時需要安慰與幫助,甚至在講解此段經文時會鼓勵大家多彼此關懷支持。但是如果牧者並不知道台下有這樣經濟狀況的弟兄姊妹,就很可能覺得這段經文剛好可以責備提醒那些炫耀富足的人,不應只顧自己肚腹的貪婪而不關心上帝的國度。因為這樣宣講的結果也就很容易傷害到那些隱藏在會友當中,正好遭遇工作困境而暫時為明天憂慮的人,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配待在這個教會或群體。 從以上簡單的例子可以知道,由於性傾向與性別認同是一種幾乎無法由外表來分辨的個人特質,又有無法忽視的比例,我們不能很單純地認為「只要他們願意先讓我知道,我就會愛他們,但如果他們不告訴我是誰,我就可以當成他們不存在於我的面前」。事實上,在基督徒還未正式認識個別的同志朋友(或者他還未向我們出櫃)前,他們其實就很敏感地在觀察我們平日的言行。如果他觀察到某些群體平時就常透露出對性別二元分類過於單純的堅持(例如常對姊妹說,女生怎麼可以不穿裙子來教會?或急著幫單身弟兄介紹對象等等),而打從心裡忽略周圍仍然可能有一些性別氣質不同者或有同志朋友存在的可能性,那他怎麼可能會放心地將內心隱藏許久,尚難被多數基督徒接納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向我們表白呢?原因正是他的存在已經是被理所當然地忽略了……。這容易失敗的第一步結果就導致同志朋友遠離教會或基督徒,也就使後者更難以認識他們真實的處境與感受,而前者卻更加誤解而認為基督教與同志敵對,持續惡性循環。 因此,如果教會(或任何一個宗教團體)真心想要開始關懷同志朋友,就需要營造一個相對起來比較友善的氛圍,也就是在平日的言行中顯示出對性別相關議題的關懷或了解,並且讓周圍的人覺得這是一個願意聆聽、不妄加論斷,且能夠保守秘密的團體。當看見社會上或群組中有一些對性別或同志過分主觀偏頗的評論時,也能以一個較為平衡、同理的角度來提供不同的想法。我想再次強調,這不是一種對事件的立場問題,而是一種對人的態度問題。我們需要從心底真的相信,每個人(不只是同志朋友)都是按照上帝形像而造的,有其尊貴的價值值得我們認真注目以待。若能這樣想,就比較不會理所當然地忽略這些少數或還未被認識的朋友,也較能假設有這樣的朋友同在教會或群組中,願意謙卑地調整談論這個議題時的態度或言詞,讓他們覺得這是可以親近與討論的友善關係。 敏銳地覺察 代替忽略與假裝以我個人的經驗或從若干同志朋友的回饋來看,如果一位同志是已經在其工作或生活環境中完全公開自己的身分,或者願意對某些人出櫃,就代表他/她其實是願意且期待新朋友也可以放心從性別角度來對他/她這個人有更多的認識。在這樣的情形下,一個剛接觸同志朋友(不管是對方自願出櫃、他人介紹或本身已是公開性向者)的異性戀者詢問他們一些關於性別等較為私人的問題其實是沒有問題的,甚至也是可以鼓勵的,代表願意對對方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而非忽略或假裝了解。但是也有一些異性戀者或基督徒,明明知道對方已經公開出櫃,卻因為怕說錯話而故意避而不談,這反而是相當可惜的事情。其實認識同志朋友就像當我們結識任何一位新朋友一樣,總是會先從外圍比較一般性的問題開始,也讓對方了解與自己相關的訊息,彼此建立適當的默契後,才比較適合做更深入的接觸。同志朋友也與所有人一樣,都會願意等待一個真誠的關懷或了解,而非刻意的忽略或冷漠。 但是實際面對同志朋友的時候,也的確有些部分是與面對一般異性戀朋友有所不同,需要我們培養一些「對性別刻板印象的敏銳度」。簡單來說,我們平日就要避免在還不熟識對方時,就因為對方是生理上的男性或女性,而理所當然認為他或她一定是異性戀者,或理所當然與一般異性戀者一樣在乎與異性相處的親密關係。其實這樣的情形在同志朋友身上大約又可分為兩種可能,一種是可以從外表區分的,另一種是不容易從外表看出的,兩者的回應有些不同。 