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項塔蘭》看印度飲食(下)
2010/03/25 11:11:15瀏覽5608|回應0|推薦11

印度人早餐吃什麼?

吃了一頓拉餅(roti,又稱印度甩餅)配茶的豐盛早餐。拉餅是未經發酵的大鍋餅,吃早餐前才做,用加了少許油的中國式鍋子在盆火上煎成。剛起鍋正燙手的大鍋餅,抹上印度奶油,撒上一大匙的糖,捲成管狀,手握著吃。捲餅極粗,手勉強可以握住,吃時配一杯又熱又甜的奶茶。P.144《項塔蘭(上)》

印度人的早餐,北方人吃甩餅或烤餅,這段內文提到的就是北方人的早餐。南方人則吃薄餅,有時會鋪成塔狀,許多南印人往移民南洋,因此在新、馬一帶吃到的印度餅也多是南方口味。

印度家庭式早餐很樸素,樸素到令人懷疑會不會營養不良?甩餅只分甜鹹兩種口味,甜的就加白糖粉、鹹的則加鹽與胡椒,安迪阿亞說,印度人早上習慣吃素,往往吃完早餐就要到寺廟裡去,體內要是潔淨的。捲成棒狀通常是方便小朋友食用,雙手握著,不會弄得到處都是,有時小朋友放學後,媽媽也會這樣做上一管當下午茶點心。

印度人的智慧令人刮目相看,中國人用了中華鍋這麼久,沒想到還能翻過來做餅,甩餅吃起來像圓薄狀的Naan餅,除了麵皮香外,味道很單薄。

早餐店口味會比較多樣,吃法是撕一片薄餅沾不同口味的咖哩醬食用,當然少不了要配上一杯又熱又甜的印度拉茶。

波斯茶的喝法很特別

「來,林先生,」他微笑,「我們在喝波斯茶,要用道地的伊朗方式喝茶,不是嗎?」

他拿起一塊方糖放進口裡,把糖牢牢咬在上下門牙間,然後端起杯子,隔著方糖小口啜飲。我如法炮製,方糖慢慢在嘴裡碎裂、化掉,味道超乎我喜歡的甜,奇怪的新喝法讓我覺得有趣。P.204《項塔蘭(上)》

原本無法理解方糖,放入齒牙間該如何喝茶?一遇水不就化了嗎?不過在安達阿亞的解說下,一切就豁然開朗。

這裡所指的結晶糖,特色就在於甜度相當高,糖如同岩塊大小,使用時敲出自己適用的大小,多用來製作飲料或甜點,因此需要人力不斷攪拌,直至完全融化為止,更細碎的部份才用來當茶糖。

米餅是什麼?

孟買市有五千家餐廳,每家都想在香料米餅捲上拔得頭籌,而在許多人心目中,認定索拉布餐廳的米餅最好吃,……那一大片美不勝收的薄脆米餅,由馬不停蹄的服務生咻地一聲送到客人桌上,裡頭蘊藏了最美味的混合香料,這城市的任何地方及任何一道菜都比不上。P.496《項塔蘭(下)》

聽起來米餅(PAPADAM)受歡迎的程度,等同於台北人對於牛肉麵,米餅也有不同風貌,有米餅或豆餅,通常用來當作前菜,由於印度料理烹調上比較花時間,先上米餅,能讓客人度過等待的時光。

認識印度的甜點 ladoo

盤上有玻璃杯和一只盛著紅茶的銀壺。他從哈德拜的杯子開始倒茶,我的是最後一個。他離開房間,不久又回來,把兩碗拉杜(ladoo)圓球甜點和巴菲(barfi)煉乳糕點放在桌上,然後再度離開房間。P.306《項塔蘭(上)》

印度甜點一向以瑰麗的姿態存在,尤其顏色上從鵝黃、玫瑰、綠色都有,不過由於氣味濃郁、甜膩,台灣人較難接受。我猜想是因為印度氣候炎熱,為了避免點心變質,使用大量的糖延長腐壞,拉杜就如同書中所提,是一種圓球狀的甜點,油量也很高,再用力一點好像油就擠出來似的,「經過兩三天後,拉杜逐漸變硬,到時會較好吃。」安迪阿亞急忙解釋。

拉杜是由雪蓮子粉、奶粉、糖、綠豆沙、印度奶油等作成,安迪阿亞已刻意降低甜度,不過,眾人一嚐還是甜得快暈倒,四人合分一顆品嚐都吃不完,除了甜以外,很難形容其他的氣味,因為這些香料,在我們的飲食記憶資料庫中不存在,或並不深刻,也就是說,當品嚐一種新的食物或料理,正是建構味道資料的好機會。

許多人習慣只固定去幾家餐廳,或只固定點幾樣菜,這很可惜。我想起了曾寫過一篇關於明代皇帝用餐的文章,明明皇帝一個人吃不完那麼多菜,為何還是要上一整桌呢?後來才知道,原來國家幅員遼闊,而皇帝只有一人,難以視察天下,因此透過餐桌上的菜色來了解風俗文物,各地送來的名產代表當地豐饒、貧瘠、水質、雨量等等。

如果平時因為工作因素,難以有出國旅遊機會,建議大家可以多嚐嚐跑跑異國餐廳,雖非百分之百原汁原味,但透過味蕾與舌尖,就能在短短兩、三小時內,遊歷一個城市或國度,人生的百味,何不勇敢去嚐一嚐?

( 休閒生活美食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sarah1127&aid=388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