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29 14:30:17瀏覽921|回應0|推薦15 | |
兩岸雙贏全靠善意之鑰 商業周刊-數位學院-經典論壇 2006-08 哈佛公益論壇系列二:謝長廷 V.S 陳長文
整理 \ 曾如瑩 一開場,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就說:「這是一個不容易談的題目,兩岸問題的複雜在於有感性的成分,不一定可以理性討論」,這話也正巧呼應了另一位主講人--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合夥人陳長文的新書《假設的同情--兩岸的理性與感性》。 儘管議題複雜難解,不過在兩位主持人--《商業周刊》發行人金惟純與立法委員李紀珠的穿針引線下,不僅台上辯論得熱烈,就連台下的立法委員林濁水、陸委會主委吳釗燮也加入討論。以下是精彩對談紀要: 建立和平共識 謝長廷:要先生存,才能求共生 主持人李紀珠問:兩岸如何達到雙贏?政策該怎麼做?請兩位主講人發表意見。 謝長廷答:記得曾在一九八七年和趙少康辯論,當時我就說,統獨不是目的,讓人民幸福才是目的,但是幸福很主觀,有人認為是經濟,有人認為是尊嚴與自由,所以最後還是應由人民來決定。 兩岸要共生合作,得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才是雙贏。如何達到呢?兩岸一定要協商談判,從台灣的觀點看,內部一定要先團結,分裂的台灣不可能在談判中得到利益。台灣現在有的共識,我認為是,第一,兩岸要和平;第二,兩岸的未來必須尊重人民的決定;第三,保護台灣的現狀;第四,反對中共用非和平手段對付台灣。 至於跟中共間,我認為在善意和信任的前提下,可以先建立「程序的共識」,並且尊重對岸的意見。再下來,就是「時間的共識」,兩岸不一定要現在解決,而是要等未來,雙方更有信心的時候。(陳長文點頭) 陳長文答: 剛剛 現在的執政黨,對於一個中國仍有保留,但大陸和我們其實都有共識,要壓下激進意見,追求兩岸人民最高的福祉,所以不能光從台灣的角度看,要將心比心,思考大陸的難處。儘管有人說太天真或太理想化,但有其他方法嗎? 李紀珠問:兩位主講人都提到善意,但是方法卻不同,謝院長說共生要先求生存。具體一點看,你們兩位對軍購的看法如何? 陳長文答:如果我們不要軍購,拿這幾千億,去做社會福利、教育,或國際慈善活動,說不定反而能拓展台灣國際能見度。我認為,如果是六○到八○年代,兩岸關係是有你無我的情況,那時候勒緊褲帶都要買軍備,但現在兩岸局勢已經不同,風險不大。具體說,今天只有一個風險,就是修改憲法、更改國號及國土。現在國家財政狀況捉襟見肘,而軍購占預算很大的一部分,每天看報紙,台灣還有太多弱勢族群要照顧,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題。 如果真的要軍購,我建議軍備應該跟工業發展結合,推動潛艇、飛彈等自造,有助於造船、鋼鐵業等經濟發展,否則我堅決反對軍購。 謝長廷答:從和平主義來說,不要買武器最好,但是裁減軍購都是互相的。有人說時空改變,以前有必要現在沒有,但是大陸常常在變,如果它突然不懷好意,那時頓足捶胸都沒用。 也有人說,拿軍購的錢去辦營養午餐,那大陸不是更需要拿軍備的錢來做營養午餐嗎?何以它還持續擴張武備?我認為強者應該先表示善意,像是老虎與羊,老虎沒表示,你敢拆掉羊柵欄嗎?所以,共生的前提是自己要能生存。 杜絕分化內部 陳長文:選舉炒作族群,該黨紀處份 《商業周刊》發行人金惟純問:今天台灣面對的問題是,主政者有沒有根據全民的利益,引導議題到平衡點。