有些同志在外表裝扮上是比較特別一些(例如較為中性或男性裝扮的女同志T,或者跨性別而裝扮明顯與其生理性別不同的朋友),實在讓人無法忽略。這就如前面所提到的,當他/她選擇用外表的特立獨行來「展現自己」的時候,顯然代表他們不但知道自己與旁人不同(這個不需要我們提醒),也不介意特別的眼光(已經有心理預備),反而是希望藉此被了解而非劇加論斷。舉例來說,某次我遇到一位有段時間未見的女同(T)朋友,看到她幾乎剃光兩邊的頭髮,比一般男生還要Man,我笑說「哇,妳的新髮型超酷的,妳媽看了會不會昏倒?」她聽了很得意地說:「其實這是我媽帶我去剪的,她可比我還高興耶!」這樣的關注與對話可能就遠比明明看到有所不同卻假裝不在意(其實心裡可能還皺眉搖頭)好得多。 但是他們會介意(並經常因此而受傷)的是我們是否只憑外表來「論斷」他們的尊嚴或價值。以上面的例子而言,如果我開頭是說:「哇,妳的頭髮怎麼理成這樣,這樣哪能在學校當老師?」或「妳頭髮變成這樣以後怎麼嫁得出去?哪會有男人要妳?」顯然就犯了大忌。因為這樣的對話是假定「女生應該要有某種外貌,而她目前的樣子實在值得羞恥。」但是我們應該反省一下,作學校老師最重要的標準難道只是髮型而不是愛學生的心或教學的能力?我們關心過她的教學嗎?還是只關心髮型?而作一個女性最重要的價值難道是由有沒有男生願意娶她來決定?這樣的言語對於一般異性戀的女孩來說可能只是一些小玩笑(但仍然不妥),但是對於同志朋友來說,卻可能剛好驗證:她面前的這個人其實是活在性別刻板印象中,並且任由自己的偏見來評斷他人,無法成為真正的朋友。 另一種情形是相反的,當我們還無法透過外表來分辨是否是同志的時候(也代表對方可能並不想被辨識出來),往往只會根據外在的生理性別來對號入座,就輕易地假定對方也是異性戀者。舉例來說,在一個大型團體中最常遇到的可能是熱心的婆婆媽媽,要為一些成年單身的男生介紹合適的對象。如果事先詢問過當事人的想法,他也覺得目前的確是該考慮終身大事的時候,若有人協助介紹當然也可算是美事一樁。但是如果還未私下詢問當事人的意願,就不斷地「關心」或介紹安排對象,這對一般的異性戀男生可能都有點困擾了(因為要被打量外表與身家工作),何況那些其實對女性並不感興趣的男同志?甚至我聽過的情形是,有人明知某位男性是旁人皆知的同志,卻還是硬要介紹某個同齡女性給他認識,以為他若和這位美麗溫柔的女孩交往就可能因此「改變」了性傾向。其實如同第一章所提到的,對大多數同志來說,若真的能用這樣的方式改變自己恐怕早就作了,畢竟沒有人想要一輩子與整個主流文化敵對,過那樣辛苦而孤單的日子。 以上所提的例子只是希望能顯示在目前許多環境中,我們已經太習慣對兩性的外表、氣質、性傾向等作截然的二分法。這很多是因為彼此的生活經驗太過相近,以致於理所當然地簡化許多與人相處的敏感度,認為其他人也應該要如此表現才是「正常」的。所以,面對同志的第一步,就是增加自己在性別議題方面的敏感度(包括外表與婚嫁),但也不需要對此過於敏感,怕動輒得咎,而是要有大方的態度與敏銳的判斷。而當基督徒希望以基督的愛來關懷認識他們時,自然也應該學習先更為謙卑地聆聽而理解,而非理所當然地給予自認為合宜但其實卻可能充滿偏見的論斷。 事實上,當我們有機會認識更多同志朋友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在許多方面與一般弟兄姊妹或慕道友並沒有任何不同,也都有自己的信仰歷程、工作生活的考慮、原生家庭的問題,以及人生的夢想與遺憾,當然也有大家所熟悉的興趣或不同的政治觀點等等。最終,我們仍應該以對待一般基督徒或慕道友的方式來與之建立「多方面」的連繫,不是只拘泥在性傾向或性別議題上。這樣才會是比較正常的教會生活與人際關係。 聆聽與理解 彩虹那端的故事當我們跨過起初可能的尷尬或誤解之後,或許後來就比較有機會與同志朋友談到一些關於她/他的情感狀態。也就是說,對同志朋友而言,這就是她/他向我們出櫃或願意更開放談論自己的可能。