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30 16:05:06瀏覽1021|回應2|推薦7 | |
谈论“碳政治”这样的议题是非常困难的。我们一切的判断只能基于理性与分析。过度的解读都将带来偏差。 1.欧洲与美国之间绝对没有轻易“放弃一切”互相“合作”的可能。他们只会基于利益与实力法则。 我们知道世界银行的统计显示,从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后,全球“碳交易”的总额从最初不到10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260亿美元。其中金融衍生工具带来的交易量也在不断上升。从金融衍生工具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的威力,人们可以预计到它在大规模进入“碳交易”市场之后的景象。而资本力量进入,无疑会为“碳政治”提供更大的动力。在这种金融资本催生的泡沫后面,真正获益的将是掌握新能源技术的企业集团。而英国、法国、德国和北欧等欧洲国家在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方面无疑是全球新能源技术的引领者。 目前“碳交易”的主导权掌握在欧盟手中。欧洲气候交易所、欧洲能源交易所等一直从事着“碳排放权”的交易。2003年,美国建立芝加哥碳交易所,但由于美国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所以业务对象主要是欧洲国家。2008年1月,纽约-泛欧交易所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合作建立一个“碳排放权”的全球交易平台。在这些交易平台上,欧元是交易的标准货币。由此碳排放的全球交易使得欧元被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碳交易中的国家所接受,并变成仅次于美元的世界货币。以至于欧盟积极推动的“碳政治”被看作是用欧元来挑战美元霸权地位。这是小弟在《哥本哈根:中美欧三方经济,政治与权力的贴面舞》里特别提到的:“新能源与环保是欧洲复兴的,有世界性影响的主要经济与政治手段。某种程度上是高于欧元的威力。欧洲放弃对于美国等国家的减排要求,等于欧洲自甘做二流甚至三流”。 换言之,美国如果不对于欧洲意图用碳交易构建欧元霸权的意图与努力做出强烈反应,美国就失去了他最大的国家利益。如果欧洲不盯住美元与美国,欧洲就无法将欧元推上世界货币的强势地位,由此对欧盟一体化带来的政治与经济影响也是欧洲无法承受的。我以前的文章多次谈到了“现在欧美之间的经济结构竞争是远高于欧中之间的”。因为他们之间现在面对着直接的货币霸权之争。欧洲如果放弃对于美国的要求,就等于欧洲放血养美国:美国芝加哥碳交易所的资本家们会从大年初一笑到圣诞节。今天,“碳政治”差不多已经成了欧洲人的“公民宗教”,成为欧盟增强其内部凝聚力的价值准则和政治认同基础。如果欧洲搞出放弃对美减排要求的双重标准,欧洲的碳政治道德形象将失去,欧洲在世界经济与政治舞台上的发言权将一夕崩溃! 这等于欧洲放弃了他现在世界领先的碳交易地位与所有的未来。因为碳交易是基于一种“外部性”与“道德标准”的生意。当这个生意的垄断者都不讲“生意规矩”的时候,碳交易的金融市场将马上面临“次贷危机”,无人相信。小弟说过:“碳政治不是卖碳排放,做技术出口这样的简单生意。碳政治本身是国际政治的权力之争,是根本性利益”。碳交易是国家金融与“道德期货买卖”——这样的生意是容不得玩家双重标准,不讲信用与区别对待的。“碳交易”当然讲实力政治,但这种实力必须通过科学话语和法律规则来玩,否则就要承担道德风险。而道德风险最终会转化为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欧洲希望全世界国家——不管是发达的,不发达的——都要“关心世界与人类的未来”。大家都要基于欧洲的“道德”与“标准”。这样碳金融的市场才可以最大,才可以圈进所有的玩家。欧洲在这样的条件下才可以更好的扮演“上帝”,进而更加统一! 当然,欧洲这样要求“一轨制”是有其“道德基础”的。欧洲说:我会先做到我承诺的减排。在这个生意里,实际实现减排多少本身就是参与交易的“资本”与“话事权”。没有这个就无法交易,也不具备交易的优势。“航空母舰”与“中国制造”某种程度上都失效了。这是一个关键,希望特别的注意!欧洲现在是极大优势一方。欧洲会不做到吗?!欧洲可以放任美国不减排吗?!如果欧洲不这样,我必须说他真白痴!同理也可以说明美国也会最终减排。什么是《丹麦协议》?《丹麦协议》的本质不是与美国妥协来对付中国,其根本意图是将世界一网打尽来纳入欧洲的“碳金融交易”里面,是所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一轨制”。注意,其中不不包含美国无需减排的条目!它的主要意思是“所有人都对地球负有一样的责任”,“过去的事情就不要计较了”,大家一起由现在的客观排放量一起往下减。这是什么?这是一个为“碳交易”“做大蛋糕”的行为。 “碳政治”现在的动力不是环保理念和理想主义,而是新能源集团和金融资本。《潜伏》里的台词说的好:“口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没有了资本与国家权力的融合,资本主义就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而目前新能源集团和金融资本正在试图通过全球“碳政治”来捕获所有的主权国家,从而为其扩张带来新的生命力。