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及年度的大事-- 風箏節的來到, 就得收拾想像, 離開瓦拉那西; 看不了滿天飆飛的風箏兒的爭奇鬥艷; 聽不到無數的風箏在空中與風起舞、共鳴、共振的交響盛況; 背起行囊, 坐上三輪機車, 嘟嘟嘟地趕去搭火車。
在印度每一回的火車行, 都是一個充滿未知與驚奇的探險之旅 。 只要順其自然地沿著脈膊律動往前摸索, 最後都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旅途中常有的焦躁, 疑惑與不安也能得到安撫, 隨著火車慢慢地開動而到達目的地。
跟著人群擠上車, 怕預訂的臥舖被人佔據。其實别人只是暫時借坐了你的座位罷了。這些人有的是買臨時票等待分發到位子, 有的人是一家子只買一個床位。只要大家暫時各有歸所, 何不將就一些。到子夜來臨前, 查票員會作最後公正的審查與分配。
這樣的自動自律是一種活耀的『動態』。 像分子、原子或量子般撞擊, 迅速釋放無比的能量。 它可以是一種持續的狀態, 也可能是在不斷地交迭更替中。 火車開動前是一種, 火車開動不久後, 又啟動了下一個。晚餐時間到了的時候, 大家不約而同地, 紛紛打開包裹行囊, 拿出各式各樣的食物吃了起來。
下舖的同行乘客看起來是兩個家庭, 感覺上倒更像一個大家庭。 其中有一對老夫婦, 令人印象深刻,他們臉上的皺紋, 刻劃著一股人窮志不窮的莊嚴, 散發著溫和优雅的氣質。 靜靜觀察著他們的舉手投足之間; 是如何溫文有禮毫無傲慢之氣地相處; 和他們如何用手當茶杯, 嘴唇不碰瓶口地抵住保特瓶喝水, 在搖搖晃晃的車廂裏, 一滴水也沒撒漏掉。好奇的我, 暗暗地探索老人們身上的智慧年輪, 越數越多。
2009.1.11 train trip from Varanasi to Kolkata
初稿記於從瓦拉那西往加爾各答的火車旅程中...
定稿於 Bangkok, 2009.4.15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