如果讀者了解第一章中所介紹的同志成長背景與可能的心理狀態,應該就能理解:「出櫃」的行為對同志而言都是相當不容易的決定,代表可能會讓別人一輩子都用某種歧視的標籤來評價自己,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其工作或其他的人際關係,是一個幾乎終生都無法收回的決定。 因此,當一個同志朋友願意向我們表達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時候,一定代表她/他覺得已經有相當的信任,且經過許久的觀察而願意坦誠。所以我們應該先放下手邊的事或當下的疑惑,先給予對方一個擁抱來感謝她/他所願意付出的信任,也應主動表示會為之保守秘密(或需要先經過她/他的同意),且絕對不能將對方的表達當成某種茶餘飯後的八卦內容。 接下去的對話方式當然會因為彼此認識的程度或談話的情境有所不同,也不可能用簡單的SOP來處理,例如可能是因為他/她最近失戀了,覺得心裡很痛苦,希望找人談談;可能是因為發現一個想要戀愛的對象,希望有人給予祝福;也可能覺得總是要說出來的,想挑個時間講明要我們知道就好;更有可能覺得對未來或目前的生活感到迷茫,希望聽到一些看法或建議。但不管如何,一個必要的方法是主動表示願意更多聆聽而非直接回應論斷。舉例來說,可以進一步詢問他為何願意選這個時機表達?背後有哪些故事?有哪些人知道?或可以為他做些甚麼之類的。如同前面已經提過多次,一般異性戀者對於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太單純了,所以在剛接觸同志朋友時,往往會急著先貼標籤來確認是甚麼情況,但這樣就很容易忽略每一個真實生命故事的複雜性。 若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雙方有機會就性別相關議題或者社會上許多運動(如同志大遊行、性平教育或同婚相關法案等等)討論時,難免會需要更深入地彼此認識。這時如果我們已經有一些對同志朋友的了解(就算不是從現實生活中,也可以從網路看到許多資料),就可以有更深入的對話。此時可能會有一些過去的疑惑或尚未完全明白的經驗想要提問,這就是合適的時機,因為當彼此已經有一些信任的基礎後,直接對話永遠比間接猜測來得好。 但是即便如此,大部分異性戀者對同志朋友常有的疑問,可能還是需要以一種更為謹慎的方式來提出,特別是關心同志議題的基督徒。不可否認的,這幾年因為同性婚姻法制化的社會運動與法律爭議,許多基督徒也從教會內外的新聞或網路訊息中累積了不少「先入為主」的印象,或可能已經有了看待這些事情的立場與角度,更何況《聖經》中也有些經文明顯地提到與同性性行為相關的部分。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基督徒在大部分的教會生活中,都是處於一個資訊相對較為封閉的同溫層,也多從受洗的當天開始,就習慣在教會中聽到由上而下的單向信仰表述。因此如果沒有其他特別的經驗或積極主動地向外學習,大部分基督徒的心是過於單純的,很容易只有聖俗相對、靈肉相抗、黑白對立或男女二分的觀點,不太能夠接受同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或甚至對立觀點並存的可能。這樣過於單純或粗略的思維模式,的確不容易在性別議題上能有深入的體會,也因此常常帶來許多誤解或困擾。 舉例來說,有些人在認識若干同志朋友後,還是會想問:「你甚麼時候決定要喜歡男生的?(對男同志)」、「會不會是因為你小時候受過甚麼傷害才會變成這樣?」又或者「有沒有試過交個異性朋友來改變看看?」之類的問題。這些問題本身看起來很中性有禮,但其實仍可能有些不妥。原因是這些問題帶有明顯的預設:「對方本質上仍『應該』是個異性戀者,而目前的同性性傾向只是他/她人生中某個錯誤的狀態,因此還是有可能被改變」。我認為有有預設本身不是問題,畢竟沒有人能說自己的觀點背後沒有任何預設立場。如果只是因為預設立場不同就無法平和溝通對話,那麼人類恐怕早就彼此滅絕於這個世界。 