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非線性文學理論─後現代主義(前言與後現代主義探源)
2011/11/13 10:45:09瀏覽409|回應0|推薦2

非線性文學理論─後現代主義(前言與後現代主義探源)

前言

 

後現代(Postmodern)一詞,或者許多人都會朗朗上口,若反問何謂後現代時,多數人很難說得清楚,更不用說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甚麼主義?正如解構理論一般,都是上世紀最難纏的理論,也是影響最大的理論。後現代主義與解構理論更有形影不離,曖昧不清的關係。一般都認為後現代主義與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兩者具有承繼演化關係,就是承繼現代性的後段,卻對於主客體劃分清楚的現代主義知識論進行質疑,對於後設敘事的不信任。因此,讓人對後現代主義存著是專門講求否定與摧毀的論調(Griffin, 1997),然而,後現代主義卻與非線性文學具有不離不棄的獨特感情。

 

後現代主義探源

    「後現代」一語,剛開始係在三十年代,以一種批評術語出現。一般對於後現代主義都以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論述為主調,認為從19501960年代美國的反現代文學(又稱前衛主義)開始,至1970年代,將攝影、建築、後結構主義納入,然後在1980年代併入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之後才開始為後現代主義定義。所以,目前都視1980年代開始興起後現代風潮(伍軒宏、劉紀雯,2010。職是之故,在描述與評價時,常將後現代主義、後現代、後現代性(Postmoderniy)交互使用。但多數學者將後現代、後現代性用語泛指當時社會與經濟現象,將後現代主義指稱當時的文化與藝術的發展現象,所以三者都是相對的用語(Selden, Widdowson & Brooker, 2005)。而這個後post字爭議最大,李歐塔認為是現代主義的一部份,兩者具有互為因果的關係。赫哲仁(Linda Hutcheon)、詹克斯(Charles Jencks)認為是「在『剛剛』之後─或有時是、超越、相對、在之上、推之極致、後設、在之外」的意思(伍軒宏、劉紀雯,2010,此一解釋把所有後現代的討論都概括了,以致對於後現代主義觀念的討論,常存在延續現代主義或前衛主義的特色,與對於現代主義或前衛主義的徹底斷裂兩類極端之中。

 

    以文學論,後現代主義在國內的發展,當從1980年代社會趨向都市化、工商業化變遷開始,也有認為在台灣解嚴後才進入後殖民與後現代文學,如陳明芳、劉紀雯、張大春、林耀德、平路等人士。羅青則認為1960年代台灣就進入後現代工業社會,後現代的意義就開始蔓延,一直影響到文學作品,於是有後現代詩、後設小說的論述出現。林淇漾則認為台灣的後現代文學抄襲自西方資本主義的都市文學,所以台灣的後現代主義發展是移植性的發展,接收移植時所有的表現型態,無法以明顯的時期做發展區隔(林淇漾,2001;伍軒宏、劉紀雯,2010。若以後現代詩的作品而言,當推夏宇在1970年代的〈備忘錄〉以及〈連連看〉為典型的代表之作,因此,一般都以羅青的作品代表台灣步入後現代詩的起始(鄭明娳,1993;孟樊,2003

 

《參考文獻》

蕭仁隆、鄭月秀(2009)。從Derrida的解構理論初探Web2.0世代之非線性文學創作平臺建構概念與創作  一封無法寄達的情書。國立中央大學第二屆    Web2.0與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育研究所。 

蕭仁隆、鄭月秀(2010)。「文中之文,詩中之詩」Web2.0世代中文非線性文學的遊戲文本。美育雙月刊,17834-43

蕭仁隆2011「詩中詩」遊戲文本創作法探究。私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loud4622&aid=5835369