这才是《丹麦协议》的真面目! 美国当然愿意一定程度上在《丹麦协议》问题上妥协!政治上他可以少负担历史道德责任去减排,经济上他也是可以获得利益。但是这不代表欧洲与美国之间就彼此的碳交易与减排达成了一致与妥协。这是两个强盗联合抢劫前的一次虚情假意而已——彼此的对干与分脏火拼还没开始呢!所以欧洲远比美国看重《丹麦协议》——美国的坚持是软弱的或者更多是一种政治姿态——因为美国知道这个协议不可能通过。有趣的是《丹麦协议》是泄密出来的——不知这个可以带来怎样的联想。 美国现在当然有与欧洲达成一种妥协的愿望,因为美国是碳政治的弱势一方。但是当美国强势起来的时候,美国还会放过当年放自己一马的欧洲吗?!美国会允许世界碳交易的基础货币是欧元而不是美元吗?!美国会允许欧元挑战美元的地位,甚至取而代之吗?!美国是个极端现实主义的国家。小弟之前在天下的多篇文章谈到了美国货币霸权的问题,大家可以去挖坟或者去小弟部落格看看。 总的来看德国、法国、英国、丹麦等欧洲国家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比较之下,美国在传统的军工、航天和信息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然而,美国掌握的先进技术在全球贸易中依靠WTO中关于知识产权的TRIPS协议获得了巨额财富。相反,目前欧洲新能源技术在全球贸易中的获益则相形见绌。其原因就在于中国、美国、印度、巴西等能源消耗大国依然在使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碳排放”比较高的能源。欧盟积极推动全球“碳政治”也是为了通过设定全球法律规则来彻底扭转其在新技术领域的不利态势,并且试图通过全球“碳交易”奠定欧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如果各国要实现实质性的“减排”,无疑要向欧盟国家购买新能源技术的知识产权与“碳排放指标”。毫无疑问,欧洲是知道这一点的。如果欧洲不知道,这就是欧洲的白痴化!!!欧洲是白痴吗?! 如果欧洲知道这一点,那么美国是白痴吗?! 2.美国减排的政治困难是巨大的,其追赶欧洲的步伐不会简单容易。美国与中国一样需要时间! 基于第一点的分析我们自然可以得到第二点的结论。资本主义——这本身就表达了资本在国家政治与权力格局里的影响力与话事权。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经济的支柱是传统能源行业,军工行业联合体。美国人嚣张的生活方式就是建立在大量的消耗石油与排放废气基础上的。这是与欧洲的情况大大不同的。美国传统上,代表传统能源行业,军工行业联合体利益的是共和党;代表信息产业,中小企业与农业等的是民主党。我们知道代表美国签署《京都议定书》的恰恰是来自民主党的克林顿,而此前民主党的卡特总统为推动环保甚至将太阳能设施安装到白宫屋顶。不过,正如里根总统拆除了卡特安装在白宫屋顶的太阳能设施一样,共和党总统布什也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这是什么?这就是不同资本利益集体的根本利益的斗争与角力——这就是资本主义——这就是民主政治! 我们知道在“碳交易”里真正获益的将是掌握新能源技术的企业集团。传统的能源行业只能增加自己的成本,拼命减排去“做个好人”。这还是资本主义吗?! 美国军工——石油联合体对于“碳减排”的抵抗是不会停止的。这是他们的生死利益的战斗——与美国,与世界所有的信息产业集体,新金融集体,新能源集团,环保技术集团的资本主义式的斗争。奥巴马主政之后,支持美国右翼的军工联合体的政治影响力明显被削弱。加上美国经济面对缺少经济增长支持点的问题,美国会把“碳金融”看作是拉动其走出经济危机的重要杠杆!而且美国首先会在美国最为擅长的金融壁垒与贸易保护的法律手段上运用这一概念:美国国会于今年6月22日通过《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这起码反映了三点:一,美国已经将新能源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美国将积极的介入碳政治的斗争;二,美国是碳政治的后来者,其现在主要考虑是防守而不是和欧洲一样的“交易碳排放”。实际上美国要是跟随欧洲“交易”,他就会是个赔钱货;三,美国新兴资本集体迫不及待意图利用现在的有利时机在政治与法律上“钉死”传统石油——军工联合体。 但是我们知道共和党不是吃蔬菜的。美国人民养成的生活习惯更是吃肉的。民主党即使再力图推进美国减碳的发展,也必须无奈的面对共和党与选民的双重夹击。正是基于这种切实的政治与经济利益的考量,美国无论在签署《京都议定书》还是后来退出《京都议定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京都议定书》的目标不能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实际是石油——军工联合体的发展;二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参与减排承诺。这实际是为前一个目标寻找合理性与政治理由。这是美国新新能源集团面对的政治困难,现在也是一样! 