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29 05:38:21瀏覽2673|回應5|推薦33 | |
對我而言,歐洲最多的就是典雅、壯麗的大教堂了,布拉格當然也不例外。「聖維特教堂」乃捷克最大的教堂,也是布拉格最重要的一個地標,其主要高塔高度將近一百公尺(96.5m )。↓↓↓ 聖維特大教堂(St.Vitus Cathedral)全名(St. Vitus,St.Wenceslas and St. Adalbert Cathedral ),是由三間教堂與其他建築物所組成,從各個角度觀賞,都有不同的視覺震撼。↓↓↓ 大教堂位於布拉格的城堡區,建於930年,由大公爵Wenceslas建立,起先只是一座中世紀、半圓型、羅馬式的建築,後因聚會人數的增加,1060年加建一間長方形的教堂。1344年,波希米亞王查理(Charles)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又增建了第三間教堂,作為其帝王加冕之用,以及放置家族與聖徒Wenceslas的遺骸。 第三座教堂起先由法國的建築師Matthias of Arrras設計。在他過世後,繼任者是一位才23歲的德國建築師,Peter Parler ,不只承先,將前任者的工作完成,更能啟後,加入了許多新穎的創意。 Parler 也是一位傑出的雕刻家(他也是建造布拉格Vitava 河上、那座聞名的Charles Bridge 的人),把整個教堂當成雕刻品對待,不只肋骨式拱型的屋頂更為挑高,每一個通道的門楣更精雕細刻,每個窗格上的花飾設計也沒有一個是一樣的,而且拱門與高窗之間的凹槽裡雕刻許多君王、使徒、主教的圖像(包括他自己的;教堂外牆正門上「玫瑰玻璃窗」的右下角,也有另兩位與之合作的建築師Josef Kranner 與Josef Mocker的半身像。)↓↓↓ 教堂因戰亂、火災、經費等等問題一再建建停停。1920s,由捷克雕刻家Vojech Sucharde 負責教堂的外觀,新藝術(Art Nouveau)畫家「慕夏」(Alphonse Mucha,1860-1939)設計教堂內一片片的彩繪大玻璃窗,Frantisek Kysela則花兩年時間設計與完成教堂正門最上方、那片精美無比的圓形花飾彩窗(Rose Window)。↓↓↓ 1929年,教堂終於年完成,雖因修建的時間長久,教堂加入些許文藝復興與巴洛克的色彩,比如螺旋的南塔與華麗的管風琴,還是大抵保留了原先歌德式建築的特色與風格。↓↓↓ 進入聖維特大教堂參觀前,導遊一再叮嚀我們小心扒手,說教堂內人擠人,身上皮包一定用手夾緊。多年前,我們曾在西班牙馬德里被搶過,此警語當然更放在心上,戰戰兢兢地。 幸好教堂內儘管摩肩接踵,每個人幾乎貼著身走,但我們這一團都是自己人,如此前後左右貼著走反而安心,不必擔心身邊會有扒手,而可以好好觀賞。 說實在地,慕夏的那些彩繪玻璃真是光彩耀目啊!我們遊覽的日子很多時候是陰天,已覺得很是壯觀美麗了,聽說若在陽光照射下,尤其夕陽西下,陽光折射在玻璃上,流動的色彩溫柔地反映在大柱或牆上,更是夢幻。舉世聞名的Tiffany其彩繪玻璃燈,靈感其實來自教堂的彩繪玻璃,與此相比,Tiffany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走在教堂內,遠近景物都有許多細節,看得我眼花繚亂,其中除了對慕夏的彩繪玻璃窗嘆為觀止,對放在教堂內帝王聖者們的石倌也印象深刻外,現今最記得的是那間St.Wenceslas 小教堂。↓↓↓ St.Wenceslas Chapel 並不能進去參觀,只能在門外觀看。小小一間卻金碧輝煌,乃放置聖徒Wenceslas遺骸之處。堂內有個小門,上有七個鎖,是進入放有捷克皇冠珠寶之處的小門。聽說那些珍寶每八年才向外展示一次。我們正巧趕上了,之後在舊皇宮看到了皇冠與皇杖等物。↓↓↓ 從大教堂出來後,來到一個很是令人興奮的地方,就是「黃金小巷」(Golden Lane),這條小巷有十一間小屋,屋內布置是十五世紀生活的情形,現在又加入了一些小禮品店,很有趣。這是以前金匠或研究練金術之人的居所,舊名「「金匠街」(Goldsmith's Lane)↓↓↓ 我當然不是為了淘金而來,而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是為了一位我很喜愛的作家「卡夫卡」(Franz Kafka)來朝聖的。看過卡夫卡的「蛻變」後,我就一直很喜歡他,新潮文庫書上他憂鬱的眼神,很是令人心折,不是嗎?(我到底是愛他的面貌,還是愛他所寫的書呢?)曾將其照片剪下來,夾在書頁裡。 卡夫卡在此小巷住過兩年。故人如今不在了,舊居,門號22,也已成為賣其作品或其他跟布拉格有關之書籍的小書店,但想到我崇拜的卡夫卡在此居住過,曾就著屋外的陽光寫著書,曾走在屋外的小道思考漫步,就覺得不罔此行,絕對是我捷克行的高峰之一。↓↓↓ 黃金小巷銜接著一座地窖小塔「Dalibor Tower」,塔名來自一名騎士囚犯:Dalibor。捷克有句俗語:「Necessity taught Dailibor to play the violin.」傳說的軼事是:Dailibor因被拘禁過久而學會了拉小提琴,而且以此技能娛樂囚友。事實上,並沒有如此浪漫的,背後的真相是一個很悲慘的故事,Dailibor其實沒有學會拉琴,而是「那被拉的小提琴」,是「琴上的弦」,被綁在木架上,五馬分屍地似被拉扯,被處以酷刑的悲劇人物! 所以,此處是監獄,也是刑房之處,現今仍放有當初用來拷問與刑罰犯人的刑具,比如一種叫「spanish boots」的東西,用來壓碎腳骨,還有砍人頭的大斧,許許多多,看得人心驚膽跳。↓↓↓ 走出Dalibor塔,來到後院,看到一間很大的紀念禮品店,店裡的物品讓人驚訝地並不貴!我買了一個木頭雕刻的小鐘,上有布拉格城堡與聖維特教堂,以及舊城區廣場上的天文鐘(這天文鐘是有來頭的,下文再敘!),現在掛在家裡的餐廳牆上,每天滴滴答答述說我們在布拉格旅遊的美好時光。↓↓↓ 出塔後,在我們集合的地點有一座很有趣的銅像,讓人馬上忘記剛剛看到的殘忍景象。那是一座男孩的銅像,大家都爭相和他合照,俗人如我,也無法例外,為這段旅遊留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