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14 04:40:31瀏覽1255|回應10|推薦125 | |
蓮生活佛畫作—山河大地 蓮生活佛畫作—海上生明珠 一開始,先請諸位看一則蓮生活佛註解的禪宗公案: 「永嘉大師」(*1)著有《證道歌》、《禪宗悟修圓旨》。永嘉玄覺禪師,出家後,遍探三藏,精通天台止觀圓妙法門。一生於四威儀中,常冥禪觀。 永嘉大師與「東陽策禪師」一同參訪六祖慧能禪師。 我們且看兩人會面情形: 永嘉大師,初到振錫杖,繞祖師三匝,卓然而立。 六祖說:「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永嘉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六祖說:「何不體取無生,了無速乎?」 永嘉說:「體即無生,了本無速。」 六祖說:「如是,如是。」 此時聽聞者無不愕然。 永嘉大師這才具威儀的參禮六祖,隨即要告辭回去。 六祖說:「返太速乎!」 永嘉答:「本自非動,豈有速耶?」 六祖問:「誰知非動?」 永嘉說:「仁者自生分別。」 六祖說:「你甚得無生之意。」 永嘉說:「無生豈有意耶?」 六祖說:「無意誰當分別?」 永嘉說:「分別亦非意。」 六祖嘆曰:「善哉! 善哉! 少留一宿。」 永嘉大師就在六祖處,過了一夜,第二天下山,乃回溫州。 ● 這篇短文,我標題是(大師與大師),且看兩位初見面的對話,一旗一鼓,也算是相當了。 例如:六祖要永嘉體取無生,了取無速。 永嘉大師答: 「體就是無生,既然無生,本無速慢之別了。」 永嘉大師的這句話,明明已道出「佛性真如」的特性。 因而六祖只能說: 「如是,如是。」 繼而談及動靜: 六祖看見永嘉大師要走,說了一句: 「返太速乎!」 永嘉答: 「沒有動(根本無住),怎有速呢?」 六祖:「是誰知道沒有動?」 永嘉答:「仁者自知!」 (這仁者,象徵意味大,仁者,佛也,佛性也,大善知識也。) 永嘉大師最後說: 「無生非意,有分別亦非意。」 (這是確實見性的人,才能說出來的話,若非見性者,是講不出來的。非見聞覺知的分別,分別亦非意也) ● 我們知道,六祖是明心見性自主生死(無生無死)的悟者。 六祖印證永嘉大師,也是明心見性無生無死者,這是大印證。 大師與大師,爆出火花,光明燦爛,無以倫比,天地日月撼動。 其實「印證」,全在於幾句話,這真是,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這一次,大師與大師的會面,可算非同小可。 禪宗悟者家風,留下典範! **************************************************************************** 本篇公案,是六祖慧能印證永嘉大師的明心見性,印證祂是一位自主生死的開悟者。蓮生活佛於註解中點出了開悟的幾句話,由這幾句話,便知永嘉大師已證無生。活佛認為,大師與大師,爆出火花,光明燦爛,無以倫比,連天地日月亦撼動。祂們的會面,是禪宗悟者的家風,為後世留下了典範! 永嘉玄覺禪師,著有《證道歌》、《禪宗悟修圓旨》。禪師出家後,遍探三藏,精通天台止觀圓妙法門。永嘉大師與「東陽策禪師」一同參訪六祖慧能禪師。我們且看兩人會面情形:「永嘉大師,初到振錫杖,繞祖師三匝,卓然而立。」當時六祖慧能禪師正在講堂,永嘉大師直驅講堂,並未如一般禪師先禮拜六祖,而是繞祖師三匝表示禮敬,振錫杖卓然而立,等候祖師說法開示。六祖見狀,說:「夫沙門者,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大德自何方而來?生大我慢。」也就是說修行人要守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行住坐臥均須遵守,一切要循規蹈矩。大德自何方而來,怎麼如此傲慢?