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g.udn.com.tw/upfiles/B_D2/d2266bby/PSN_PHOTO/233/f_9516233_1.jpg)
蓮生活佛的畫作—化蝶
虛空中的污雲,它讓我不得自在!
本篇哲文是蓮耶上師(*1)的修行心得,非常難得。裡面有密!有禪!有斷惡修善!有雲月無礙!神秀大師的:「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及六祖慧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禪境全落實到日常修行裡,不愧是師尊蓮生活佛盧勝彥的高材生,難怪短短半年就能夠進入大圓滿的禪境裡。
我是誰?從此不再迷失,精彩詳情,請欣賞實修真佛密、禪法成就的蓮耶上師為各位帶來「虛空中的污雲」:
****************************************************************************************
感謝師尊的加持與教導
感謝大家的護持
****************
我們的心,原本是清淨的。
我們的心,與佛的心沒有差別。
可是,我們是凡夫。
兩者的差異在哪裡?
佛的心,不受貪嗔癡慢疑的綑綁,我們的心,也不受貪嗔癡慢疑的綑綁。
兩者都是不受綑綁。
可是我們還是凡夫。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2/d2266bby/PSN_PHOTO/246/f_9474246_1.jpg)
蓮生活佛的畫作—順風
兩者的差異在哪裡?
我們的心,被困在自我,將知覺的能力朝向外。困在自我,便讓圍繞在心之外的種種貪嗔癡慢疑給蒙蔽;朝外的知覺能力讓我們啟動了貪嗔癡慢疑,注意力放在情境,放在他人。
啟動了貪嗔癡慢疑,且注意情境與他人,我們開始不用本來的清淨心性來看世界,而以貪嗔癡慢疑來看世界。
這時,我們才是凡夫,因為看世界的角度是貪嗔癡慢疑,而不是清淨。
好比一輪滿月的外面,有一個同樣大小的烏雲遮住了,一個光明的圓月,被另一個相同大小的黑月重疊了。
雲,遮蔽了月亮,卻不是月亮,但我們總以為那就是月亮。
我們可以用剪紙來創造上述的現象,黑紙遮住了黃紙,我們看到的是甚麼?
其實,黑紙是黑紙,黑月是黑月,都不是黃紙與明月。
![](https://g.udn.com.tw/upfiles/B_D2/d2266bby/PSN_PHOTO/509/f_9493509_1.jpg)
蓮生活佛的畫作—高士觀日
修行,可以說,是掃除黑紙黑月的過程,掃除後發現的那個黃紙明月,就是我們本來的心。
我常比喻的,就是浴室裡的鏡子。浴室裡的鏡子使用久了,容易卡上了污垢,站在前面,甚麼都看不清楚,只要常擦拭,自然可以恢復原本的透亮,當然可以映照萬事萬物。
這只是心的復原方法之一,也可以說,我們發現心不受染污之前,必須先學會擦拭,直到有一天,我們會發現,何必擦拭?
日復一日的擦拭,就是可以幫助我們逐漸不受到貪嗔癡慢疑的影響,讓我們每天在禪定中、生活工作中、睡夢中,越來越不被左右,越來越可以自主,越來越少貪嗔癡慢疑的作用。
更好的方法,就是直接了知本來的心,原本就是具足智慧、慈悲、力量,原本的心就是空寂,原本的心就是覺察一切,原本的心就充滿能量。
本來的心,本來就不受到貪嗔癡慢疑的影響。
貪嗔癡慢疑無法污染的,貪嗔癡慢疑也不能減少的。既然無法污染,當然無法淨化;既然無法減少,當然無法增加。
真的是,增一毫而不可,減一毫亦不能。
穠纖合度的圓滿。
但是,這樣的方法不是人人都可以馬上做到,仍需要經過掃除烏雲的「白工」。
![](https://g.udn.com.tw/community/img/PSN_PHOTO/d2266bby/f_4948085_1.jpg)
蓮生活佛的畫作—串鈴花在盛開
稱「白工」的原因,是因為我們掃除烏雲的時候,並不會增加明月的圓滿與明亮,無法,無能力。
但是這種「白工」,卻可以幫助我們早日達到直接了知本心的方法。
等見到了明月的圓滿明亮,才會懂得,原來先前種種擦拭還真的是白費功夫。
不損人,也不利己,也不會浪費時間的白工。
不管擦不擦,不管擦多久,我們都不是擦拭明月,我們只在外面那圈的烏雲用功夫。
我們的目的不在烏雲,而是明月。
可惜,烏雲太厚,若不經過擦拭,沒辦法讓我們逐漸擺脫貪嗔癡慢疑的作用,只要貪嗔癡慢疑還在作用,我們就是凡夫,無法親近明月。
不是明月消失了,是我們看不到。
白工,是去曹溪(*2);沒去過曹溪,是不會知道原來無得無失。
去曹溪是生起次第,根本不必動作,是圓滿次第。(*3)
所以,白工,是生起次第,沒有經過生起次第,是不容易當下契入圓滿次第。
直接了知是圓滿次第。
![](https://g.udn.com.tw/community/img/PSN_PHOTO/d2266bby/f_4948084_1.jpg)
蓮生活佛的畫作—仙嶺
好了,上述是大道理,怎麼在實作上、實踐上、實修上讓自己增進擦拭這種「白工」的品質?