真正的問題是更深一層的,是在如何處理彼此間可能截然不同的預設立場。我想,這就需要反省我們基督徒可能因為常要宣教或傳福音,因而會習慣以一種「指導人」的態度來幫助別人,彷彿我們比他們更了解甚麼是同志的生命故事或《聖經》如何說同志,但其實我們完全沒有這樣的身分或經驗可以用「這種角度」來說話。如果對象是一般的異性戀者(特別是與教會多數人相同的中產階級)也就罷了,因為或許大部分生活經驗還是類似,也可以同理心與個人生命的見證來支持。但是除非我們自己是後同志,也曾經歷過從小懷疑自己的價值、常常需要假裝自己喜歡的對象、長期欺騙父母來挽救原生家庭、覺得人生可能完全孤單而曾想離開世界(請見第一章),那我們實在沒有理由認為自己有資格用那樣以為了解他們生命的角度來對待同志朋友。 既然溝通是需要的,我們也無法否定自己可能有的預設與對方不同,那又該如何作這樣的深度了解與對談呢?如果一直逃避,恐怕也不可能真的讓對方覺得真誠。我自己的經驗是,需要先謙卑承認自己並無法完全同理同志的生活,所以會請他們先說自己的故事,讓自己作一個聆聽者,例如可以請他們談談自己的生命歷程,當初是如何發現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對家人的感受或反對如何看待?戀愛過程或最近的伴侶關係如何?希望我們如何稱呼他(例如對跨性別者要稱呼弟兄還是姊妹?對於不想曝光的同志是否有暱稱?)等等。這樣的提問只要他們願意分享,我們就可以放心聆聽而不用怕傷害到他們。 當我們願意先從一個聆聽者的角色開始學習,而不是自以為是的以指導者來質問時,將會看到一篇篇有血有淚的故事向我們展開,才會了解原來有更多的經驗是我們一般異性戀者難以想像卻又是非常合理的(只因為我們未曾身處在那個位置)。雖然這並不代表我們都需要完全認同故事主角的詮釋、觀點或作法,但總是開始建立了更進一步的關係與信任。以我個人經驗來說,其實很多同志在誠實分享的時候,也會主動地表達個人在不同時期的困惑與掙扎,甚至可能指出許多對同志生活美化的形象或同志運動內部的問題。當然,這些溝通的重點並不是在論述對錯是非,而是在於關係的建立。沒有這樣的關係與信任,不可能會有真正的同志關懷或同志牧養。 誠摰地對話 有立場但不論斷談到這裡,可能就會有些基督徒讀者開始覺得緊張,因為很擔心出現以下的情形,例如:萬一這位同志朋友所分享的一些想法、慾望、期待等等,是「不符合《聖經》」的,或談到一些自己不見得認同的觀念或作法時,難道都不要提出規勸嗎?如果一直默默聆聽或給予溫暖支持,會不會反而失去自我的原則,反而過於體貼對方的想法而讓自己受到影響?會有這種擔心是合理的,因此在分享具體建議前,需要先補充兩個一般基督徒比較不熟悉的背景,或許可以減少這樣的焦慮: 首先,這幾年教會界反對同志婚姻的聲音無人不知,而同志朋友當然也會有其預設,可能會覺得眼前的這位基督徒,大概也有很高比例的機會是反對同性婚姻或同志運動的。因此,如果這位同志還是願意與這位基督徒談到這些議題或個人想法,或願意來到某間教會聚會,也一定是有先作好心理準備的。換句話說,大多數的同志朋友早就知道許多基督徒或大部分教會牧者的立場,並不會天真地以為短暫的接觸就會改變甚麼。他們沒有隱身起來或假裝是異性戀者,而是願意與眼前的基督徒(或所來到的教會)有所互動,就代表他們相信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是值得這樣作的。這也是我一再強調,同志朋友除了在性傾向或性別認同上與異性戀者不同外,在其它更多方面其實是與我們沒有甚麼差異,當然也可以成為好友的。這就如同我們生活中也有許多非基督徒朋友,雖然信仰與人生觀不同,但不會妨礙我們自然熱情的互動,更何況那些已經願意與基督徒或教會聯繫的同志朋友呢?而且他們有些人也是自小在基督徒家庭長大或後來信主的,若我們自己不畫地自限,也沒有甚麼理由不能與他們維持好的關係。 其次,如第一章所描述,由於同志朋友們自小就發現自己與主流的異性戀社會格格不入,因此也很習慣大多數人其實無法了解他們的感受,或甚至不見得認同自己的某些想法,特別是對父母或較年長一輩的人。