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4 23:44:52瀏覽3772|回應20|推薦114 | |
「喂!請問是張才發先生公館嗎?」 「‧‧‧您是哪位?」 「請教是張老夫人嗎?」 「‧‧‧您有什麼事?」 「夫人好,不好意思打擾您,晚輩XXX,因為在資料中發現有一位張才發老前輩,打過古寧頭、九三砲戰等戰役,是一位很特別的英雄。」 「‧‧‧他不在了‧‧‧您有什麼事?」 「我知道張老英雄已過世了‧‧,因為我正在蒐集抗戰新一軍的故事,想確認您先生是否就是參加過遠征軍,跟過孫立人將軍的那一位?」 「‧‧‧‧‧‧‧‧‧‧‧‧」 此時的電話聽筒裡雖有聲響,卻不再有回應,靜默一會兒後,電話被掛斷了!以為是不小心切斷的,立即再重撥一次,但已不再接聽了! 當下我的心情是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找幾位老新一軍幹部的家屬,這是第一位還連絡得上的主眷;難過的是──恐怕在我迫切地追詢中,已碰觸到老夫人內心深遠的傷痛! 張老夫人對不起!惹您傷心了!! ※※※※※※※※※※※※※※※※ 剛開始看到張才發這個名號,是從周書庠將軍於民國六十八年所寫的「古寧頭大捷三十週年回憶」一文中讀到的;當時 (1949年) 的張才發是「臺灣防衛司令部」(司令為孫立人將軍)砲三團的 75mm山砲連連長,奉命配屬青年軍201師一同增援金門。 多年後再次讀到張才發這個名字時,他是 105mm榴砲營少校營長,出現在以下這篇老兵憶往的文章裡: 轉貼自榮民文化網 http://lov.vac.gov.tw/Memory/Content.aspx?Para=51&Control=3 作者:萬嘉瑄 營長張才發少校率領著全營官兵,於高雄軍用碼頭,登上海軍中字號登陸艇,由海、空軍掩護,至深夜駛抵金門料羅灣搶攤,拂曉佔領沙美陣地,十二門一○五榴彈砲,一字排開,就地開設射擊指揮所,有線電總機、無線電台、前進觀測所、測量班、彈藥排等,各就戰鬥位置,通信兵迅速架設有線電,測量班駕輕就熟,完成簡易測量;射擊指揮所完成射擊指揮,即加入金防部作戰指揮中心,受領火力增援任務。 本圖片感謝網友安頭先生提供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10327&prev=10486&next=9479&l=f&fid=7 營長親率前進觀測官劉元傑中尉,直奔步兵第一線前進指揮所,指揮作戰。我擔任射擊指揮所射擊士官長,完成一切射擊準備,並向營長報告後,立刻接獲前進觀測官射擊要求;我換算成射擊命令後,知道步兵第一線要求的火力十分急迫,已不容許「試射」程序,乃毅然決然向砲陣地下達射擊口令。 當第一群砲彈著陸,命中目標時,前進觀測官立即傳回「原距離、方向全營效力射」。
首先,是「總機」被摧毀,線路被中斷,射擊指揮所改用無線電機向前進觀測所連絡,砲陣地改用傳令兵向射擊指揮所連絡,但火力始終沒有中斷,直到砲戰結束。 第二天一早,營長到金防部參加檢討會,受到司令官劉玉章將軍的獎賞,抱回戰地指揮官最高獎金新台幣九百九十元,全營打牙祭綽綽有餘(在下註:當年軍中副食費每人每月不到 30元 );營長表示,經過一夜海上的顛簸,全營人員、武器、彈藥、車輛、十二門大砲,都準確地搶攤登陸成功,佔領陣地,展開拂曉攻擊,澈底摧毀了圍頭共軍高砲陣地,掃除了我空軍的威脅。 