加上美国在新能源与环保技术上的缺失,美国需要时间来解决问题。中美之间在“碳政治”上存在一种明显对抗关系。但是基于一些奇妙的理由,中美之间同样在“碳政治”上拥有很多的共同利益。需要时间这恰恰就是一个重要的共同利益。当美国完成其国内的技术准备与政治准备而确立其“碳政治”的中心地位的时候,中国的“碳政治”战略也必将基于美国与中国自己的发展发生重大改变。这是可以预期但是又无法事先描述的。 3.中国有牌可以打! 基于第一点的逻辑与第二点的现实,中国在“碳政治”的外部环境中不是无所作为与无牌可打的。中国也不是白痴!在“碳政治”的问题上,世界不是划分为两大阵营,或者“西方VS中国”。“碳政治”目前是形成三大阵营。第一阵营就是欧盟;第二阵营是以美国为首,包括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被称为“伞形”国家集团;第三阵营为发展中国家。通常为77国集团加中国。此外还有小岛国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因为第二与第三阵营的支柱是传统能源,他们与欧洲人的较量显然是两种不同能源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治较量。 中国和美国更加面对这个问题。中国人与美国人显然不愿意接受目前欧盟主导的“碳政治”。既然世界的主要法则还是强调实力政治,那么中美一起面对欧洲搞搞大国政治欧洲也就只能做出妥协。美国试图在G8集团的基础上,邀请包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15个碳排放量比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框架下重新讨论碳排放的问题。自从潘基文出任联合国秘书长,他也把“碳政治”看作是重振联合国地位的一张王牌,频频利用联合国的舞台推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欧洲人担心的恰恰是美国主导下另起炉灶。而美国人究竟能否另起炉灶,中国与77国集团的态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此为中国一张好牌,是中国面对的战略环境与国际政治的可用武之地! 中国虽已加入《京都议定书》,但由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属于不承担减排义务的“非附件一缔约方”国家。由此,目前中国是《京都议定书》的受益国。中国热衷的是通过CDM机制进行的碳交易。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发展中国家参与环保合作的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机制。该机制是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在发展中国家境内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发达国家抵销国内温室减排高成本的指标。据统计,在发达国家要实现减排的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在中国实现减排的成本仅仅是20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成本差异使得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通过CDM实现减排义务的庞大市场。 目前中国通过CDM实现的减排量已经占到全球CDM市场上的1/3左右。中国之所以在CDM方面占据如此巨大的市场,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强大实力使得在谈判中比较容易获得发达国家的CDM投资项目;另一方面又是由于中国很快熟悉了这一整套的申请程序规则。而其它许多国家或者人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碳排放”、“碳交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就更加不会理解什么叫“碳政治”了。但是中国由一开始就确立了对于这个“碳政治”的关注。这反映了中国强大的战略洞察力与战略规划能力!这个能力本身就是中国的实力与好牌!当然,中国的伪民主蠢货派们从来无法理解这些:他们毫无疑问是白痴中的白痴!!!!让他们拥有中国的公民权无疑是个悲剧!!! 中国的国家战略决策层是具有高度行政与执行能力的,世界很多国家不具备这样的政治条件。其中的一个主要标志是2007年“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小组”就升格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组长、常务副总理李克强任副组长、相关20个多部委的部长担任成员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筹应对“碳政治”。