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14 18:22:51瀏覽5165|回應11|推薦97 | ||||||||||||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百年雪耻第一仗 國威高揚仁安羌 1842 年中國清朝政府喪權辱國簽下「中英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 100年後的1942年4月18日,中美兩國軍史上最具意義的行動,碰巧也在這一天同時展開! 同樣是肅殺的氣氛,波濤洶湧的太平洋上,16架美國陸軍航空部隊的B-25轟炸機,在杜立特中校的率領下,破天荒的自航空母艦上起飛,驚險地完成轟炸日本東京的任務;《延伸閱讀:4月18驚爆東京30秒,電影《珍珠港》沒說到的英雄故事〈一〉》這是自珍珠港被日本偷襲以來,美國唯一一次像樣的成功反擊,為此羅斯福總統興奮不已,二年內將他從中校直接跳升准將,再升二星少將(等於國軍中將)。 而另一端緬甸戰場的仁安羌油田區,由孫立人訓練指揮的軍隊,首度在中國國境外,與英、日兩國軍事強權較勁,近千名的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團長劉放吾)官兵,以出其不意的欺敵戰術迷惑敵人,精準的射擊能力與勇猛頑強的戰鬥精神,以少勝多打退日軍,救出七千英軍與伍百餘平民、記者、傳教士,創造中國近代史上揚眉吐氣的「仁安羌大捷」,除了一舉改變了英國人對中國軍人高傲的態度外,也開啟爾後日軍在這個叢林戰場,整整損失五個師團兵力的連串噩運! 圖片說明:中國駐印軍年方14歲的炮兵,腰綁奪自日軍的戰旗神情愉快的用餐。 Using Japanese flag for an apron Chinese artillery man eats his bowl of rice in the jungle. After finishing, he removed flag and cheerfully wiped his mouth with it. Some of Stilwell's Chinese are as young as 14, few are older than 轉貼自CBI戰史網站 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戰場上相互拼殺難免死傷,然而孫立人將軍可說是自清末以降,最重視袍澤的將領,他的部隊絕對不遺棄同袍,仗打到哪兒公墓就修建到哪兒,一路邁向國境,他唯一的心願就是把弟兄們全部帶回家「不論死活,一個都不能少」 從緬甸打通史迪威公路(即中印公路),讓援華抗戰物資得以源源不斷運至國內,功勞何其大!一般人想到的大半是官運與前途,然而孫立人心中所掛寄的竟是如何買到冥紙! 根據當年《大公報》駐軍記者呂德潤回憶,1945年1月,史迪威公路(即中印公路)通車。他在隨軍前行返國的前一夜,向孫立人道別。 呂德潤在其《江邊夜話》一文中寫道: 我對孫軍長說:「明天一大早,我即隨首批車隊回國作沿途採訪,你有什麼東西(物件)要我從昆明帶回來。」他說:「他將參加在畹町的通車點典禮,但不隨車行動。至於去不去昆明,尚待批示。」他停頓了一會後說:「如果我不去昆明,就請你在方便的時後,看看昆明市上還有沒有賣冥鈔的,如碰上,代我買一些回來。」 我當時一下子沒聽清『冥鈔』是兩個什麼字。 他說:「冥鈔就是按照我們中國的老風俗,給死去的親人上墳時燒的紙錢。」他苦笑著緩緩地說:「並不是我迷信,只是我實在不知道如何表達我對為了這場勝利,而戰死在外國荒山密林中的那些忠魂的哀思‧‧‧」 他斷斷續續說完了這句話,淚水盈眶,再也說不下去了。我從未見過,也未想到他會這樣激動。當時我這個目睹了這場勝利來之不易的隨軍記者也深受感染,想起了許多,可是無力出聲,也不想接話。我倆都控制著自己,久久對坐無言,誰也不看誰。 1945年6月,帶著緬甸俘獲的3頭大象和日軍俘虜,新一軍回家了。同行的還有上萬陣亡將士的骨冢,一如孫立人的承諾,「招魂隨旆,同返中原,永享春秋,長安窗夢」。3頭大象中最為台灣人熟悉的一頭,就是過去曾經伴隨許多人成長的台北木柵動物園鎮園之寶──林旺。 孫立人將軍在廣州完成受降工作後,心中最惦念的就是隨他出國遠征而殉國的戰友,為了選擇墓地,他曾三度搭乘飛機在廣州上空勘查,在親自登上白雲山下的馬頭崗後,確定了新一軍公墓的位置,並親自設計圖樣,當年公墓修建未動用國民政府一分錢,全部都是新一軍官兵自願捐獻的。 公墓於1945年11月5日動工,1947年9月落成,孫立人將軍還徵集了600名日軍戰俘,為新一軍陣亡袍澤修築公墓以告慰先烈于九泉,他明白告訴日俘: 「你們讓我們流血,我要罰你們作工流汗。」
