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6/22 17:14:36瀏覽1795|回應26|推薦130 | |
蓮生活佛畫作—雙蝶喜春 最近,格裡有多位格友談及「心」,《心經》(*1)裡:「…心無罣礙,心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蔡阿公可是背得滾瓜爛熟,但在親情、愛情、友情等層層圍繞之下,仍然事事罣礙,處處覺得恐怖害怕,無法達到竹影拂階塵不動,月華穿底水無痕 「心」,真的很抽象,筆者也貼了幾篇蓮生活佛盧師尊談「心」的文章(*2) 。儘管如此,仍然覺得意猶未盡,因為「心」可以從多方角度來談。佛經裡,談「心」最直接、最透徹的要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了。《心經》實包含了佛家全部思想的義理,原是《大般若經》及《金剛經》的濃縮。一切的宇宙現象、人生問題、修行過程,可以用「心經」來解釋,這一切一切的現象,全部可納入「空海」。 從古至今,解釋這篇《心經》的高僧大德甚多,也很精彩。然而,要解釋《心經》,最好能有「得證心境」的感悟(*3),因為這也是開悟者之說,只要開悟明心,講這篇《心經》,絕對精彩。想聽聽盧師尊如何說嗎?請繼續欣賞活佛的「否定否定再否定 — 談《心經》內的境界」: **************************************************************************** 我在我的著作之中,多次提到《心經》,指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說大般若精要諸法皆空之理。 我又說:「《心經》是開悟者之說。」 在《心經》的真言: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其大意: 「乘其真行,圓滿最勝,究竟到達彼岸,證入菩提果。」 唐朝賢首著《心經略疏》。 唐朝慈恩著《心經略贊》。 日本空海著《心經秘鍵》。 可見《心經》受世人之重視,有言,《大般若經》的濃縮是《金剛經》,《金剛經》的濃縮是《心經》。 《心經》除了「賢首」、「慈恩」、「空海」之外,有「羅什」譯的,「玄奘」譯的,「利言」譯的,「法月」譯的,「施護」譯的,而最流通的,是「羅什」譯的。 從古至今,註解《心經》的諸家,數不勝數,多如天上的星星,在此,不再多述了。 我今天告訴大家一個秘密: 「心經,是以否定否定再否定,最後再直指人心,把真實心揭露。」 大家看: 「五蘊皆空」——否定了五蘊。 「無受想行識」——否定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否定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否定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否定眼界。 「無意識界」——否定意識界。 「無無明」——否定無明。 「亦無無明盡」——否定無明盡。 「無老死」——否定老死。 「亦無老死盡」——否定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否定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否定智、否定得。 「以無所得故」——否定有所得。 在我所寫的十三則「否定」之中,大家是否看出了端倪?顯露什麼? 我說: 「心經是否定這、否定那、否定全部,把所有的一切全否定了,才顯出真實心。」 至於: 「心無罣礙,心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全由「否定否定再否定」而來的。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心經》最短,很好背,佛教徒朗朗上口,人人都會背,早晚課大家都在誦。西藏密宗大活佛波米強巴‧洛珠(班禪十一世的剃度師),西藏大活佛佛措如次郎(西藏醫藥學院院長),與我同台做法會。 他們也唱唸《心經》。 把《心經》製成匾額,當禮品送人的更多,家中掛《心經》闢邪的更多。 從古至今,註釋《心經》的更多如繁星。 然而,我直指: 「否定全部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否定?」 「我如此寫,你開悟了嗎?你破參了嗎?你明心了嗎?」 「心是什麼?《心經》已有答案。你何不 參悟去,還要我告訴你嗎?」 不要老是唸:「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大家再不明心? 我要罵人:「去你的吧!」 -----------------------------------------
蓮生活佛畫作—一隻獨秀 (*1)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文恭錄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2) 請參閱本格第一頁「人來人往為了啥」及「心到底是何物?」二文。 (*3) 盧師尊對於《心經》之感悟可以如此說:在得證之後,再看「心經」,會有一種「心心相印」的感覺。活佛的感悟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婆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菩薩用觀想冥思之法,入甚深禪定,明白「色、受、想、行、識」。由於明白「色、受、想、行、識」皆空,所以能度一切苦厄。這是破了「五蘊」。 此「心經」,完全是觀自在禪定的境界,從外覺皆空開始,六塵不染,守住六根,完全是「境外無心,心外無境」的一切色空境界,這是智慧之觀。 (註) 本篇文章,並非細部解釋《心經》,活佛於多年前曾經講解過《心經》,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至真佛網站閱讀,http://www.tbsn.org/chinese2/talklist.php?classid=20,謝謝。音樂為「Summer Has Flown—Paul Mauriat」。
蓮生活佛畫作—山廚菜餚
蓮生活佛畫作—荷塘一景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