中国知道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引发了经济、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并直接引发国际政治局势的改变。中国对于减碳的政治准备与优势是中国的一个有力武器。 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增长不可避免的主要依赖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这决定了中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无法进入“碳政治”的权力核心,并在其中取得一种超额利润。但是,中国广阔的地域和庞大的经济实体也为我们创造了内部转移和消化的空间。当然,基于中国的科研能力与后发优势,中国过去在中央政府的有效引导也先期建立起来了中国自己的新能源行业与环保产业。中国在光能,风能与新能源方面现在已经在世界上取得了一定的竞争力与规模。这使得中国的减排有着长期的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力作为保障。 而我在第一点里面说明了,“碳交易”与“碳政治”是基于实际减排能力与减排成效的“金融道德交易”,是基于事实而非CNN。中国本身的减排战略与实践将确保中国在“碳政治”里的话语权与道德高度上有相当的位置与谈判能力。考虑到中国产业升级在未来二十年的发展,加上中国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规模与城市化进程,中国广阔的潜力与规模使得中国天然具备对于世界新能源资本利益集体的吸引力。中国在国家战略上已经确定了“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强大的市场工具来获得谈判中的优势地位。如果欧洲人不做出妥协,中国就自己单干。中国立足在自力更生与自己研发基础上的“以我为主”的思路是必须坚持的。这是中国的一张王牌。 同时中国现在的外汇储备是很高的。国民与社会也有了一定的财富与活动能力。中国民间资本将在政府投资的带动下也进入新能源行业。鼓励并保护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收购外国的新能源技术企业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同时鼓励民营企业投入相关产业的发展中是我们必须要做的。“碳政治”对于中国绝非消极的国际压力,而完全可以因势利导,将国际压力转变为促进国内深化改革的政治动力。正如中国利用加入WTO的过程,对于中国经济与金融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与重组。这个对于中国本身的发展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与压力。 在国际政治中起重要的作用的不仅是“实力”,而且还有“心理”。边缘政策与贸易战是本身就不是美国或者欧洲单方面的牌:中国的经济能力与发展趋势不是印度与俄国!中国在国际民生工业中的地位是中国稳定而强大的战略锚!小弟在《浅论印度的民主与经济的一角,也说“龙象之争”》一文描述了这个。今天西方人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普遍担忧和对于“碳金融”的贪婪已经为中国实施“边缘政策”奠定了心理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巨大的排放量与市场也将成为中国实施“边缘政策”与中国版“减碳准入战略”的优势。中国的国家实力以及与77国集团的密切关系,无疑具备了实施“威慑”的实力。中国完全可以将自身立场和意图明确无误地传达给西方世界:在“碳政治”问题上,除否美国和欧盟国家承认国际法高于国内法并严格遵守国际条约,否则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就会采取不合作态度,在未来也不承担任何欧美单方面期望的减排承诺。这恰恰就是在哥本哈根发生的事情! 中国必须在此刻起就坚持“介入战略”而不是满足于观望。中国必须参与“碳政治”的规则谈判与确认。在“碳政治”问题上,真正的利益往往在一些不起眼的技术细节上,且往往需要用一套科学知识和法律理论加以建构。在“碳政治”中,如何测量和计算“碳排放”,根据怎样的公式来计算每个国家的排放量,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计算公式等等无疑是技术关键。“碳金融”的本身特点决定了欧洲与美国无法自己决定一切。小弟在文章中说了:“在这个科学研究贵族化与技术转移扁平化的时代里,大国有更多的条件与动机(利益)坚持自己的标准与技术”。目前,全球“碳政治”刚刚开始,中国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对规则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不亚于西方国家。这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一开始就走进关系国际政治未来的关键规则制定的小圈子里。而中国显然不会无所作为。吵架本身就是一张好牌!中国在哥本哈根对于“有差别的权利义务”规则的坚持,对于“双轨制”的成功捍卫,对于碳排放计算标准的争议等等都是中国的一种战略准备与出牌!