因此,接收到「不同意見」本來就是司空見慣的,這就如同我們基督徒在這個絕大多數人並非基督徒的社會中,也自然習慣別人可能不認同我們的信仰標準或《聖經》的價值觀。事實上,同志圈內部由於多半是靠社交網路或匿名網頁來交換訊息,本來就有很多不同的意見與聲音,若無外部「敵人」的壓迫下,內部不同族群如女同志和男同志之間、同性戀者與跨性別者、甚至公開出櫃與還躲在櫃子中的,都有許多不同的考慮與想法。因此基督徒朋友若對於某些議題或看法與同志朋友有所不同,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並不會是真正的問題。 也就是說,當我們與同志朋友接觸或關懷他們時,完全不需要因為自己的立場或想法有所不同,就覺得是一種隔閡,反倒要看我們自己是否願意跨過這樣的隔閡而成為能感動人心的基督徒,這本身就是基督耶穌的肉身所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發。這部分當然不限於在同志朋友之間,也應該是每個跟隨基督耶穌的人所應努力的方向,而非窩在自己狹小的舒適圈中自以為義。 只是我們異性戀基督徒在表達對於同志相關議題的看法時,除了要考慮談話的時空或背景脈絡是否合適外,特別需要了解這些議題在我們多元的社會中,其實已經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觀點(註2),應該需要多一些了解而避免只是簡單轉貼一些口號或截圖之類的訊息,免得把部分的資訊就當成所有的事實。事實上,當社群網路開始流行後,就有太多未經過仔細查證的資訊在網路上流傳,而絕大多數轉傳的人自己都不太了解其出處或真實性。若是其他的議題也就罷了,但如果是針對同志相關的議題(例如同性婚姻、愛滋病、性平教育等),大部分基督徒所知道的資訊幾乎都是二手的,甚至是三手以上轉傳的,因為我們自己沒有類似的經驗,甚至也只是當茶餘飯後的話題,很少深入研究。相反的,我們的同志朋友對於同志議題至少在其個人經驗上是站有優先位置的,而且他們當然遠比異性戀者更敏感關切這個領域。因此,雖然同志朋友的經驗本身不見得都一定指向正確的解讀,或應該被奉為圭臬不可挑戰,但當我們要表達意見的時候,至少應該先要有更為充分的了解,仔細周延地思考,盡量避免用簡單的轉貼或彷彿權威的口吻,這只會讓溝通更不順利。 舉例來說,有次一位與我非常熟稔的同志基督徒與我分享《聖經》中對同性性行為的看法。他認為這個問題可以透過考查經文寫作時的背景因素(因為要避免不好的異教風俗等影響)來分析,就像《聖經》那個年代中也有許多對於奴隸或女性看來很有歧視的經文,但在後來的教會歷史發展中都一一被平反。我一聽當然也知道這是很典型的同志神學或解放神學所採取的角度,本身並不見得沒有道理,只是也不一定有足夠的支持。所以我並未直接反對這樣的看法,而是慢慢地向他說明:「可是你一定也知道,教會後來之所以能改正對女性或奴隸的看法,很重要的原因是《聖經》中本來也有許多經文來支持女性的地位,以及不同種族在上帝眼中的價值,例如創造與救贖是不分性別種族的。因此教會後來的作法雖然有所改變,也是因為發現可靠的經文支持。但是對於同性性行為而言,整本《聖經》卻找不到任何正面支持的經文,因此即便你所說的是正確的,有其歷史背景的原因,恐怕也很難直接可以推論出同性性行為與異性性行為在上帝面前有完全平等的價值判斷。當然,作為一個上帝所造與耶穌所願意救贖之人的身分,同志本來也該是被上帝所愛的,這是與異性戀者完全相同。」他聽了我的分析,就知道我並非否定他的想法,而是提供一個更完備的觀點,也就默然表示可以理解(註3)。 另有一次,我特別約了一位女同志,想請教她關於女同伴侶中「婆(P)」的相關問題,因為我過往比較熟悉的女同志幾乎都是T,在外表上比較容易辨識,所以對於P在女同志伴侶中的關係需要多一些了解(請見第一章)。對方也很慷慨接受我的邀約而聆聽我的問題。