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非線性文學理論─杜象現象(杜象與杜象現象)
2011/11/13 11:16:13瀏覽494|回應0|推薦0

非線性文學理論─杜象現象(杜象與杜象現象)

杜象與杜象現象

當創作的「靈光」跨出了宗教儀式,改變了藝術的普遍特性後,對於藝術的觀念自然會隨著改變。然而杜象(Marcel Duchamp, 1887-1968)的出現,竟把原來已經將被解構的傳統藝術概念徹徹底底的解構了,於是有人歸咎於「都是杜象惹的禍」。杜象惹了那些禍?就是頗受爭議的《噴泉》小便壺的現成物。詩人伯瑞驣(Andre Breton)認為20世紀最具見識,也最令人不安的藝術家就是杜象。因為杜象的創作從反藝術(anti-art)突破,到無藝術(non-art)境界,促使傳統上對於藝術的定義,已經無法滿足杜象這個多元的,多樣的現代藝術創作。這種杜象現象是甚麼?謝碧娥(2008)認為就是劃開現代主義藩籬的杜象符號。這個符號的特點是:

對於時間與空間的延伸概念

對於藝術定義的質疑

以及創作的隨機性與偶然性

而這些特點就形成了杜象的創作觀,即是:

「直觀的審美觀,一詞多意的命題,詩意性的內容,無意識的選擇,品味的再釋,創作的隨機性(具禪意與妙悟的創作內涵)」。

總而言之,杜象「隨機性的文字標題語言」,「超現實意向的現成物拼貼」,「出奇不意的嘲諷為表現」的創作觀,「打破了現代主義僵化的看法,引發了後現代文化的支離破碎和多元性,甚至扮演現代藝術創作上關鍵的轉捩」。其隨機性與空無的觀念,更影響了後來觀念藝術的發展。這些創作觀念的突破,在在顯示杜象的創作心態,就是「試圖跳脫邏輯語言,表達一種無理而妙的玄外之音」,是一種「心靈的頓悟」,是一種「豁然的妙語」(謝碧娥,2008。也就是說,自1917年以來,杜象將現成物納入藝術創作素材是現代藝術的起點,為現代藝術指出一條「深具顛覆性質」又「偏重思維辯證的創作方針」。為後來的科技藝術創造了「全新的思考方式」(葉謹睿,2008)。

 

《參考文獻》

蕭仁隆、鄭月秀(2009)。從Derrida的解構理論初探Web2.0世代之非線性文學創作平臺建構概念與創作  一封無法寄達的情書。國立中央大學第二屆    Web2.0與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蕭仁隆、鄭月秀(2010)。「文中之文,詩中之詩」Web2.0世代中文非線性文學的遊戲文本。美育雙月刊,17834-43

蕭仁隆2011「詩中詩」遊戲文本創作法探究。私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oud4622&aid=583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