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布拉格一日遊
2014/02/14 07:11:27瀏覽4038|回應6|推薦43

布拉格,這個美麗的城市,比我想像中的大,也比我想像中小。之所以大是:此文已是我第三次為之發文了,卻只寫到布拉格城堡區而已,尚有許多景點未著墨!之所以小是:布拉格的名勝古蹟雖然分布「伏他瓦河」(Vitava River)兩岸,然而靠著11路兩條腿走也可,實在很適合自助旅行。

之前提過布拉格城堡區乃捷克總統府所在地,也講述過「布拉格之春」,還有舉世聞名的「聖維特大教堂」,以及大文豪「卡夫卡」所住過的「黃金小巷」。↓↓↓

我們自「聖維特教堂」前往「黃金小巷」前,其實亦路過「聖喬治教堂」(St. Gerorge's Basillica),我覺得它磚紅的外表很特殊,是捷克保存最好的浪漫派(Romanesque)教堂,其巴洛克的正面乃十七世紀改成的。↓↓↓

在布拉格城堡區山腳下,過「伏他瓦河」前,還有一個美麗的「小區」(Lesser Town 或 Lesser Quarter)布滿中產階級古色古香的建築以及一間「聖尼哥拉斯教堂」,是許多電影的取景處。↓↓↓

布拉格一共有三家「聖尼哥拉斯教堂」(St.Nicholas Church ),位於「小區廣場」的這家有宏偉的拱形屋頂與一座高聳的尖塔,很好認,以莫札特1787年在此演奏過而聞名。↓↓↓

然後,便是「伏他瓦河」(Vitava River)和銜接兩岸的橋樑「查理士橋」(Charles Bridge)。很多人一定看過007電影「Casino Royale ),劇中橋上的重點戲就在此。↓↓↓

「查理士橋」乃布拉格的中心點,查理士四世(King Charles )下令建造。因為原有的「朱蒂斯橋」(Judith Bridge)被大水沖毀,所以於原處幾尺外再建此橋。其主要的建築師就是設計「聖維特大教堂」的Peter Paler。聽說查理士四世相信數字的力量,特地選確切時間開工,即:1357年7月9日,5:31分親自動土。但此橋直到1841年才正式命名「查理士橋」,橋邊有「查理士博橋物館」,可以瞭解其發展史。

「查理士橋」上原只有一個簡單的十字架裝飾,十六至十八世紀增加到30個雕像,大多是華麗的巴洛克樣式,但現在的大多是複製品,因原有的雕像在天災人禍與時間的侵蝕下,日漸毀損,遂將原製品放進「國家博物館」保存。橋上最有名的雕像是「聖者約翰」(John of Nepomuk),底座雕有他被丟下橋的情景,聽說用手摸此畫可帶來好運,現在已被摸得閃閃發亮。↓↓↓

走在寬敞的「查理士橋」上,360度地觀賞兩岸的美麗風光,很令人興奮與滿足。繁複精緻的雕像看不完似地,遊客摩肩接踵,到處是小販與街頭藝術家,熱鬧非常。↓↓↓

「查理士橋」兩端各有一座橋塔,布拉格城堡城堡這一邊的,即「小區」(Lesser town)的橋塔叫「小區橋塔」,塔內設有旅遊服務中心,可以爬階上塔觀賞兩岸風光。。「小區橋塔」旁其實還有一個比較小的橋塔,叫「朱蒂斯橋塔」,是前面所談到、被拆除之舊橋、唯一剩下來的部分。↓↓↓

過了查理士橋,進入「舊城」(Old Town)之前的塔橋,稱為「舊城橋塔」(Old Town bridge Tower),建於1380年,是以前保護舊城免於外來侵略的保衛設施之一。橋塔在戰爭中受損過,幸好是其建築師也是雕刻家peter Paler橋塔上的雕像完整地留了下來。此橋塔也可上去參觀。↓↓↓

 

舊城(Old Town)本有護城河與城牆跟外界隔絕。1348年,查理士四世在興建緊鄰的「新城」(New Town)時,將護城河填起,外牆拆除,改鋪為街道,並修建伏他瓦河上的舊橋,和布拉格城堡連接。