我還記得是這樣開頭的:「不好意思,我知道妳們對於從外表上簡單地貼標籤誰是T誰是P會感到有點不舒服,但畢竟對我們多數異性戀者來說,這可能是比較容易區分的第一步。但是我也覺得這樣的區分或許不是合理完整的,所以才想多聽聽妳的看法,好幫助我可以除去一些刻板印象。」她微笑地說沒關係,別客氣,於是我才進一步詢問:「許多人有個看法,認為P比較多是雙性戀,妳覺得呢?妳那麼漂亮,應該也有男生追過吧,沒有考慮過進入婚姻嗎?」、「如果T很希望外表帥氣如男性一般,是否會考慮變性?但那又與跨性別有何不同?如果是這樣,妳還會喜歡這樣的T嗎?」我想,如果沒有以前彼此信任的關係,並且讓她了解我的確對此類問題有誠實的困惑,這種比較個人性或冒犯性的問題的確不太禮貌,有點探人隱私的味道。當然,她所分享的觀點有一部分我也持保留態度,雖不確定但也不會直接否定,只是還需要更多了解與學習。無論如何,與同志朋友就這樣的主題作誠心的分享討論,不但絕對是可能的,也會是同志朋友們所樂意的,前提就是我們是否真的願意用心聆聽,還是只想強作高人,以為可以指指點點。 接納與陪伴 學習主耶穌的心大部分基督徒談到同志朋友的「改變」時,想到的都是關於性傾向或性別認同能夠被上帝扭轉,改變為「正常」的異性戀樣子。但是這麼狹隘定義的改變其實只是限制上帝的作為,忘了祂對我們每一位基督徒都應許要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林後五17),也要常常心意更新而變化(羅十二2)。我們基督徒不應該只看到他人比較軟弱的一面,藉由認定那是他(她)所必須先有所改變的部分,甚至更不該以此作為愛心與關懷的交換條件。畢竟我們首先應該關心的,是我們自己能否在比較容易跌倒且軟弱的部分有所改變,否則我們其實與法利賽人無異,只會看別人眼中的刺,而看不見自己眼中的樑木(太七3)。 雖然基督徒都相信上帝有大能,當然也包括使人改變性傾向或改變性別認同的能力,但是上帝是否真的希望某位同志朋友此時此地有這樣的「改變」,其實完全不是他人可代為說三道四的(更不該以親情或社會期待來施壓)。何況過往已有太多的故事讓我們知道,在接受這類心理輔導的案例中,其實只有很少比例是真的帶出有意義的改變(雖然並非沒有),少部分可能可以降低對同性的情慾或情感,但其代價卻是更多人在這過程中受到來自周圍親友與自己的控告傷害,最終傷心地離開(我也認識幾位有過這樣經驗的同志基督徒朋友)。此外,我們也需要承認,在信仰領域之外,世俗的心理學界與精神醫學界早就不認為同性性傾向本身是個心理或健康問題。即便信仰價值本來就不一定會與世俗價值完全一致,但這也提醒我們任何帶有此種轉變目的的陪伴或引導也都需要格外注意,並不見得如自己所想的那樣容易。但是我們卻總是可以相信,每個人在復活的那一天都會被改變(林前15章),與其現在為此爭論,倒不如完全交託給上帝。 事實上,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今天換成是自己必須要常常否定個人思念的對象(不只是性行為的對象),還要整天與那些不但沒有真正認識我,還時常誤解毀謗我的人表現互相親愛,我還會相信上帝是愛我的嗎?還會認真考慮留在這個教會嗎?因此,我一直認為,許多同志基督徒能在當今這樣的環境下持續在教會中參與各種活動、願意學習服事和保持屬靈生命面向上帝的心,不管是否為後同、單身或是有伴侶,都已經是相當難得的(因為有更多人早已失去信仰)。他們所經歷的辛苦與挑戰遠比我們大部分異性戀者還艱難得多,實在不需要我們再以上帝的名義增添其他重擔在他們肩上。當然,每個人在上帝面前領受的感動或引導都可能不同,所走過的生命歷程也不一樣,最終都是我們自己需要向上帝負責,不能自以為義地指責他人或倚賴他人的看法。 曾有一位年輕的同志朋友分享他的觀察,提醒我一件自己過往很少注意到的事實:那就是一般異性戀的青年學子在大學/研究所畢業後除了工作之外,幾乎每十年左右都會有些「人生大事」伴隨其日漸成熟的生命,例如結婚、生子、小孩上學、空巢、一直到含飴弄孫等。