中国还可以提出中国的有关“碳政治”的技术与政治论述来建立道德诉求,并提交国际社会讨论。中国也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内部组建多边与双边的“碳贸易”谈判平台,协调立场,构建对于西方的压力。欧洲本身也是有自己的麻烦在身。欧洲先进国家对于“碳政治”是极为热衷的。但是东欧等国家却不得不为欧盟整体的目标实现承担过度的减排义务。这严重的打击了其经济的发展与发展权力。“新欧洲”与“老欧洲”对于“碳政治”的热情与态度是有微妙的不同的。中国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国家多边或者双边磋商来有效的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综上所述,在个哥本哈根发生的一切绝非什么“外交技巧的胜利”,而是基于中国对于“碳政治”的深刻理解与国家实力!尊严不是无代价的,而胜利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小弟已经表明:“未来十年在碳政治的舞台上,中国的本身发展将决定我们实际的国际政治的权力格局”。小弟之前的多篇文章谈到了中国经济升级的这个根本战略,这是中国的国家力量的整体提升,也是中国赢得“碳政治”未来的根本保障!目前西方主导的“碳政治”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而言,与其说是一个压力,不如说是一个考验,更是一个中国升级绝好的机会。前方漫漫,前路多艰,前途光明!!! 4.忧患意识与“被迫害的过度想象”的不同。 毫无疑问,认识中国的基本面与优劣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充满忧患意识和警惕与“被迫害的过度想象”是不同的。前者是建立在清醒理性的对于局势的把握上,是立足在自身的努力与实力上,是建立在坚定的信念与信心上!后者的典型表现是中国伪民主蠢货派与台独蠢货派们的症状!小弟认为deutschina兄是基于忧患而警惕。但是小弟非常不欣赏deutschina兄简单的论断:“看不出中国有牌可打”,“中国无牌可打”,中国只能在“碳政治”里无所作为等待欧美的仲裁。这是一种失败主义的情绪,是对于自己的自信不够。过高估计自己固然是一种愚蠢,但是过低的估计自己就是一种妄自菲薄了。中国是大国,也是一个有着强烈自强独立精神的国家。中国在过去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也通过自己的奋斗建立了今日的新中国。我们既然在战争中,在国际贸易中,在地缘政治斗争中等等任何时候都“有牌可打”,甚至在一手烂牌起家的时候也打出了一手好牌,那么没有理由认为中国在“碳政治”中无牌可打!我们不是无牌可打,我们要做的是与西方平等竞争!中国最大,最好的牌就是科学发展,艰苦奋斗,以我为主,冷静乐观! 正如彭德怀在1953年说的:“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PS:我判断在碳关税上中国有更强的谈判能力美元汇率上升是综合结果。其中一个短期主要原因是迪拜危机导致投资者对于欧洲金融市场不稳定性的担忧。 此外美国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加上通胀预期的某种自我实现,美元走强也是自然。 同时美联储开始运用手段回收流通美元,确保美元汇率稳定也是一大政策背景。 绿色经济是美欧中必然要争夺的战略高地。“碳政治”在未来的重大意义会一步步显现。现在还只是小小的热身。 经济危机必然伴随着贸易保护。这个在未来会越来越多。这个问题不是因为减碳带来的,而是危机带来的。减碳只是其中的一个理由。 我判断在碳关税上中国有更强的谈判能力,而真正弱势的反而是在常规的WTO法律构建下的贸易法律战! 原因是碳关税是一个牵连广泛的技术与标准问题,现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国际法律与计算标准。这样各国只能用作一种威慑与少量实践的武器,因为这个涉及困难的证明,谈判与道德风险。 相反中国在WTO这个成熟的国际构架下缺少法律能力与绝对实力。而WTO本身对于西方已经有足够的挑起贸易保护的借口了。西方不必杀鸡取卵的复杂化他们精心选择与积累了大量道德政治资本的“碳政治”来冒险。他们还指望将来更多的战略利益呢。这点对于美国也是一样。美国现在谈论的国内立法与“碳关税”在相当时间里还是道德姿态,国内政治与对外威慑与构建谈判优势的策略选择。 美国最近的贸易保护措施完全的都是基于传统理由,而不是“碳”。美国要是用“碳”将面对中国对美国的检测与核查——这必然是相互的。这是法律战的逻辑!即使美国用“碳”的名义也将是非常小的比例,试探与投机的心理明显!中国不能退缩,坚决打法律战。中国在碳政治上的人才现在比WTO律师多。美国搞贸易保护是不会弃强就弱的。 当然,如果兄弟说美国流氓,用绝对实力蛮干,说要收就收,没有理由与证明。那么确实不排除疯狂美国的可能。 这样的话谈论理性就是可笑的,包括“碳政治”与“碳关税”也一样。 那小弟只有一句话:你要战,我便战!这样也不可怕!中国自己可以活,我们不是小国家。最后国际贸易与秩序崩溃,我们不是最惨的。 |
|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