合理的判斷有三種,價值判斷、事實判斷,還有後果判斷。我認為主政者長期強調價值判斷,導致降低大眾對事實與後果的理性判斷,請教兩位,台灣政治人物分化內部,是不是兩岸問題難解的原因,該如何處理? 謝長廷答:政治是零和的遊戲,確實選舉不利於共生,會撕裂人民情感,讓政治態度決定許多事情。但兩岸有歷史有事實的因素,要用同理心去理解,人很難超越自己的經驗做判斷,因此大陸會做出一些我們難以理解的事。但是政治人物是可以的,因此不要挑起情緒與仇恨,而要以長久利益為依歸。 陳長文答:過去政客混淆百姓對兩岸的看法,所以各黨領袖應該記取教訓,在選舉時參選人如果再炒作族群議題,就該黨紀處理。 金惟純問: 謝長廷答:我個人認為要超越自己、超越族群、超越自己的黨,堅持自己的信仰、哲學觀,有挫折也要講自己的話,如果只在自己身邊尋求溫暖掌聲,你就走不出去。所以要先走出去,才能建立一個長久架構。 李紀珠問:台灣問題是不知道自己定位。舉例來說,台灣說自己是民主模範,但我們看到的是台灣不承認大陸學歷,為的是怕他們回來當公務員怎麼辦?如果對民主有自信怎麼會怕,這不是沒信心嗎?再談經濟,台灣怕邊緣化,怕小經濟體如何對抗對岸,這也是沒信心。 謝長廷答:我們確實可以更有信心一點,可以更開放一點,但兩岸政策是屬總統職權。至於是否對大陸投資太多,這在專業上可以做些管制,不是說開放就不管制。台灣比中國有優勢的地方,就是民主的柔性國力,台灣民主成功,大陸爭取民主時才有模範,大家要對民主更有信心。 陳長文答:學歷開放問題,從情理法都沒有任何理由不開放,總統沒權利說他不承認大陸學歷,最近高等行政法院判決,不承認是違反教育部法規的。至於如何凝聚共識,我認為自己要有格,尤其是政治人物,堅持自己的看法, 兩岸要有信心 陳長文:百姓有共識,統獨都有可能 金惟純問:最近一年多來,北京改變做法,進口台灣農產品、開放觀光客來台等,積極拉攏台灣中下階層,你們如何看待大陸這樣的改變? 謝長廷答:這番調整,表示大陸比以前更有信心。但基本上,如果能移去飛彈威脅,給台灣國際空間,才是對台灣人真正好,其他都是略施小惠。對岸訴諸台灣人民,對我們是個挑戰,是應該肯定的,不過大陸的民族主義與權力鬥爭,則是我們擔心的。 李紀珠問:今天民進黨立委林濁水也在現場,因為你對兩岸問題著墨很深,是否也請你發表一下看法? 林濁水答:兩位看法都很精彩,我看差異是在軍購問題上。我也贊成軍購,不過我贊成的理由是這樣,我觀察,中國對內統治是不理性的,對外則比較理性,例如看它處理澳門與香港的回歸問題。所以,如果大陸可以輕鬆拿下台灣,它就不必理性,反之則會趨於理性。 另外一個心得,我最近讀英法百年戰爭,從十四世紀打到十五世紀,肇因於英國國王在法國諾曼地的領土,也可以說是統獨問題,兩國直到一八○二年,花了四百多年,英國才簽約放棄土地,反觀台灣,才一甲子的時光,怎麼可能馬上解決。就這角度,只要尊重對岸想法,但也不須急著宣示一個中國,讓對岸天天朝思暮想,時間會自然解決這個問題的。 陳長文答:我回應一下 制度比國家認同重要,兩岸局勢已經比過去緩和,只要兩岸的老百姓有相同共識,獨統都有可能。雙贏的籌碼在嗎?百分之百在,台灣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從獨裁威權到民主,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又有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調和,台灣要更有信心。 http://e-academy.businessweekly.com.tw/e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