雖然這個「標準流程」不是每個人都羨慕或都能經歷的,也可能有許多失敗或傷痛,但至少帶來一種定位自己目前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種可以與外界(特別是家人)產生互動的話題。即使是其中的單身者(未婚、失婚、或喪偶等)也至少有過此機會嘗試,或是可以公開表達感受與期待,或多或少也延遲了需要獨自面對自己人生將孤獨走向終點的事實。 相較之下,對於希望能找到合適且願意長期相處之伴侶的同志朋友來說,要在年輕時認識一個對象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說四十歲以後就可能毫無「身價」的事實。我結識的幾位芳華正茂的年輕同志朋友,幾乎在二十幾歲時就已經預見自己將來的景況,也比一般異性戀的單身者更早就要面對極可能孤老終生的未來。 由於這樣的心理壓力是一般異性戀年輕人所難以想像或理解的,或許這可以讓我們更為了解:為何有部分的男同志朋友無法擺脫複雜的性關係與各種毒品的使用。我有位朋友分享道,他過往也曾經陷入娛樂性用藥的陷阱,的確就是因為當時感情遭遇了波折,而教會牧師也禁止他的服事所產生的雙重打擊(他在台北某大教會擔任小組長多年,正被提名作區長時,因為選擇誠實告知反被去除服事機會)。雖然以基督徒的標準而言,使用藥物明明是不好的事情或者不應該將感情困頓當成意志軟弱的藉口,但是如果換成我們自己處在這樣幾乎完全無法被理姊接納的處境中,難道真的會有比較好的表現嗎?也就是說,這中間除了個人性的道德層面之外,還有特殊的社會文化面向需要我們更深入地感受與同理。 因此,關懷同志朋友其實也就是陪伴同行的過程,是一個在基督裡誠摯的友誼,而非自以為比較聖潔或屬靈,彷彿可以指導對方或等待對方的改變。事實上,我個人覺得許多同志朋友(特別是同志基督徒)因為曾經被排擠或被欺凌,所以對其他弱勢的族群或較少數的意見特別能同理,有種比一般異性戀者更為敏感體貼的心,願意包容和接納其他人的軟弱,實在是值得我們異性戀基督徒向他們做更多的學習。我們所應該相信的是,當彼此都願意越來越靠近上帝、學習主耶穌的心;越來越捨去老我、謙卑服事時,終究會因為上帝憐憫的恩典在基督裡彼此合一,而不見得需要在目前就對性傾向、性別認同,或某些神學立場上強迫表態以排除異己。畢竟後者不是真正的上帝,也不該攔阻我們與祂的關係。 家庭到教會 友善的屬靈環境以上所分享的,大多還是在個人如何與同志朋友展開初次的接觸與關懷友誼。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同志,都還是先從極少數覺得可以信賴的朋友中開始出櫃。然而即便有這樣的個人關係得以建立,讓我們有幸成為該名同志可以信賴的支持者或傾聽者,在一段時間後,他們仍需要面對在更大團體(例如基督教會)中的生活與其他社交網路,這就牽涉到如何建構一個對同志友善的環境。以下先從家庭的情況說明。 對大多數同志朋友而言,父母往往是最難出櫃的對象,原因有很多。通常是因為與父母關係比較疏遠,總覺得能隱瞞就隱瞞,不想把情況弄僵。其實這樣的情形可能還比較容易解決,因為如果彼此情感上都獨立,就算後來知道真相也可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個人所聽到的例子,都還是會鼓勵同志朋友先側面提供一些關於同志議題的消息,讓父母注意,了解他們的反應,也給他們多一些心理預備。此時我們周圍作朋友的也可以幫忙,畢竟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總是有個最深的秘密瞞著父母,早些預備好彼此的心和相關的知識(免得一下子反應不過來)是比較好的。也有一些同志父母的團體很樂意協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內心,畢竟多數父母還是愛孩子,希望孩子有好的發展,只是需要時間與預備。