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明代朱三松款竹雕八駿圖筆筒
2019/05/24 21:36:43瀏覽1388|回應0|推薦0

明代朱三松款竹雕八駿圖筆筒

~2019.5.24 陳宗嶽 寫於台北

 

  此一朱三松款竹雕筆筒收藏近二十年了,朱三松是竹雕界的巨擘,明清時代他的仿品就很多,因此只能從筆筒的竹質、皮殼與雕工來辨識真偽。

  這個筆筒的深高浮彫技法應該在清代中期以前,留皮陽刻名款的作法至少說明這筆筒在雕成之時就已落款「朱三松」,不像後來陰刻名款有後加之嫌。

  八人騎八匹馬稱之八駿圖,意謂人、馬均非凡品,而且騎姿、馬態各有千秋,再者騎馬者的裝束像是唐代的服飾。

     把玩時上手的感覺:雕工圓潤不澀手,加上馬的鬃毛須以絕難的斜刀去「拉絲」(篆刻術語,對獅、馬、人的鬃毛與長髮,需一刀不斷的拉成長線,謂之「拉絲」),以及「八駿圖、三松、『朱』字印」的絕美飄逸書法,縱使不是「朱三松」!也須絕頂名家方能為之!所以就雕工、書法、印章、畫風的整體風格而言,不是也是了。

 

ㄧ、八駿圖源起

  八駿是傳說中的八匹駿馬,是一個名造父的人獻給周穆王的,周穆王命造父為其駕車,乘著八匹駿馬拉的馬車去見西王母,但是徐偃王叛亂,周穆王乘著八駿拉的車,很快就趕回了周國,平定了叛亂,於是將造父封到趙城,造父的後代創造了戰國時的趙國。

  《八駿圖》中的八匹馬傳為周穆王的八匹馬,命名的說法有二:

  1、《拾遺記.周穆王》,以駿馬的速度命名,王馭八龍之駿。

  一名:絕地,足不踐土;

  二名:翻羽,行越飛禽;

  三名:奔宵,夜行萬里;

  四名:超影,逐日而行;

  五名:逾輝,毛色炳耀,

  六名:超光,一形十影;

  七名:騰霧,乘雲而奔;

  八名:挾翼,身有肉翅。

 

  2《穆天子傳》卷一,以駿馬的毛色命名。

  赤驥:火紅色的馬;

  盜驪:純黑色的馬;

  白義:純白色的馬;

  逾輪:青紫色的馬;

  山子:灰白色的馬;

  渠黃:鵝黃色的馬;

  華騮:黑鬃尾紅馬;

  綠耳:青黃色的馬。

 

二、文人刻竹始於「嘉定三朱」

  文人竹刻始於明代朱鶴的出現,標誌著文人竹刻正式登場。朱鶴的竹雕具有開創性,創立了「以畫法刻竹」的設計理念,使竹刻的藝術水平和書畫韻味大大提升,傳統竹刻開始跨入文人藝術的殿堂。

  朱鶴開創的竹刻新風,後人稱之為「嘉定派」。自朱鶴開始,祖孫相傳,出現了三代名家。後人所稱的「嘉定三朱」,即指朱鶴(松鄰)、朱纓(小松)、朱稚徵(三松)祖孫三人。

  古籍《對山書屋墨余録》有記載:人謂小松(父親)出而名掩松鄰(爺爺),三松(兒子)出而名掩小松之說。

  朱氏第三代的作品,至今存世不少,多集中在各大博物館中。

 

三、朱三松

  朱稚徵,字叔子,號三松,可能生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前後,卒於明末。活動於明萬曆、天啟年間。朱纓子。較全面地繼承了家族的雕刻技藝。

  《竹人錄》記述他「性簡遠,善畫遠山、澹石,叢竹、枯木,尤長畫驢。其雕刻刀不苟下,興至始為之。······所刻筆筒及人物臂擱、香筒,或蟹,或蟾蜍之類,當時即已寶貴。」

  嘉定「三朱」擅長深刻浮雕、透雕和圓雕,由朱松鄰開創,至三松技法愈精,臻於完備。這種技法也是嘉定竹刻的主要傳統技法。

  清人金元鈺在《竹人錄》評述「嘉定三朱」的竹刻藝術:「朱氏擅名竹刻,比之山陰父子,雖羲、獻自有分別,然源流一也。大抵花鳥規撫徐熙寫意,人物、山水在馬、夏之間。畫道以南宗為正法,刻竹則多崇尚北宗。蓋以刀代筆,惟簡老朴茂,逸趣橫生一派,最易得神也。」這可看作對朱氏一門「以畫法刻竹」風貌最中肯的評介。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ty43115&aid=126917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