「舊城」和「查理士橋」之間,也有個小區,叫「猶太人小區」(Jewish Quarter),十三世紀時,布拉格的猶太人從各地被集中於此生活,四周由高牆圍起。波希米亞王約瑟夫二世賦於他們些許的自治權,比如有自己的司法、稅務、教育系統等。可惜十四世紀(1389的復活節)一次暴亂中,1500人受屠殺。十九世紀末施行都市計畫(仿巴黎),此區的建築物多被拆除,最後只剩六間猶太會堂,一處墓園,一間舊猶太區公所(City Hall)。↓↓↓

其中「Old New Synagogue」乃歐洲仍在使用中最古老的猶太會堂。西班牙會堂(Spanish Snnagogue)則號稱是歐洲最美的猶太會堂,建於十九世紀,其伊斯蘭樣式(Moorish stye)的建築,我覺得很特別。↓↓↓

希特勒佔領捷克,猶太小區之所以沒被馬上滅除,是希特勒竟計畫將此區建為「被滅之族」的博物館(Museum of an Extinct Race),寄望將中歐搶劫來猶太人的遺物在此展示。猶太人真可憐,世世代代被追殺,要被如此趕盡殺絕!現在,猶太人當然已建國以色列,在布拉格的猶太小區也有另一番氣象。↓↓↓

舊城還有一座「火藥門」(Power Gate),是以前進入舊城的13個城門之一,十五世紀時,仿「舊城橋塔」的樣式改建為高塔。十七世紀時作為火藥庫,所以又名「火藥塔」(Powder Tower),也可以爬階上塔俯瞰舊城。↓↓↓

緊接著「火藥門」旁有一座瑰麗的大建築:「市政屋」(Municipal House),1912年建立,原是皇家宮殿,1918年捷克獨立時,在此發表其獨立宣言,現今最重要的用途乃作為音樂廳(Smetana Hall),也是捷克國家交響樂團所在地。被稱為歐洲最美麗的新藝術(Art Nouveau)的法國餐廳「Francouzska Restaurant)就是在此建築物內。餐廳內可吸煙,說是天花板很高,不會影響那些不吸煙的人,是否如此,見仁見智了。我看過其網頁,覺得餐廳的裝潢與菜色都很吸引人。↓↓↓

舊城另一個聞名的景點是「天文鐘」(Astronomical Clock),或稱「布拉格 orioj」(Prazsky  orioj),是世界第三老的天文鐘(1410年),也是正常運作中最古老的天文鐘,位於「舊城廣場」(Old town Suare)。「天文鐘」(Astronomical Clock),分3部分,最上面是兩個對稱的小窗,然後是報時的主體天文鐘,最下面是月曆。↓↓↓

中間那複雜報時的「天文鐘」,除了「日」指針(金針)與「月」指針(銀針),以及24格代表24個小時外,其他的,我都「有看沒有懂」。天文鐘左右各有兩座雕像,鐘的左邊,是一個照鏡自戀的人,代表膚淺。另一個人手拿一袋黃金,代表貪婪。鐘的右邊。一個是代表死神的白骷髏在敲喪鐘。死神旁邊是一個土耳其人拿著琴,代表逸樂。每個小時,死神會敲響喪鐘,其他人「搖頭」回應,不願放下慾望死去。

最上方的兩個小窗,被稱為「使徒走路窗」(The Walk of the Apostles and  the Others),每個小時鐘響,(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十二個使徒會一個個出現窗口。

「舊城廣場」上和對岸美麗的「小區」一樣,也有一座「聖尼古斯教堂」(St.Nicholas Church),一樣有綠色圓拱形的屋頂,但有「兩座」尖塔,最特殊是那潔白的外牆,在白天陽光或晚上燈光的照設下,會閃閃發亮。

廣場離大天文鐘不遠處則有古典的「泰恩教堂」(Tyn Church或Church of our lady in front of Tyn))外表雖是歌德式,內部卻是巴洛克式,建於十四世紀,兩座尖塔衝上雲霄,不管人在布拉格哪裡,都可以看得到。兩座尖塔一粗一細,代表男剛與女柔,是那個時候歌德式建築的特色。↓↓↓

