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們都付房租給劉媽媽
2011/03/26 18:39:43瀏覽1935|回應1|推薦15

昨天去拜訪一位舊識,她原是媒體同行,後來轉行開了一家小輕食餐廳,一直想找機會去拜訪,但忙著又忙忘了,如今已事隔一年半,帶著興奮的心情前往,我常把他的店名跟「兔子聽音樂」餐廳搞混,有時記成「兔子吃麵包」,有時記成「兔子的音樂樹」,結果都不是。

▲小兔仍開心地懷抱夢想,但主人已經幻滅收工。

見到她時很開心,但她上句話是:「你怎麼有空來?」下一句話是:「我只營業到今天。」我從錯愕、惋惜轉到慶幸,幸虧還來得及參與最後一天,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這家緊鄰精華地段的辦公大樓附近巷子,不到十坪的空間租金要價三萬多,一到了晚上就猶如空城,假日也沒有人潮,一個月至少有八天不能做生意,遇上二月這類連續假期就更慘。房東還把稅金轉嫁到租屋者身上,也就是要繳十三個月的租金,「以前的慣例都一直是這樣,(你愛租不租,不租還有很多人搶著租)。」括號內的話是我說的,但大意就是那樣。

而懷抱著開店夢想的年輕人忍痛被剝削,心懷著若將來生意好就得以打平。但我可憐的舊識,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晚上還要重回媒體兼差,賺稿費貼補給房東的逃稅專屬基金。

像這樣的房東不勝枚舉,為何一碗「雙連圓仔湯」要賣到 90 元,比一個便當還要貴,第二代姚宇柏說,台北東區租金太貴,低單價的商品難以承擔。

最經典的例子是永康街商圈,我另一位朋友在永康街開店,一個月租金十幾萬,他說租金是固定成本,那只好從食物與人事成本下手削減成本,否則怎麼做都是瞎忙,於是我們便吃到縮了水的 B 級美食,連食材也變 B 級;這樣的惡性循環:客人不上門、食材變更差、客人更不上門、店家結束營業,房東繼續痛宰下一個房客。

在永康街「冰館」事件時,我與一位當地地頭蛇閒聊:「富饗園餐廳也因為租金過高而結束營業。」我內心惋惜,但他迫不急待地說,「全聯福利中心就要進駐,他們給的租金更好。」

於是乎,特色小店因負擔不起昂貴租金而紛紛退場,繼而代之的是集團式的連鎖業者,他們有雄厚資金可以分攤租金成本,這些身價暴漲的房東們似乎尚未意識到,永康街的特色正快速地消失當中,人潮也越來越少,而這正是他們自己一手造成的。

這樣的事件在台灣的大街小巷上演著,台灣的美食品質未能提升,不合理的租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許多經營者無法使用更多好的食材,消費者不僅吃不到美食,還要付出不合理的費用;反觀台中之所以餐飲得以蓬勃發展,重點之一就是租金便宜,提供餐飲業者很大的發揮空間。

媒體專訪劉媽媽的兒子俞昌哲,談到他月收租金 300 萬元,並將他對店面收租的心得分享給更多房東,與想要成為房東的人,我不禁心想:原來我們吃的 90 元甜湯,其中至少有 30 元就是付給劉媽媽這類的房東,他的 300 萬元,全來自我們的貢獻。

▼心情不好的主人煮出來的抹茶拿鐵,不成形的白色奶泡就像一朵混亂中的烏雲。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sarah1127&aid=5022094

 回應文章

粉圓小匠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感觸良深
2011/04/21 20:37

讀文之後感觸頗深

一莎拉我們也是媒體舊識

二我也轉戰餐飲業界

三同樣受過房東的氣

你應該猜不出我是誰  想知道就打電話問國峰吧  就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