永嘉大師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兩句話表明永嘉大師所關心的是「大道」,大道才是生死大事,認定無常迅速,求道的心昭然若揭。六祖說:「何不認取無生無滅,了取無速無慢乎?」永嘉大師答:「體就是無生無滅,既然無生無滅,本無速慢之別了?」此句話已道出「佛性真如」的特性了。所以六祖只能說:「如是,如是。」此時,永嘉大師才正式具三千威儀參禮六祖,隨即要告辭回去。 六祖說:「返太速乎!」永嘉回答:「自性無生無滅,本自具足,根本也無動無住,怎會有快慢?」六祖繼續追問:「是誰知道自性沒有動,沒有住?」永嘉答:「開悟的大善知識自己知道!」這話問的好,答的也好。六祖繼續說:「你甚得無生無滅之意。」永嘉說:「無生無滅豈有意耶?」這裡講出自性無生無滅,而身心意念皆為幻垢,自然不是自性,明心見性的永嘉大師是很清楚了解的。六祖又繼續追問:「既無意念,誰當分別?」永嘉說:「分別亦非意。」盧師尊點出這句非同小可,若非見性者,是講不出來的,因為這是見性的話。人的意念為見聞覺知的範圍,一位開悟者早已轉八識成四智(*2),智慧的分別當然不是見聞覺知了。由此知道,佛性無生無滅,非見聞覺知得到,有見聞覺知則有生有滅,非佛性。六祖感嘆永嘉大師的悟道與自己一樣,說道:「善哉! 善哉! 少留一宿。」永嘉大師就在六祖處,過了一夜,第二天下山,才回溫州繼續弘法利生。 本篇禪文,從頭至尾全部圍繞在論述佛性上,兩位祖師的對談,爆出了火花,光明燦爛無比,連天地日月亦然撼動。對於佛道的非見聞覺知,老子在《老子西昇經.在道章》曰:「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魚在水中,水在魚中。」也就是說雖然佛道感覺不到,但亦未曾離開我們半步啊! 此種非見聞覺知的見聞覺知,也就是《金剛經》內:「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所要傳達的。再者,我們且看,世尊臨入涅槃,文殊菩薩請佛再轉法輪,世尊曰:「文殊! 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說一字,汝請吾再轉法輪,是否吾曾轉法輪耶?」這裡已經很明白指出佛性恆在,並不因世尊涅不涅槃而有所減少了。又,世尊於涅槃會上,以手摩胸,告眾曰:「汝等善觀吾紫磨金色之身,瞻仰取足,勿令後悔。若謂吾滅度,非吾弟子。若謂吾不滅度,亦非吾弟子。」時百萬億眾,悉皆契入。 這裡講,佛滅度,佛不滅度,佛性均在。時百萬億眾,悉皆契入。不知你(妳)悟了沒? ------------------------------------------- (*1) 唐朝永嘉玄覺禪師在中國禪宗史上是負有盛名的,俗姓戴,永嘉(浙江溫州)人。年輕時曾經修學三藏經論,於天台止觀法門特別有研究,也有心得,以後因看《維摩經》開悟。永嘉玄覺禪師聽從玄策禪師之建議,至曹溪禮拜六祖,請求印證。六祖聽了永嘉大師開悟之語後,非常開心,特別留大師在曹溪住一晚,不要急著回去。永嘉禪師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回去,在曹溪成為很有名的「一宿覺」,他在曹溪住了一天就大徹大悟,以後回到永嘉弘法利生。 永嘉玄覺禪師於唐睿宗先天二年十月十七日圓寂,其留傳後世的作品有《證道歌》與《禪宗悟修圓旨》。慶州刺史魏靜,將其作品編集名為「永嘉集」或稱「永嘉大師禪宗集」,已收入大藏經。禪宗悟修圓旨,是教誡學生立志修道之法,建立觀心十門法要。證道歌則以韻語形式表達證道禪理,語言淺白易解,禪機由淺入深,直識本心,發揮證道妙用,堪稱禪宗絕世佳作。 (*2) 請看本格(目前在第一頁)『三身四智的闡微』一文。 (註) 影片為文殊師利菩薩心咒(梵音); 音樂為秋水。
蓮生活佛畫作—山霧之舞 (嗡。阿拉巴雜那底)
|
|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