舊城廣場有座建築物「Kinsky Palace」,洛可可式的設計,外表的灰泥(Stucco)漆以白色與粉紅。我所愛的卡夫卡其父曾在此開過一家男子服飾店,卡夫卡自己也曾在此建築內設立的學校上過小學。

廣場上,矗立一座超大的「楊‧胡斯」(Jan Hus)的紀念雕「胡斯」曾是布拉格大學的校長,也是一名宗教改革家,因不滿天主教違反聖經教導,厭惡其貪戀錢財與濫權與賣贖罪卷等,提出許多宗教上的改革,而被教廷視為異端。在被監禁八個月後,1415年被釘在火刑柱上活活燒死。

「胡斯」不畏惡勢力,長期為正義跟羅馬教廷與當權者抗爭,最後還殉道,不只影響了以後馬丁路德等的新教革命,也激起波希米亞人的民族主義意識,勇於對抗外來的統治,得以反抗長期統治他們的「哈布斯王朝」,最後,在1918年獨立成為捷克斯拉夫。被共產黨統治後,人民常會選擇坐在雕像下,作為對共產極權不滿的象徵。↓↓↓

廣場地面另有27個十字架,是十七世紀時,神聖羅馬帝國的新任帝王,即哈布斯王朝的Ferdinard 二世(1578-1637),不想延續其前任者給予所統治的波希米亞民族宗教上的自由,希望當時大多是新教徒的他們能回歸天主教,所以派遣大軍攻入布拉格,逮捕47位新教領袖。審判後,27人在廣場上被斬頭示眾,是日,稱為「流血日」(Day of Blood),廣場上27個十字架,是紀念此事件的27個血的印記。↓↓↓

我們去的那天,廣場上熱鬧非常,有大螢幕在播放冰球賽(Ice Hockey),觀眾隨意地坐或躺著看,看來捷克人也很瘋冰球。廣場上也有市集,那烤肉真讓人流口水啊!泰恩教堂前還有一大片咖啡座。↓↓↓

跟「舊」城比鄰的是:「新城」(New Town ),約舊城三倍大,是現代化的布拉格,也是主要的名勝古蹟處,除了新建的高樓大廈外,也保存瑰麗典雅的巴洛克與歌德式建築。其最吸引遊客的是「溫賽斯拉斯廣場」(Wencceslas Square ),是布拉格的商業區與遊客區。前面提過布拉格的都市計畫是仿巴黎建造,導遊說「布拉格的香榭大道」就在此,什麼名品店都有。↓↓↓

「溫賽斯拉斯廣場」(Wencceslas Square )與其說是廣場,不如說是一條很長的「大道」,750公尺長,街尾正是捷克雄偉的國立博物館(National Museum)。廣場的名字來自「聖'溫賽斯拉斯(St.Wencceslas ),即那位守護波希米亞人的國王與聖者,博物館前有座紀念銅像,St.Wencceslas 騎馬高高在上,其下有另四位聖者陪伴。

捷克主要的示威活動與慶典都在此廣場發生。比如1918年捷克獨立時,就是在「溫賽斯拉斯銅像」前發表宣言。另外,承繼「布拉格之春」精神,1989年所發起的「天鵝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成千上萬的人也在此舉行和平示威活動。

舊城前往新城,離「溫賽斯拉斯廣場」後,我們也路過布拉格最古老的劇院「Estates Theater」。劇院有過極為歷史性的寶貴時刻。音樂天才「莫札特」曾在布拉格居住與工作。1786年,他很有名的歌劇「費佳洛婚禮」(the Marridge of Ficaro)就是在此劇院表演的。隔年,莫札特還親自指揮他另一齣歌劇「唐喬凡尼」(Don Giovani)的首演。所以如今「唐喬凡尼」成為劇院的「鎮院之寶」,常常演出。

我們在院外看到了一座紀念此重大事件的銅像,正好有個小孩爬上去,成為一個有趣的對比。我很喜歡歌劇,可以整天看歌劇不停,未能在此觀賞歌劇深感遺憾。↓↓

我們也特地參觀「新城」的最大廣場:「查理士廣場」那有若教堂的中世紀建築「市政廳」(New City Hall)。波希米亞時期,布拉格發生兩大「把人丟出窗外」(Defenestration)的事件,其中之一就在此。1419年,激進派的神父Jan Zelivsky不滿羅馬教廷腐敗,率領教會的人到市政府前示威。市府人員竟從窗戶向Zelivsky丟石頭。憤怒下,他們衝進市府去,把主要的市府人員,包括法官,一個個都從窗外丟了出去。聽說波希米亞王便是聽到此事件,過於震驚而死亡。導遊讓我們從窗戶向外觀望,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