謙虛的告訴自己,我的確還不是佛,我的確是凡夫,此刻更應該覺察一切念頭,提高自我的警覺性,用時刻監督自己的態度,把自己的各種貪嗔癡意念當成敵人、盜賊,避免自己的言行舉止受到牽引,這個過程的專業術語,叫做「殺賊」。
第一步,任何的念頭一出,揮刀斬之,立刻斷掉。
實行一陣子,會發現沒有明顯的貪嗔癡慢疑行動與語言,可是念頭斷不了。
這時候要第二種方法,就是悠然見浮雲。
粗的煩惱沒了,細微的還在,而且因為沒有對比,就會讓細微的變成很明顯,但是不會脫口而出,也不會驅使行動,只會讓自己心裡百感交集。
這種細微的煩惱,就可採師尊著作「登山觀浮雲」的敘述,所以去年大願學會一開始,我便是講解與分享這本書。
![](https://g.udn.com.tw/community/img/PSN_PHOTO/d2266bby/f_4877762_1.jpg)
蓮生活佛的畫作—荷塘裡的白蓮華
當第一步做得到,人生就會出現幸運,這種福報的增加,或人生幸運的提高,是可以自己發現的,同時,面容開始改變。只要煩惱減少,自然容易相應金剛心菩薩,甚至上師相應。
因為祂們都沒有那麼多粗的、明顯的煩惱。
當第二步做得到,連細微的煩惱都不會綑綁自己,把自己的心從細微的貪嗔癡慢疑中解放出來後,上師相應不會困難,本尊相應都是可能達成的,因為此刻將明白「雲月無礙」,了知本心原本空性,本尊心性與自己沒有差異。
我的心就是本尊的心,這時候我是誰?
但是,兩階段各自有個關鍵的陷阱必須注意,就是在第一步驟中容易太過清靜,一頭栽入斷煩惱中,太熱中、太樂於投入這個步驟,容易進入小乘而忘記自己修行不只為了自己的解脫,還要幫助所有和自己一樣被自己綑綁的眾生獲得解脫。
第二步的陷阱則是容易失去覺察能力,以為空寂就是全部,卻不知道,空寂只是本體,本體同時具備知覺一切現象的能量與能力,結果愛上了空寂的感覺,頑固的停滯在空寂裡面。
如果能避開這兩個主要的陷阱,生起次第差不多了...
所以,認識我們的心性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
(*1)有密法根基的釋蓮耶金剛上師,在發願不想再輪迴及發大菩提之後,其實在短短半年之內就由基礎的四加行、上師相應、本尊相應、內火明點、金剛法相應,一直修至大圓滿法,真的是進展神速!因為一般人可能一輩子修四加行而未能相應呢!上師的簡介,請參閱新格第七頁「故人」及第一頁「千年父子情」。
(*2) 曹溪是六祖慧能的故鄉,是開悟者的故鄉,「去曹溪」就是開悟了,悟什麼?悟無得無失,一般人知道嗎?如果沒有勤拂拭是看不清的。這不僅是哲理,也要實際做到,實修是首要!
(*3) 密教修行分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生起次第相應往生淨土已沒問題,生起次第修資糧道、修加行道,上師相應與本尊、護法相應;圓滿次第修金剛法,修內證境界,修大圓滿法。
(註) 音樂為「佛教音樂—種夢」;影片為「輕鬆一下,劉謙魔術新作,好精彩一定要看!」請按連結 http://www.flixxy.com/chinese-magician-performs-awesome-magic.htm。
![](https://g.udn.com.tw/community/img/PSN_PHOTO/d2266bby/f_4794381_1.jpg)
蓮生活佛的畫作—出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