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12 19:13:26瀏覽1578|回應17|推薦68 | |
引用文章:長安城的「老二」歲月 作者:HummingBird HummingBird(以下為打字方便,一律稱「蜂鳥」)寫完女兒的高中,想起自己的高中,貼了兩張頗有瓊瑤味兒的照片,白衣黑裙的一掛清純少女,如夢似幻,引我想起了自己的高中生涯。 蜂鳥的文章裡有這一段: 蜂鳥家有個綠衣人,我初中唸三年,她就在我眼前晃蕩三年,不受刺激(或感召)都難。初中的蜂鳥成績雖非一等一,却也算好到讓桃園有名的補教名師看得起,這老師考前竟跟蜂鳥娘誇下海口~「妳女兒若沒考上北一女,我擺桌請你!」人算不如天算,北上進京趕考,幾分之差,從此與綠衣絕緣。 我很快就上去留了回應: 哎呀怎麼這樣巧哇! 我在初中畢業後也考上中山,但是沒去唸, 否則就能早一些認識可愛的蜂鳥了! 蜂鳥問我:「考上中山沒去唸?難道重考進了綠園?!」 這就勾起我的傷心事了,趕忙再回一篇: 沒去唸的原因是:我的父親要我直升那個學校的高中部,好能用獎學金唸書(考上前三志願的,學雜費全免)。不過,他對外人都說:「去台北唸書會學壞。」 你看,蜂鳥到台北讀書也沒學壞啊!我認識的一大堆朋友也沒有因為從外地到台北讀書就「變壞」了。用這個理由不讓我進長安城,至今想起來還是很不服氣呢! .......................................................................... 想當年,桃園的莘莘學子很流行到台北考高中。所謂「前三志願」以女生來說就是:北一女、中山、景美;男生則是:建中、附中、成功。如今物換星移,排名可能略有不同,但「名校迷思」依舊。 父母為孩子選擇「名校」或「非名校」,理由各有不同,但,不知道有沒有人想過:這些選擇和考量,真的對孩子好嗎?就以我自己為例:假如當年我的父母讓我到台北讀中山女中,我會不會更獨立、更合群、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例如:蜂鳥)?以一句「會學壞」否定了孩子的一條路,是否失之輕率? 好吧,放棄了中山女中,接下來,高一結束要選組的時候,父親的意見又來了。我的文科很強,國文、英文不在話下,連歷史、地理都讀得很輕鬆,但父親硬是不讓我選社會組(就是現在的第一類組)。他說:「社會組畢業出來,找不到像樣的工作,到時候吃不飽、餓不死的,誰來給我們養老?」我不知道該怎麼反駁他,當年也沒現在這麼叛逆,就默默聽從了。 這樣一來,高二、高三在自然組讀得有夠辛苦,但還是硬撐著,以「自然組第二名」畢業(注),厲害吧?只是,這樣勉強讀著自己不喜歡又不擅長的科目,怎麼會有好成績呢?最後當然沒考上理想的大學。 一路走來,我發現年輕時的自己從來沒有「生涯規劃」的概念,父母怎麼說,我就怎麼做;完全沒想過:「這真的是我要的嗎?」也因此,平添了許多痛苦。後來自己也為人母,便經常提醒自己,不要重複以前的錯誤。 沒想到看了蜂鳥的文章,竟然讓我湧出許多感傷。我忍不住幻想著:假如我也曾穿上白衣黑裙,漫步在長安城裡,那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注:這段經歷在拙文〈一位訓導主任〉提過。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