我們布拉格的午餐,特別選在「米其林」推薦的一家餐廳「Mlynec」,就在查理士河旁,擁有最佳的視野,可以一邊遠眺布拉格城堡和查理士橋上的人潮,一邊享受桌上一道道的美食佳餚。抵達餐廳時,沙拉已擺上,然後進湯,我的主菜是鮭魚,最後甜點與咖啡,味道都不錯。↓↓↓

午餐用畢,開始遊「伏他瓦河」。上船後先來杯紅酒,再慢慢欣賞兩岸的美景。↓↓↓

藍天下,遠望「布拉格城堡」與磚紅屋頂的「小區」,舊城、新城宏偉的教堂,以其其他沿河連綿的建築物等,美不勝收啊!伏他瓦河(Vitava River)一橋接一橋,橋橋不同,每次船從橋底下穿越,都很興奮!

遊河時,看到了我們在陸地旅遊未能遊覽的一些景點,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的「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er),是我們此行最大的漏網之魚。這棟新文藝復興式的藝術文化音樂中心,在新、舊城交界,沿「伏他瓦河」畔,金色的屋頂於陽光下,宛如黃金閃耀亮眼。劇院是從民眾募款而來,1891年8月12日正要開幕前卻毀於祝融大火,但短短六個禮拜再次募款集資重建,兩年後完成,是捷克民族「再生力量」的表徵。↓↓↓

船公司為配合我們遊河的情境,特地播放「德佛札克」的音樂,那位將捷克斯拉夫的民族音樂世界化的偉大作曲家。我很喜歡德佛札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來到他所鍾愛的故鄉一遊,就像先前去到卡夫卡的黃金小巷一樣,內心忍不住湧出「不虛之行」之感。

德佛札克最為人所知的是就「新世界交響曲」(From the New World),是受邀到紐約擔任「國家音樂學院」院長時的創作(1892-1895)。當時音樂學院的創辦人是古典音樂的愛好者Jeannette thurber,希望能發展出屬於美國自己的民族音樂。德佛札克乃從黑人靈歌與印地安人的音樂獲取靈感,寫出此世界名曲,由紐約愛樂樂團在卡內基音樂廳首演。阿姆斯壯上月球,特地攜帶此曲跟他一起上那美麗「新世界」。

很多人應該都唱過一首「念故鄉」:「念故鄉。念故鄉,故鄉真可愛。天甚清,風甚涼,鄉愁陣陣來。故鄉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在他鄉,一瓢客,寂寞又淒涼。我願意,回故鄉,重返舊家園。眾親友,聚一堂,同享從前樂。」,就是取「新世界交響曲」第二樂章緩板的一段譜成,李抱忱所填的詞。

在船上,迎著吹面不寒的春風,德佛札克的「新世界交響曲」在耳畔天韻縈繞,加上布拉格兩岸迷人的風光,真是享受,也令人激動非常。德佛札克在美國住不到三年就因「思故鄉」回國定居,死後葬在布拉格城堡區的小山上。我們旅遊的時間有限,未能往其墓園瞻仰,但他在紐約住過的居所,即寫出「新世界交響曲」與「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的住處,327 East 17 Street,雖已被拆除了,不遠處Stuyvesant Square,仍立有其銅像,我常去紐約,還是有機會拜訪他的。

我們在布拉格最後的晚餐是饕餮一頓美味的烤鴨大餐。那是一家百年的地窖餐廳,位於舊城廣場天文鐘旁。進入餐廳前,樂隊已先在門口演奏音樂迎接我們,用餐時,又繼續以音樂為我們熱場,很讓人盡興,我還(特地上前和音樂家們合照。↓↓↓

