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講座】國際法學會理事長陳長文 談跨國界法律思維 任何人皆無法置身事外 關心時事發展 2007-10-31 |
|
|
曾任海峽交流基金會首任秘書長、現任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長陳長文 應邀出席國立高雄大學「卓越講座」演講時指出,當今的環境任何人對於禽流感、溫室效應、貧富失衡、愛滋病失控等問題皆無法逃避置身事外,不論所學背景為何,皆應培養跨國界的法律思維且關心時事,尤其握有愈大權力愈應戒慎恐懼、臨淵履薄,企業管理者如此,政府領導人更該時刻自我反省,而非沒事遣人調查反對者過世父親的骨灰罈上刻些什麼文字。 「把手指放在善惡交界之處,就能觸碰上帝的袍服。」陳長文引用黎巴嫩詩人紀伯倫(Khalil Gibran)的散文集「沙與沫」,點出法律人被賦予原本屬於上帝的「斷人生死、解人紛爭」權力,更該謹慎以對。同樣的道理,執行長享有來自股東賦予管理企業的權力,分紅領高薪之際更應捫心自問,公司營運有無上軌道,股東獲益有無更好?此外,握有新技術的科學家,醉心開發的同時也該檢討,發明有沒有讓世界變得更好? 陳長文說,「溫室效應造成北極冰層融化,或是旁人抽菸關我什麼事?」但是當全球溫度提高,造成氣候異常,進而產生物種滅絕、疾病擴散,或是因為吸菸人口增加,導致菸害防治預算提高,連帶排擠其他醫療經費,「這樣就關係到你了!」又如拉抬台灣經濟成長率不能或缺的電子產業,一旦遭到對手提出侵權官司,敗訴支付天價賠償金也將造成一連串可怕效應如企業倒閉、失業率攀升。因此不論所學背景、所從事行業,任何人都該關心時事、培養跨國界的法律思維。 演講過程中,陳長文多次表達反對軍購、擴增幾千億的國防預算的立場,尤其「入聯或反聯」、「國家名稱叫台灣還是中華民國」、「我們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邦交國數字24、25 或26 」這些問題毫無意義,他以去年加拿大承認國內魁北克省「國中之國」地位、英格蘭民意逐漸贊成蘇格蘭獨立的例子談兩岸對峙情況,「多給中國些時間,也許要20年或50年,甚至100年」,等到對岸民眾的知識水準、國際觀普遍提升後,許多現在爭執不下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陳長文強調,兩岸要爭要比的是實力,中國崛起是事實,台灣卻持續需耗空轉教人痛心,投入軍購經費遠不及提升教育、科技、經濟、醫療重要,這些都是執政者必須認真思考執行,而不光是喊口號、搞意識對立,更不該引起骨灰罈風波後還大言不慚批評往生者。 陳長文演講指出,任何不論所學背景為何,皆應培養跨國界的法律思維且關心時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