當然,也有一些更為困難的情形,像是同志朋友剛好是家中長子,恐怕無法傳宗接代而不敢告訴父母(或其等待抱孫的高齡爺爺)的例子。 還有些情形是更為複雜的,特別是父母與孩子有著深刻的情感關係。我曾聽一位男同志學生道出自己為何遲遲不願與親愛的母親分享個人處境的原因:一方面是母親在教會裡是重要的執事,有很廣大的人脈且被牧者與許多弟兄姊妹信任,甚至也是參與愛家公投的主要同工。他擔心如果讓母親知道,會讓她無法在教會裡立足,且會被質疑而影響她服事的機會。而他也知道母親有心臟方面的疾病,恐怕不容易承受這個事實,所以他寧願一直被母親叨念長得這麼帥氣卻不交女朋友,也不希望打破她的期待或使她身體精神承受太大的傷害。我也認識好幾位從小在基督教家庭長大(有的甚至是牧師長老的孩子)的同志,他們乖乖參加每個年紀的兒童主日學,直到大學團契的主席靈修,一路壓抑自我,卻也因此把自己鎖得更深、更難出來了。 以上的情形如果是因為與信仰有關,就牽涉到教會牧長是否有機會對同志議題能有更開放的討論空間(註4)。畢竟,如果這間教會是強調以主任牧師為中心的中央集權領導,各個服事的同工莫不以能夠參與教會的建造為榮,這些會友當然也會擔心是否會因為不同的意見而被排擠,形成一種對同志不容易友善的空間。但是如果其中有些會友已知道有同志基督徒存在於教會中時,或許可以間接地讓教會中某位願意聆聽不同想法的小組長或區長知道(但仍要先保密),請他了解這位同志朋友處境的困難與願意尋求上主的心志。或許在某個小組或區長的範圍內可以有一些幫助,讓同志朋友可以得到一些喘息,以及尋求上帝的機會。 如果有可能,我們也應該協助主任牧師或其他主要的長老牧者,能慢慢了解會友當中的確就是有同志朋友的存在,因而有時可以重新考量講道或教導若干性別議題時的用詞或方式。我聽過一個很感動的故事:某間中型教會的牧者在執事會中嚴厲指責某位執事的錯誤。原來那位執事知道教會中有越來越多的同志來聚會而表達出不耐的語氣,但是牧師平日就很清楚地教導大家,教會本來就該是接納每一位主耶穌基督所帶來的人,特別要照顧那些在社會上已經不被看重的族群,不應有所分別。我也知道有另一間教會因為會友開始聽說有同志朋友來聚會,所以所有的傳道同工就一起討論擬定共同的牧養方針,也清楚地讓會眾知道,教會還是應該以關懷人的立場來接納每一位願意來到的朋友,不會在聚會中過於討論相關議題,也提醒會友不要私下傳遞沒有查證的訊息。當然,以上所談的還涉及到每間教會或不同牧者的神學觀與牧養理念。我們其實不需要期待每間教會都有同樣的作法,反而應該鼓勵教會可以有不同的尺度,不必強求用一樣的方式,讓同志朋友可以多一些機會聽到福音或在教會服事。(註5) 資料連結:
《當耶穌遇見同志》前言 一份邀約
《當耶穌遇見同志》第一章 認識同志朋友的心理與處境
《當耶穌遇見同志》第二章 如何接觸與懷同志朋友
《當耶穌遇見同志》第五章 不同立場的族群樣貌與核心關懷http://blog.udn.com/dawweiwang/156650111
博客來、誠品、金石堂等各大實體與網路書局,基督教書房等皆可購買。真哪噠出版社訂購網頁:https://www.mezu.com.tw/products/%E7%95%B6%E8%80%B6%E7%A9%8C%E9%81%87%E8%A6%8B%E5%90%8C%E5%BF%97
(註1)關於基督教會對同志牧養的若干作法或實踐,可以參考本書第四章〈與基督同蹲聖殿的牧養旅程〉,第九章〈創造與救贖視角下的同性婚姻(下):實踐〉,與附錄〈當教會看見同志:四種牧養類型參考〉。 (註2)關於社會上不同族群看待同志議題的不同角度,可參考本書第五章,〈不同立場的族群樣貌與其核心關懷〉。 (註3)這部分在神學上的討論可參考本書第八章,〈創造與救贖視角下的同性婚姻(上):詮釋〉。 (註4)可參考本書第一章,〈認識同志朋友的心理與處境〉。 (註5)可參考本書第四章,〈與基督同蹲聖殿的牧養旅程〉,與附錄,〈當教會看見同志:四種牧養類型參考〉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