用完晚餐,我們趕去欣賞一場所謂的捷克國粹:黑光劇(Black Theater)。那是將燈光與色彩做特殊處理,營造出奇幻亮麗的一種舞台劇,也稱「幻像劇」。因為主要是以肢體語言與聲光色展現效果,不懂捷克文也沒關係。觀賞後,有點失望,難得來趟布拉格,整個晚上卻這樣用掉,覺得可惜,若是可以去觀賞莫札特的歌劇該有多好!↓↓↓

還好觀完黑光劇,走去搭車回旅館時,正好看到對岸在放煙火,對我而言,這才是真實的聲光色體驗。夜涼如水,浪漫布拉格,和老公依偎駐足觀看,恍若夢境,真不想離去。↓↓↓

隔天早上,在旅館餐廳一如往常地使用歐式自助餐,竟看到台灣來的導遊小姐在吃泡麵,她常出國跟團,西餐吃多了,還是台灣的泡麵比較合胃口吧!

布拉格就這樣必須跟她道別了,很是依依不捨。美麗夢幻的布拉格竟「一日內」走馬看花地看完,很不可思議,不是嗎?這就是隨團旅行的優點與缺點,能在最短的時間做最大的利用,卻也只能蜻蜓點水。

最後,在布拉格時,我也坐在遊覽車上看過一些特殊景物,比如位於新城河邊的一棟「會跳舞的房子」(Dancing House),有如一男一女正相偕起舞。事實確實如此,當初的建築師就是以美國一對有名的電影明星與舞者(Fred Astaire & Ginger Rogers)為雛形設計而成。這棟二十世紀末的現代產物,在周遭的古典建築相較,頗為很突兀。

「會跳舞的房子」唯一對外開放的是頂樓一家高雅氣派的法國餐廳「Celeste Restaurant」,可以遠眺布拉格城堡與河景。我是一個愛吃鬼,只能在車上窗口癡望,看得到,吃不到,所以,乾脆買了一塊磁鐵回家當紀念。

還有,導遊「放羊吃草」自由行時,我也有機會看到一些特殊的櫥窗或景物,也是旅遊的小驚奇,喜愛的程度不亞於那些大景點。↓↓↓

最有趣的是一處紅綠燈。布拉格街頭上,建築物之間,常有些羊腸小徑,小到只能一人通過,因此設有紅綠燈管制,像單行道,一次只讓一方通過,很有趣。下面那張照片中,那位步行穿巷的女士,不是「闖了紅燈」,就是「走得太慢」,讓綠燈轉為紅燈了。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idai1&aid=10956547

 回應文章

Grace
2014/10/11 10:27

謝謝妳的遊記分享!

我才從德國及布拉格的旅程中回台灣,
布拉格我們只待了二個晚上, 
太短了,可惜,

很多只能浮光掠影的看過,感謝妳的遊記讓我補充了更多! 

(gracetung6111@gmail.com)

雲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16 14:39

哪天真該去布拉格走走,才不負您這麼用心的報導!

照片上的您,笑得好甜!


蔡岱安 (daidai1) 於 2014-02-21 02:20 回覆:

謝謝,

我現在也都還記得你們夫婦恩愛的模樣與笑顏呢!

說實在的,

我覺得我若是再去布拉格一次,絕對像在走我家廚房一樣熟!XD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16 00:52

Enjoyed your pictures and writing

Thank you for sharing....

蔡岱安 (daidai1) 於 2014-02-21 02:21 回覆:
謝謝您。

李安納 魯昂之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15 18:20

人文古跡 紅酒美食 巧笑佳人

讓人想到布拉格的春天

蔡岱安 (daidai1) 於 2014-02-21 02:22 回覆:

布拉格是個美麗又夢幻之處,

小小的,卻讓人眼界大。

值得一訪的地方。


一畝桑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14 15:04

浪漫布拉格,

大作娓娓道來,

這布拉格真值得一遊。

蔡岱安 (daidai1) 於 2014-02-21 02:25 回覆:

在寫的時候,宛如又回去了一趟,

這是寫遊記的好處之一吧!

還可以隨時一再重遊。


沙漠之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2/14 11:17

布拉格真是美!

最近在看妳的譯作。


蔡岱安 (daidai1) 於 2014-02-21 02:16 回覆:
在看「過猶不及」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