原來共軍在圍頭的高砲陣地,十分隱密,我方從未發現,因此我空軍執行任務時經常受到威脅。 這次經我營猛烈砲擊,澈底摧毀,總算是替空軍受難官兵報仇了。 其次,我營陣地完全暴露地面,受到共軍猛烈砲擊,全營官兵愈戰愈勇,終於壓制了敵人砲火,獲致全勝,戰地司令官劉玉璋將軍及美軍顧問團目睹戰況,對官兵勇敢、沉著、善戰的表現稱讚不已。 我營官兵在臺灣(鳳山)接受了嚴格新軍訓練,練就了一身本領,藝高膽大,首次登陸金門,便在敵人砲火下搶攤成功。官兵平均年齡約在廿五歲左右。 營長張才發少校是戰場之虎,參加過遠征軍,在印緬野人山與日軍作戰;民國卅八(1949)年 6 到 8 月間,先在福建參加「馬尾戰役」,10 月底又在金門「古寧頭」戰役參戰,迭受砲火錘鍊,戰場經驗豐富,帶領我們這群初生之犢,更是如虎添翼。 ※ 讀完萬先生的回憶,頓時對這位前輩產生好奇——他該不會也受「孫立人將軍冤案」所連累吧? 由於不好查證,所以在下去年在「紀念古寧頭,莫忘孫立人!」一文中寫下了一段感想:新一軍的前輩張營長啊!恕在下迄今才得知您也是無役不與的好漢,希望在那段整肅孫將軍的歲月裡,我們的國家沒有虧待過您! 然而經過數月的追尋後,我當時的直覺竟然成真,讓我為之鼻酸——張才發的名字也列在民國44年11月23日,國防部(44)理珍聲字第18號「國防部軍事檢察官聲請延長羈押書」的 9 2 人名單之中! 換句話說,才剛在 43年九月的「九三砲戰」中立下大功的英雄,打完勝仗回臺灣過沒多久,便被懷疑將「發動兵變」而羈押起來,到民國44年11月23日還延長羈押一次,翌年才無罪獲釋分發回部隊;至於是否「從此前途無亮?!」 很不幸的,答案正是如此! 從民國 3 1 年加入遠征軍入緬起算,張才發應該是從最基層,一步步浴血奮戰,踏踏實實累功晉升的;他隨駐印新一軍回師打通中印公路,在廣州及香港、九龍受降,再入東北,然後到臺灣鳳山協助訓練新軍;民國 3 8 年間又兩度渡海轉戰福建馬尾、增援金門古寧頭。 在砲兵學校高級班受過訓的張才發,顯然戰場作戰能力備受肯定,所以民國 4 3 年金門前線爆發九三砲戰後,他又再度膺選渡海增援金門的任務,並不負眾望立下大功;那時候他官拜少校營長,應該是已佔了中校缺,推算他應於民國 4 4 年元旦累功晉升中校? 但 1 4 年後的民國 5 8 年,他以陸軍總部中校「部屬軍官」(沒派任職務)的官銜奉命退伍‧‧。 回顧張才發前輩的報國生涯,仗是一天沒少打過,在孫立人麾下,他們專讓日軍與共軍吃敗仗‧‧‧,然而那些靠他們打了勝仗才得以在台灣安身立命的人,卻反過頭來咬他們是「匪諜」‧‧,真是情何以堪哪! 如今,看看時下一些從沒打過仗,時間到了就晉升的「將校們」,雖也「能力出眾」但可有幾位還記得那些「熱血報國卻受冤」的真英雄乎! 在網路中寫孫立人將軍的事績,其實只是一個開端,在下真正想要發掘的故事,其實是一路在烽火中,跟隨孫將軍南征北討抗戰剿共,渡海來台練新軍,徐圖還我河山的那群勇士們。 遺憾的是,在訪查的過程中,很難避免觸及這些受冤者的傷痛處,以致於九成被拒訪。 他們常常對我說:「小老弟啊!年紀大了,過去的那些(冤枉)事想忘也忘不掉,你讓我講一點,我就得難過上一個星期啊!拜託你就別問了吧?」 由於說服老人家的工作備極艱辛,這也是在下近幾個月疏於耕耘的主因,然而正如同龍應台的體會,此刻再不做紀錄,不跟時間賽跑,未來將徒留遺憾! 這條路雖艱難,但並不孤獨,我會持續地走下去的。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