這些戰俘們非常清楚新一軍(含中途調回中國由新22師擴編的新六軍)在緬北殲滅日軍五個師團的威名,均很順從地勤勞做工,甚至就在工地自己作飯,整整工作了四個多月,完成了墓地的基礎工程,才遣返日本。 (沈克勤編著《孫立人傳》上P.391) 圖片說明: 時任台灣防衛司令的孫立人,以老新一軍軍長身分於1947年9月6日,親赴廣州主持印緬陣亡將士追悼公祭典禮,左臂臂章即為新一軍的軍徽,他的每一件軍服都有這枚臂章,終其一生從未拆下。 整個公墓由墓門、東西兩座紀功亭、紀念塔三部分組成,門額頂上的「陸軍新編第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兩側的「頂天立地」、「震古鑠今」以及兩座紀功亭正面的「勳留炎徼」題匾均為蔣介石手筆。紀功亭後面的「浩氣長存」匾額由孫立人將軍題寫。 紀念塔正面石碑台座頂安置的一隻重逾1千6百斤的展翅銅鷹,是用新一軍在印緬作戰時發射後的炮彈殼鑄成,鷹為新一軍的軍徽。 台座的左、右、後三面牆刻有全體陣亡將士的名字。紀念塔台座上聳立著4條,高達20餘米的石柱,直指雲天。展現新一軍的軍訓「義勇忠誠」精神。 蒙塵軍威終將昭雪
(下圖圖片取自晏歡先生網址):http://yanhuanhk.blog.hexun.com.tw/31416664_d.html 這位年逾七旬還能做五十多下伏地挺身的人,是孫立人將軍在台灣幼年兵總隊裡收的義子,日後成為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化學榮譽教授的揭鈞先生。 20多年前,爲給義父孫立人將軍洗冤,他帶頭與臺灣當局交涉,並最終使孫立人在1988年獲得自由,但他也因此被限制重返臺灣,就連孫將軍逝世時也一樣拿不到返台入境許可證;所幸中華民國駐外單位中仍有正義之士,私下指引他返國奔喪的方法,揭鈞才得以回台爲義父送終! 1990年11月19日,孫立人將軍病逝台中,今年正好二十週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所統率的軍隊與那些先烈們所創造出來的光榮,仍在兩岸的正史中蒙塵,但是他們卻一直是美國陸軍「游騎兵特種部隊」Ranger的驕傲! 好萊塢電影「黑鷹計畫」《Black Hawk Down》裡所描述的美軍,就是這支精銳部隊的現代版(該片獲得第七十四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混音及最佳電影剪接獎項),到了21世紀,他們的臂章與隊徽中都還鑲著「青天白日徽」。 原來,美軍特種部隊在二次大戰後一度衰微,在一九七○年代初期,美國陸軍決定重組特種部隊的時候,曾經對古今中外的特種部隊進行研究,結果選出來的典範,就是在二次大戰期間,和孫立人部隊在緬甸並肩作戰的美軍麥支隊Merrill's Marauders,他們也是二次大戰期間,美國陸軍在CBI中緬印戰場唯一的特種部隊,負責從日軍背後切斷日軍的後勤與通訊。 這支部隊在對日軍作戰期間,幾度面臨危機,都是孫立人的三十八師支援解圍。一位Merrill's Marauders美軍隊員就很坦白的說:「我們和 38 師在一塊兒作戰,便什麼都不怕。」 因此在麥支隊Merrill's Marauders的隊徽上有象徵中、美兩國的國徽,長距離作戰的閃電、掩護軍隊的綠色森林與空降裝備的藍天。當Ranger選定麥支隊為典範之後,也繼承了麥支隊員有的隊徽,所以青天白日的標誌,至今仍舊伴隨著Ranger延續著先輩們的典範。 圖片說明:2002年Ranger部隊攝影士官大衛‧奎德,與成軍60週年紀念臂章
撫今追昔,孫將軍及其受難袍澤的故事,總讓人低迴不已,值此孫將軍逝世二十週年的時刻,謹以拙作表達對所有與新一軍相關將士的誠摯敬意! 負笈美洲習軍陣 效命沙場衛國疆 將軍百戰威名揚 縱橫緬北掃敵寇 打通血路護外援 十萬青年十萬軍 芒友會師返家邦 抵禦紅潮鎮東北 一片赤忱效武穆 怎奈功高遭人妒 派跨寶島勤練兵 徐圖再練鋼鐵師 新軍派赴金門島 一戰揚名古寧頭 整軍經武掏心肺 卻遭奸佞陷囹圄 滿腔熱血頓成灰 戰將無力可回天 藍鷹兵團留青史 義勇忠誠新一軍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